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8月20日讯 近期,平度市城乡建设局启动新一轮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针对刺蛾、白粉病、黄杨绢野螟、悬铃木方翅网蝽等高发病虫害实施精准防控。此次行动覆盖平度市区杭州路、青岛路、南宁路、厦门路、青啤大道等主要市政道路及城市公园,主要通过科学施药与生态防控相结合的方式,筑牢城市生态安全屏障。
夏季高温高湿环境为病虫害滋生提供了温床。据监测数据显示,7-8月正值白粉病高发期,其病原菌在25℃左右、相对湿度78%的条件下易快速传播,主要危害月季、蔷薇等蔷薇科植物,导致叶片枯黄脱落。同时,刺蛾幼虫进入活跃期,以啃食白蜡、榉树、樱花、紫叶李、悬铃木等阔叶树种叶片为生,严重时可造成树木光合作用受阻。
此次防控工作以“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为方针,目标是实现重点区域叶片保存率90%以上,无公害防治率超95%。通过压低虫口密度和病害指数,保障城区主要道路的景观完整性,维护“开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城市生态成果。
本次药防工作由平度市城乡建设局统筹协调,养护企业出动专业防治人员50余人,严格遵循“避开人流高峰、分段错时作业”原则,选择每日5:00-7:00 及 19:00-21:00 进行施药,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所用药剂均为低毒环保型,实现防治与施肥的双重效果。
施药期间市民若遇作业车辆请主动避让,不要触摸喷药后的植物叶片;宠物主人遛狗时应避开绿化带,防止宠物舔舐残留药剂。施药结束后三日内,园林部门将对重点区域进行二次巡查,确保防治效果并清理药械残留物。
此次园林绿化药物防治是平度市“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措施。通过有效控制病虫害,不仅维护了建成区绿化成果的生态功能,更保障了市民休闲游憩的安全环境。长期来看,平度市正逐步构建“监测预警-绿色防治-效果评估”的闭环管理体系,实现从“见虫施药”到“精准防控”的转变。同时加大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比例,通过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向生态友好型管理模式转型。(记者 耿润)
[来源:信网 编辑:王熠冉]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