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楚汉战争中的百态人生 青岛中华文化学院“国学进狱园”第二十一讲开讲​

信网7月16日讯 7月16日下午,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青岛中华文化学院)“国学进狱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讲座第二十一讲在青岛监狱开讲。青岛监狱服刑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参加学习。

本次课程以“楚汉战争中的百态人生”为主题,由青岛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化讲师团成员王栋主讲,通过剖析刘邦、项羽及“汉初三杰”的命运沉浮,为服刑人员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与人生哲理课。

王栋老师以《史记·高祖本纪》为切入点,选取“鸿门宴生死瞬间”“韩信功过是非”“项羽垓下之败”等经典历史片段,深入解读楚汉人物的性格特质与命运抉择。

课程中,王栋老师结合“上、止、正”三个汉字进行案例解析,将艰深的历史哲理转化为简明的人生智慧。“上”字添一竖为“止”,王栋老师指出:“刘邦的‘上’,是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的进取精神,但真正的强者懂得在巅峰时‘止步’,如他称帝后及时制定律法、安定民生。”他以韩信为例,指出“进取需有边界,成功后更应懂得收敛欲望”。“止”字加一横为“正”:他借张良“辞封三万户”的典故,阐释“守正方能致远”的道理。这些历史镜鉴引发在场服刑人员深思。

课程尾声,王栋以“楚汉相争的当代启示”作结,寄语服刑人员:“刘邦的团队之所以能从弱到强,靠的是‘进退有据’的智慧;项羽的失败,则源于‘刚愎自用’的执念。你们此刻虽身处高墙之内,但只要以传统文化为镜,学会‘上进不骄、知止不殆、守正不移’,便能重写人生剧本。”

青岛中华文化学院“国学进狱园”系列活动以传统文化为纽带,将《论语》《了凡四训》《弟子规》等经典中的“仁爱”“诚信”“和谐”理念融入服刑人员日常改造,通过文化浸润重塑服刑人员价值观。截至目前,该活动已累计开展讲座20余场,覆盖服刑人员数万人次,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青岛中华文化学院“国学进狱园”活动将持续发力,继续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服刑人员明是非、辨善恶、知进退,以文化重塑新生,为他们早日回归社会注入精神力量。(信网记者)

[来源:信网 编辑:陈烛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7/16 15:22
· 来源 ·
信网
· 责编 ·
陈烛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