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即墨区人民法院一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

信网8月11日讯 多元解纷案例库是最高人民法院建设的多元解纷类案检索平台,收录由全国四级法院和部委、调解组织经过层报后评选出具有参考示范作用的案例。日前,青岛市即墨区人民法院报送的《某公司与某科技公司软件开发合同纠纷调解案——精准施策化解软件开发合同履行争议》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

某公司与某科技公司软件开发合同纠纷调解案——精准施策化解软件开发合同履行争议

关键词

民事 承揽合同纠纷 软件开发合同纠纷 软件开发费用 保全公证 采取补救措施 即时履行

基本案情

2021年11月,某公司与某科技公司签订软件开发合同,由某公司承揽某科技公司的某演示库软件开发项目,2022年1月初该软件投入使用,某科技公司一直未按约支付剩余50%的软件开发费用,某公司多次催要无果,于2023年9月诉至法院。

处理方式方法

法院收到起诉材料后,经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通过法院调解平台在线委托调解。某公证机构调解员收到案件材料后,进行仔细阅研,全面了解案件情况,梳理出双方争议焦点主要在于:某科技公司多次向某公司反映其研发的软件运行卡顿,严重影响正常工作效率,但某公司未作出弥补措施,故某科技公司拒绝支付剩余软件开发费用。

围绕该争议焦点,调解员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多次沟通协调,释法明理,从法律角度、诉讼成本等多方面劝导双方换位思考、综合考量,并针对性开展调解工作。某科技公司提出:如某公司能对涉案软件作出修补,达到合同约定的运行效果,某科技公司可即时支付剩余开发费用。

调解员依据民法典关于合同履行的相关条款,结合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就某科技公司提出的诉求向某公司进行认真分析和详细释明,并将双方当事人约至调解现场,某科技公司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某公司研发的软件,调解员同时以其公证员身份现场监督双方的软件测试过程,对运行环境、操作步骤、输入数据、输出结果进行全程录像录屏,制作《现场工作记录》,并出具保全证据的公证书。测试发现涉案研发软件确实存在较为严重的卡顿问题,某公司负责人当场承诺将对该软件进行针对性修补。

10日后,双方当事人再次回到调解现场,某公司工作人员现场运行修补后的软件,某科技公司对运行效果表示满意,当场与某公司就尚未支付的软件开发费金额及支付方式达成一致。

处理结果

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某科技公司当日将剩余软件开发费一次性支付给了某公司,双方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解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09条、第577条、第579条、第770条、第781条、第782条

解纷要旨

本案系软件开发合同纠纷,此类纠纷往往因定作一方对软件公司开发的软件实际运行效果不满,从而不愿意支付款项,在化解此类纠纷时,应当找准症结、精准施策。本案中,调解员找准争议焦点,联系双方现场对软件运行情况进行核实,积极推动软件修补工作,并再次现场复检。其间,公证机构发挥自身证据保全优势,对涉案软件进行实时、客观、全面的保全公证,减少了双方的举证难度和成本,也减少了在证据真实性上的无谓争执。通过为双方当事人制定详尽的调解方案,向双方当事人释明案件进入审理程序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金钱成本,促推当事人衡量诉讼成本与接受调解方案之间利弊,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软件开发公司顺利获取报酬,定作软件公司也能够即时使用软件,纠纷得以实质化解,不仅大大节约双方当事人解纷成本,也有力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做到案结事了。(记者 赵彦阅)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8/11 13:50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赵彦阅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