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过万月薪难留车间工人 青岛加工制造企业招工难待破解

原标题:为何过万月薪难留车间工人

进入12月下旬,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启跨省“抢人”模式,多家企业春节前组团跨省招工,缓解用工紧张,引发关注。

岁末年初,季节性缺工易发,然而今时不同往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企业生产经营及订单数量都出现不同程度回暖,加之近期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地组织外贸企业“出海抢单”,疫去春来之际,旺盛的用工需求或更胜从前。

那么,作为北方制造业大市的青岛,眼下生产企业用工需求如何?招工困难几何?又正在发生怎样的供求变化?记者就此展开采访。

订单多,人手缺

争分夺秒动起来,千方百计拼经济。眼下,在青岛,得益于省市组织的“出海计划”等一系列持续性商务促进活动,“出海抢单”利好不断外溢,惠及各行各业、不同能级的外贸企业。

“护照办好了,就等出发了!”最近,接到青岛市商务局组织的2023年1月10日~14日赴日本商务洽谈通知后,张玉武便马不停蹄开始筹备。作为一家工艺品ODM企业负责人,他的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是“硬货”不少,早在2020年疫情开始前,就已经是M&S、Disney、Banana、Republic等欧美中高端品牌的常年供应商。疫情三年来,跟不少外贸企业一样,几经外需紧缩、原材料涨价等多重不利因素考验,他带领团队通过主动出击、开拓线上渠道等方式,成功熬过了“至暗时刻”,今年订单量实现30%增长。

对于这次随团前往日本洽谈活动,张玉武十分重视,倍感期待。“日本市场对我们来说还是空白,这次争取有所突破。”事实上,张玉武跟日本多家知名品牌商隔空洽谈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此次“奔现”斩获订单,他信心满满。

不过,另一方面,预期转好,也有隐忧。“工艺品加工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招不到人。”张玉武坦言,以企业电镀工厂为例,目前共有26人,平均年龄接近40岁,年轻员工断档严重。另一方面,电镀工虽然对学历没有要求,甚至很多人只有小学学历,但是对技能要求颇高,不是“想干就能干”,“比如金属镀金这个操作,深浅度、稳定性等指标,差之毫厘可能就会因为不匹配客户要求而导致产品报废,所以对于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很高。”

除眼下疫情和季节性用工短缺叠加导致的临时用工紧张问题,在记者就用工问题采访并收到反馈的六家青岛企业中,有五家都表示存在用工难题,且不止一位企业经营者向记者吐槽如今是有订单、缺人手,“招工难”已经是常态。

“我们车间都是十几年的老工人了,35岁以下基本没有。由于人手紧张,订单又多,只能是尽量赶交期,实在不行只能跟海外客户沟通,寻求谅解。”金哲雄经营食品加工外贸企业已经20多年,在他印象中,201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不少退市企业的工人拥入市场,企业招工曾短暂缓解,但随着人员逐步消纳,近两年企业招工越来越难,如今虽然招聘“全年无休”,但无奈的是,一直都招不满。“我们的新工厂明年初就要投产了,现在仍然面临六七十人的缺口。”金哲雄说。

招工难,留人难

采访中,不同行业经营者、人力资源招聘专家,结合各自行业特点、经营体会和专业观察,分享了时下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不同类型企业面临的招聘新难题。

在张玉武看来,“招工难”是当下中小微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转型期中,所面临诸多难题的集中呈现。中小微企业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原本就相对缺乏,而要实现企业发展,拥有熟悉企业发展、拥有技术能力的核心人才至关重要。可是,这往往会令企业陷入某种“死循环”。

“比如企业辛辛苦苦培养了人才,但是却往往留不住,成了给他人做嫁衣,一旦有更好的机会,一些技能过硬的员工便会选择跳槽,去往待遇更好或规模更大的企业。如果我们选择挖人,那么就要跟同行展开竞争,同样十分激烈。”对处于“创业期”的中小微企业而言,企业不仅面临“招工难”,还要应对“留人难”。

那么,想要吸引员工、留住员工,是不是提高工资待遇就能解决?答案并不简单。

事实上,为了让员工安心入职工作,一些用工紧张企业无一例外,都在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待遇。“入厂不需要经验,有师傅教,还给最低工资保障。”金哲雄说,以企业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车间工人可以在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内上手,而后开始计件工资。以他的企业泡菜车间为例,普通工人月薪7000元比比皆是,过万元的也大有人在。但是,即便如此,仍然难以解决用工短缺。

在金哲雄看来,一方面,是因为年轻劳动者的观念和家庭环境与父辈不同,有更多选择和更优越的生活条件,对于工厂严格的工作时间和操作纪律等要求难以忍受,大多入职没两天便会打起退堂鼓。更重要的是,整个劳务市场的供应量在减少,供给不足。

李超拥有十余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曾先后在互联网和机械行业任职,对于青岛的劳务市场供需环境变化,有着自己的观察。“普通车间工人工资上涨很明显,以机械行业为例,普通装配钳工,2014、2015年月薪在3000元左右,现在已经可以达到六七千块,甚至更高。”

伴随着工资上涨,是求职人数的分流。“十几年前,工业园周边,外来打工者人满为患的景象已经消失了。”不过在李超看来,打工人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了,从工厂车间分流到外卖、快递等服务业,而这显然也要求传统工厂企业在用工和招聘中尝试新方法。

“年后我们会前往劳务输出大省招人,总之哪里能招进来,就去哪里招。”金哲雄已经决定尝试主动出击,同时,他还在新厂区专门配建宿舍,解决外地员工居住生活所需,以便更好留人。[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戴慧慧]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2 12/26 07:54
· 来源 ·
半岛都市报
· 责编 ·
戴慧慧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