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全力推进107个水务项目建设
官路水库围坝填筑工程接近尾声,大坝护砌正当时;镇江路、台柳路老旧供水管网改造紧张施工中,上半年已改造市区老旧供水管网14.3公里……记者从市水务管理局获悉,今年以来,全市水务系统全力推进防汛抗旱、现代水网工程、城乡供水服务保障等八大体系建设,在水源及输配水、城乡供水保障、城镇排水和污水处理、河道治理及防洪排涝、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等领域推进实施107个水务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现代水网格局,着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今年全市水务项目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18亿元,截至上半年已完成投资约40亿元。
夏日炎炎,岛城用水需求持续攀升,市区日均供水量突破90万立方米,这对供水设施来说是个极大考验。在市北区上清路部分路段,全长约1095米的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进入尾声。随着开挖深沟的逐步回填,直径800毫米的全新供水管道被深埋于地下,可保障未来数十年城市供水畅通。“再有三五天,这个管道改造施工项目就结束了,新型球墨铸铁管道替代原先的水泥材质管道,安全性、耐久性和抗腐蚀性更强。”青岛水务海润自来水集团工程管理部副部长厉岩介绍,这条供水管道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材质落后且已经老化,难以满足现在的供水需求,更新后对改善水质有一定作用,并且对城市安全稳定供水更有保障。
在镇江路、台柳路、兴隆路、正定三路、少山一支路等老旧供水管网改造施工现场,亦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为减少施工对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施工单位趁着暑期,对处于学校周边的路段开始集中施工,采用“错峰施工”“分段推进”的模式,加快施工进度,将影响降至最低。
一根供水管,连着千家万户。在青岛这座城市的地下,分布着长达上万公里的庞大供水管网,仅市区就有3000多公里,每天为居民和企业提供大量清洁安全的自来水。今明两年青岛计划对市区内80公里左右老旧供水管网进行改造,涉及130条路段。其中今年将35公里老旧供水管网列入改造计划,涉及约70个市政路段,上半年已改造老旧供水管网14.3公里,不断补齐城市安全韧性短板。
供水不仅是维持城市基本运行的“生命线”,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西海岸新区王台街道,投资额近2亿元的小珠山水厂扩建工程正在全力推进,计划2027年4月完工。此次扩建,将使小珠山水厂的供水能力从现有的3万立方米/日提升至9万立方米/日,以满足未来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拆除水厂现有部分设施,建设新的配水井及预氧化池、混合絮凝斜管沉淀池车间、V型滤池车间等处理设施,同时配套新建原水和净水管道。作为区域的主力供水厂,扩建后的小珠山水厂将为西海岸新区东部主城区、王台片区、中德片区等周边区域的生活和生产用水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以来,青岛水务管理部门统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加快推进供水设施改造升级,除了市区供水管网改造,还更换远传智能水表12.9万只、二次供水设备改造进场施工142处。年度实施的12处农村供水项目中,西海岸新区小珠山水厂扩建工程、城阳区惜福镇农村供水管网提升工程等5处已经开工建设,莱西市产芝水库至城区水厂引水工程、平度市维修养护项目等7处正在推进前期工作。
一座城市,如同一个有机生命体。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强化水源地、供水、排水等工程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基础。
作为青岛第二座调蓄水库,总投资91.45亿元的官路水库进入建设冲刺阶段,目前围坝填筑、引黄济青连接线、泵站工程分别完成总工程量的98%、92%、86%,累计完成投资63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主体工程年内完工。此外,青岛推进胶河、南胶莱河等7条河道治理和挪城水库(中型)除险加固等防汛抗旱重点工程建设,即墨小范家、山里等3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汛前完成主体工程,通过工程措施不断补齐水利设施短板。
在城市排水方面,持续巩固“两个清零、一个提标”成果,强化对16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开展城市黑臭水体“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全市实现城市黑臭水体动态清零。抓好李村河(张村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已完成排水管网改造28公里。完成普集路、华阳路等道路严重积水点改造,有效解决群众雨天出行难题;完成63处市区道路低洼点排水设施改造,提升重点易涝区和重点积水部位排水防涝能力。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陆云琦]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