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9月18日讯 近日,信网从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获悉,由青岛水务集团牵头开发的“海水淡化工”国家职业标准编制启动会在青岛召开。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山东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青岛市人力资源发展研究与促进中心、青岛水务集团相关领导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共30余人参会。
启动会上,青岛水务集团报告了前期调研与初稿编写情况。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职业分类和标准化处副处长张韶华全面解读了《国家职业标准编制技术规程》,并强调严谨规范的工作流程,是标准编制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础。山东省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技能人才评价管理服务处处长于东鹏从任务分解、工作时序、同步协作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康权等专家代表围绕“海水淡化工”职业编制的背景、职业调查分析、岗位能力框架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标准编制精准锚定技术方向。
信网了解到,近年来,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密围绕青岛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发展需求,积极鼓励并支持相关链主企业和龙头企业,立足产业发展前沿和技术变革需求,主动申请新职业、开发新职业标准,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打通“职业申报—标准编制—人才培养—生态构建”的全链条,加快推动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实现了“产业创新”与“人才发展”同步推进。
据了解,青岛水务集团作为全国海水淡化领域的“先行者”,已在水安全保障、“双碳”战略目标落地、新质生产力培育“三位一体”的布局中取得了领先优势,并在创新平台搭建、运维管理升级、关键设施建设三大核心领域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青岛模式”。此次标准编制以青岛数十年海淡实践为蓝本,将企业标准上升至国家标准,从而构建起“培养+成长+创新”三位一体人才培育体系和“1335”科技创新工作体系,为行业人才发展提供全周期支撑,推动“青岛经验”升级为全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青岛坐标”。
青岛市人力资源发展研究与促进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陆昕浩表示:“青岛水务集团承担此次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工作,不仅体现了青岛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先发优势,也为全国同类行业建立了人才评价的通用标尺。希望企业能够深化产业调研,对接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建立闭环工作机制,科学编制标准内容,确保标准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内容严谨、表述准确,早日出台一部高质量的国家职业标准,尽快服务于人才培养和评价实践,满足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继续强化对国家职业标准开发的支持力度,持续完善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院校为支撑的工作机制,推动更多“青岛标准”走向全国,助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能人才体系。(记者 李如艺)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