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数字里的“文化脉搏” 聚焦金家岭街道文化服务的数字化创新之路

“云端展馆”。(来源:金家岭街道办)

信网11月12日讯 在数字浪潮奔涌的今天,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如何突破时空限制,精准触达每一位居民?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街道以一场深刻的数字化实践,交出了一份精彩答卷。在这里,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殿堂陈列,而是化身为云端课堂、指尖社群、创益直播,如同一股股鲜活的“文化脉搏”,在数字矩阵中强劲跳动,温润着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

云端筑馆:文化服务“零距离”

在金家岭街道惠都社区,居民张女士养成了新习惯:每晚睡前,她都会点开“金家领航”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浏览当日推送的文化内容。“这里的内容特别丰富,既有社区文化活动的精彩瞬间,也有文明礼仪、生活美学等小常识。每次看完都心情愉悦,觉得生活在这里很幸福。”她笑着说,“我还经常在视频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呢。”

这座“云端展馆”,已成为街道文化传播的重要数字化窗口。街道以“金家领航”微信公众号与视频号为核心阵地,将线下火爆的文化“两创”活动——如非遗手作体验、民俗讲座、文艺展演等,精心剪辑成短小精悍的专题视频与图文推送,定期向居民发布。

这些视频内容多样:既有各种文体活动表演的精彩片段,也有钩织老师分步讲解的慢动作特写,还有年货大集上琳琅满目的“巾帼好品”展示。它们有效打破了时空限制,让无法亲临现场的居民能够随时随地“身临其境”,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从一场仅能容纳几十人的线下活动,到一条播放量上千甚至破万的线上视频,文化“两创”的辐射力得到极大提升。许多居民正是通过这些“指尖推送”,第一次了解到社区里原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活动,从而被吸引,从线上观众转变为线下活动的忠实参与者。这座永不落幕的云端展馆,正让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得更远、更广。

社群激活:邻里兴趣“同心圆”

“亲爱的居民朋友,我们将举办手工编花活动,邀请您一起用巧手装扮社区。”一个周一的早晨,劲松八路社区的文化活动群里弹出这样一条通知。一会儿,报名名额就被一抢而空。“手慢无”已成为居民们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共同体验。

这种基于共同文化爱好建立的线上社群,在金家岭街道已形成规模效应。以东城国际社区和大埠东社区为例,公益模特群、公益合唱群、公益茶艺群、公益京剧群、老年大学山水画群、老年大学声乐群、老年大学摄影群等文化类社群多达十几个。“我们针对不同居民群体的兴趣爱好,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文化社群。”东城国际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社群不仅方便了活动通知的发布,更重要的是搭建了居民交流互动的平台。”

在各个社区,这样的文化社群遍地开花,一个个微信群织就了一张充满活力的社区文化网络。这些社群不仅是活动通知的发布板,更是知识分享的讲堂、成果展示的舞台和邻里情感的联结器。

居民们在群里分享活动精彩瞬间,交流学习心得,甚至自发组织线下聚会。一个线上的文化兴趣点,如同投入静水的一颗石子,激荡起一圈圈不断扩大的“同心圆”,将陌生的邻居变为志趣相投的朋友,重构了现代社区邻里关系,形成了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的活跃文化生态。

直播创益:巧手织就“幸福网”

数字化的浪潮,不仅传播文化,更在创造价值。在石岭路社区,“幸福石岭非遗手工创益工坊”的故事,正是“直播带货”赋能社区公益的生动注脚。

镜头前,三十多岁的“巧手妈妈”张坤正在展示一款精致的钩织杯垫。她不仅细致讲解制作技艺,更娓娓道来作品背后的社区故事——这些毛线织品,部分出自待业宝妈之手,为家庭带来额外收入;部分则由退休的“银发导师”带领残障伙伴共同完成,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屏幕下方,订单数量不断攀升,这些承载着温情与匠心的产品,已远销至香港地区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

工坊的数字化探索,让非遗手艺突破了社区市集的物理边界,直接对接广阔市场。2025年以来,工坊通过线上渠道实现销售额约15万元。但这“带货”背后的深意,远不止于经济收益。直播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窗口,让更多人看到了待业宝妈的坚韧、退休阿姨的智慧、残障人士的价值。一条条打赏、一份份订单,汇集成社会认同与个人尊严,编织起一张无形的社区“幸福网”,真正实现了“赋能一个巧手,温暖一个家庭,带动一片社区”的温暖循环。

从“云端文化馆”的无限延展,到“社群活力圈”的精准触达,再到“直播创益坊”的价值升华,金家岭街道的数字化实践,精准地把握了新时代基层文化服务的脉搏。当科技被赋予人文的温度,文化便能以最柔软的方式,穿透钢筋水泥,激活社区认同,滋养人的心灵,最终织就一幅人与人相连、心与心相通的幸福图景。

立足需求,科技赋能。金家岭街道正是通过这一系列数字化创新实践,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抵达居民的“最后一公里”,让传统文化在云端“活”起来,也让社区精神家园在指尖“暖”起来。(王勤超)

社区文化活动。(来源:金家岭街道办)

“幸福石岭非遗手工创益工坊”直播中。(来源:金家岭街道办)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
信网版权稿件,转载请联系信网获取授权(邮箱:news@qdxin.cn),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1/12 15:59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王勤超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