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如何解困:零工市场效率不高 沿街揽活说走就走

2020-08-12 11:06:28
来源:青岛日报
责任编辑:光影

探因

两大原因致务工人员不愿“入市”:

场内“对接”效率低 招工“黄牛”频搅局

零工市场是连接务工人员和招聘者的纽带,在市场中从事用工交易是规范市场秩序,提升区域环境的有效手段。部分零工为何放着建好的市场不进,留恋沿街揽活儿呢?

多位街头务工人员向记者表示,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内找工作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招工“黄牛”搅局。

零工均为临时雇佣,工资“一日一结”,对于找工作的效率非常看重。部分务工人员认为,站在路边揽活儿方便、直接,雇主驾车而来不用兜圈子,可以第一时间接触,如果价格谈得来,上车就走非常方便。在市场里,程序要复杂得多,雇主要停车,并走到等候区,讨价还价要耗费很多时间,成交效率大打折扣。

市场内招工黄牛的存在也让部分务工人员心生不满。“市场里有一些招工是由中介进行的,他们开出的价格比雇主的直接出价要低一些,而且容易引发纠纷,这样的活儿我们都不愿意接,相比之下,在路上直接找人的几乎都是雇主本人,不仅价格好商量,结款也更加利索。”一位来自江苏的务工人员告诉记者。

还有一些务工人员对零工市场的定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青岛目前的零工市场还停留在“用工交易场所”的定位,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市场管理方应该改变观念,将零工市场打造成综合服务机构,成为“务工人员在青岛的家”。引导外地务工人员在青岛长期发展,为城市补充“血液”。

困局

市场治理难度大 移动数据难整合

带着务工人员的问题,记者采访了零工市场的管理方。

铁骑山路劳动力市场由城阳区王家曹社区进行管理,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劳动力市场今年3月启用,免费开放。夏季每天四点开门,交易高峰期是四点半到七点,每天有四五千人在此找工作,其中近七成能成功。受疫情原因影响,今年的用工需求较往年有所降低,表现为工人多,企业少,部分找不到工作的工人会重回马路,沿街揽活儿。

“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也在想办法,想引入大的互联网企业为工人匹配工作,目前,相关的工作还在前期预备阶段。摸底显示,部分务工人员对这个不是很信任,还是倾向于现场找活儿。”该负责人表示。

对于市场上的招工“黄牛”,该负责人表示,零工市场情况复杂,治理难度很大。由于每日人流量巨大,当前,市场主要对进场的工人进行体温测量和身份核定,对于企业则敞开进入。“每天进场的车辆有四五百辆,是在两个多小时里集中涌入的,如果一个一个核定,门口的道路就彻底堵死了,根本不现实。对于具体的交易活动,我们也不好参与,价高价低都是由工人和雇主直接约定的。”

青岛市(市北)灵活务工市场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提高求职成功率,市场建设之初就专门打造了灵活务工市场信息港,收录了近5000条招聘信息,一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灵活务工市场信息港有些“跟不上趟儿了”。“网站主要在电脑端,我们想把它移植到手机端,方便找工作的人员使用,但在实际施行中,受制于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习惯影响,开发难度很大,推广难度更大。”该负责人表示。

支招

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 线上线下“同步发力”

有关专家认为,要破解零工不愿意进零工市场的难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努力,线上线下同步发力。

市政协委员张黛婕认为,导致零工市场岗位不足、维权困难等现象有多个原因,其中信息匮乏、渠道单一占了很大比重。要想改善此现状,应该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响应国家号召,促进灵活就业和灵活用工平台的发展,即:打造灵活用工服务平台,通过线上平台扩大就业信息发布范围、提升匹配效率、同时规范灵活就业过程中的职业安全保障。只有平台运营实现真实安全可靠的良性循环,才能吸引更多的用工方和求职者自发地通过平台对接资源。当然,强化做好线上的同时,线下也应有所动作。目前,零工市场的工种主要集中在建筑业,要想增加岗位供给,市场可以通过主动出击、直接对接行业协会和企业,开发市场新需求,从而增加务工人员与市场的粘性。

针对部分零工不愿意使用线上平台,留恋“马路时光”的状况,市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吴净认为,应该堵疏结合破解难题。

“零工马路市场破坏了环境,影响了交通秩序,需要被有效地治理,途径就是堵疏结合。”吴净表示,所谓“堵”指的是强化执法,综合行政执法局、公安、交警以及劳动等部门,提高责任意识,采用集中整治与定点盯守等方式,对马路两旁“零工市场”进行规范管理,陆续引导路边揽活的零工就业者到就近零工市场谋职。所谓“疏”,指的是加强对零工的技能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引导他们使用线上用工平台,习惯在“手机上”找工作。为了丰富零工的就业面,建议有关部门将零工就业者纳入重点就业群体,尝试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采取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各类院校、培训机构、互联网平台企业,组织开展养老、托幼、家政、餐饮、维修、美容美发等技能培训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新职业技能培训。

市人大代表、市委党校教授刘文俭认为,做好零工基础就业的同时,还要对零工市场进行再定义。受新经济发展的影响,尤其是疫情的催化,零工经济正迅速渗透到城市的生活中。除了传统的建筑业、物流业、家政业之外,越来越多的行业的零工正在蓬勃发展。当前,零工已经不能再与低端的工作画等号,社会各界对零工的认可度和参与度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零工市场的升级迫在眉睫。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市当下的零工市场功能还比较单一,主要是提供了物理空间,附加服务做得还很不够,有关方面应该以更高的视角进行规划设计、丰富功能,当然,这一过程中不能好高骛远、贪大求全,而是要脚踏实地,做到‘接地气’。”刘文俭认为,市场管理一定要规范,要有清晰明确的组织实施办法、应急预案和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发生问题可以及时有效处理。

编辑点评

变“强制”为“吸引”

作为城市管理中的“老大难”,马路零工市场一直都是困扰城市管理者的难题之一。一方面,建好多年的零工市场闲置已久,另一方面,在外打“游击”的零工们造成的混乱状况难以根治。未来,如何通过大数据平台解决零工市场供需数据的无缝链接,已经成为考验城市管理的重要标尺之一。

如果说,“高出工率”是使马路市场规模扩大的“诱饵”,那么,正规零工市场高中介费、低附加服务则进一步助长了零工们“打游击”的热情。因此,如何让零工们心甘情愿地进入市场成为城市管理者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近年来,许多城市运营成熟的正规零工市场,除了加强马路零工市场的疏导管理外,更重要的是“练好内功”,变“强制”为“吸引”。一方面多手段、多渠道改变当下零工市场仅提供物理空间,功能单一、附加服务不够的尴尬现状,另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平台上海量供需数据的有效对接,有效降低“入场成本”,吸引马路零工轻松入场,从而全面遏制马路零工市场的扩张之势。此外,如何建立信用体系、如何对平台上的零工实施有效监管、对接单零工有何规范化要求、零工的劳动权益如何保障等后续服务问题也须及时提上议事日程,有效解决阻碍零工“进场”的后顾之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济南最大的“零工市场”槐荫农民工服务中心不久前就推出了“槐荫农民工APP”,马路零工可以通过下载安装APP 完成身份信息的采集及录入,极大地吸引了马路零工们大量“入驻”。因为拥有极低的入驻成本和海量的用工数据,该平台受到大量用工单位的青睐,实现了供需双方在数据平台上轻松“见面”,简易下单,有效根治零工“进场难”问题。

未来,如果我市零工市场管理部门“苦练内功”,提供更切实、更周到、更全面的服务,通过“互联网+”等大数据技术,降低入场成本,提升场地效应,变“强制”为“吸引”,相信困扰零工市场多年的难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