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高新区老车棚升级 智能充电棚数据实现全市通管

原标题:老车棚升级 电动自行车加个“智能锁”

即将到来的11月,是一年一度的“消防宣传月”,今年的主题是“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近年来,岛城的电动自行车保有量逐年增多,与之相关的消防安全得到越来越多关注。10月22日,记者探访青岛高新区的几个小区后发现,大部分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点,已经升级为可自动监测电流、电线温度并自动预警的“智能版”。

金茂悦东四区

老车棚更新,升级为“智能版”

10月22日上午,记者在泰通路金茂悦东四区看见,3号楼东侧建设了两个电动车充电棚,每个车棚里停着十多辆电动自行车,有的电动自行车正在充电。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东四区共有13幢居民楼500多户居民,之前保安巡查时发现,部分居民将车推进电梯上楼充电,不仅有消防安全隐患,还影响邻里关系。为了小区的消防安全,2022年开始,小区物业在3号楼东侧建起了第一个带集中充电装置的电动自行车棚,这也是中欧国际城片区首个集中充电点。因为小区电动自行车不断增加,后来又增建了一个。

“现在,小区共有300多辆电动自行车,车棚里有80多个充电点位。”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物业决定更新最早建设的车棚,安装带有智能充电装置的新版车棚,预计11月下旬开始施工。

记者从青岛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了解到,青岛高新区的多个小区已安装可自动监测电流、电线温度并自动报警的智能充电车棚。

星雨华府南区

新装3个“智能棚”,拦住车上楼

记者在丰源路星雨华府南区探访时发现,小区物业在小区的东、中、西区域都安装了智能充电车棚。“今年,我们又安装了三个智能充电棚。”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星雨华府南区有17栋高层居民楼,共2000多户居民,入住率已接近60%。物业工作人员统计发现,小区有500多辆电动自行车。保安每天巡逻时,都要将停放在单元门厅里的电动自行车推到楼外的非机动车停泊点。“电动自行车不能进楼停放,是为了大家的消防安全。”保安老赵告诉记者,他们之前清理时,部分居民不理解,有的声称推车会损坏车辆,有的甚至责备保安“多管闲事”。智能充电车棚安装后,大部分住宅楼电梯同时配备了监控车阻系统,电动车一进入,电梯自动停车运行。现在,保安每天从大厅往外推的电动自行车数量已经下降了一半。

“目前,我们已建起10个智能充电车棚,可以同时容纳200多辆电动自行车停放或充电。”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小区的电动自行车数量还在增加,物业将会根据居民需要,继续建设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棚。

最新统计数据

3690个充电端口多为“智能版”

记者从青岛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了解到,青岛高新区今年新安装了11个智能充电车棚,共210多处智能充电桩。目前,青岛高新区共有190多个充电车棚,3690多个充电端口,其中大部分是可自动监测电流、电线温度并自动预警的“智能版”。

除了协调小区建好智能充电车棚,青岛高新区消防救援大队今年以来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源头上监管好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大队与派出所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检查小区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日常管理等情况,重点检查电动自行车停放是否占用堵塞疏散通道、是否存在私拉乱接电源线路、“飞线”充电、集中停放充电场所周围是否堆放易燃可燃物品等,督促物业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智能化的充电车棚,每台充电设备都通过物联网系统连接到管理总部,随时反映线路温度、电流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后台将立刻预警,通知驻地人员查看,也可随时切断供电。除了青岛高新区,这种智能充电车棚在李沧区、胶州市、西海岸等地都有安装。

记者从青岛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专班了解到,目前,全市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数据已接入“市信息共享监管平台”,确保全市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的安全、规范、高效运行。充电端口数据一旦接入“市信息共享监管平台”后,将实现“充电状态、故障报警、能耗检测、电池温度”实时互通,为企业及时发现故障隐患并预警,降低设备故障率与维修成本,通过统一管理有效防范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火灾的发生。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 首席记者 刘卓毅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陆云琦]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0/23 07:35
· 来源 ·
青岛晚报
· 责编 ·
陆云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