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供热季明日开启,更多清洁热源和AI大模型投用
11月16日零时起,青岛供热季正式开启。15日晚,观海新闻记者提前来到青岛供热企业和居民家中探访,得知岛城供热系统已经进入供热平稳运行状态,居民家中也感受到了暖意融融。
今年,随着更多清洁热源加入供热序列,让进入居民家中的暖流变得更加“绿色”;而在AI加持下,也让不同区域、不同小区“冷热不均”问题能够提前得到预判感知,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供暖服务。
服务升级,筑牢“温暖防线”
11月15日晚上6时许,在青岛能源热电集团徐家东山供热站中控室内,工作人员紧盯大屏幕,监控调整供热指标参数。
青岛能源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高军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青岛能源集团聚焦管网老化、故障多发等突出问题,积极推进老旧管网改造“一号工程”与“管网创安”专项行动,累计完成125.1公里供热老旧管网改造任务,从源头降低供热事故的发生,确保管网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记者了解到,为确保高质量完成今冬保暖保供工作,青岛能源集团全额保障供热天然气需求、煤炭储备超过30天用量,从源头为冬季供暖筑牢温暖防线。“目前辖区内26座主力热源厂、1661个换热站已经全面进入安全稳定运行状态;同时,依托‘燃热一体数智化协同平台”对全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组建了995名应急人员、93支专业应急抢修队伍,备足抢修物资,确保24小时响应处置各类情况。”青岛能源集团供热事业部总经理褚存礼说。
晚上8时许,当记者来到市北区浮山后六小区崔女士家中采访时,她家中温度达到了21℃。“前几天试供热时家中就已经暖和了,现在的温度很舒适。” 崔女士告诉记者。
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供热季开始后,将持续加强与市气象局的沟通,密切关注天气情况,组织调度供热企业科学调整供热运行曲线,确保市民温暖过冬。
绿色低碳,清洁供暖场景不断上新
近年来,青岛大力推进供热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形成了多能互补、清洁高效的绿色供暖体系。
今年,青岛全市供热面积达3.98亿平方米,其中清洁能源供热面积为1.73亿平方米,清洁供暖面积、比例均创历年新高。
而作为青岛供热行业“主力军”的青岛能源集团,其清洁供暖面积比例已经达到77%,包括燃气锅炉集中供热、工业余热利用、海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生物质锅炉、空气源热泵等一系列清洁供暖场景正在不断上新。
11月6日,山东省首个再生水热源接入供热主管网的“水”“热”联供项目——青岛市李村河再生水清洁能源利用项目(一期)投产试运行,为区域生态环保与能源高效利用提供了实践样本。 该项目新建6台7兆瓦热泵机组及附属设备设施,采用“污水源热泵”与“热网回水加热”模式,将难以直接利用的污水源低品位热能转换为高品位热能,并入城市热力管网,替代传统的燃煤和燃气锅炉供热。据青岛能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赵阳介绍,项目每年供热量达54.4万吉焦,再生水利用量达2160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万吨,开创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绿色能源供给”的新模式。
随着主城区“煤改气”工程的完工,青岛能源集团建成了27台燃气锅炉替代44台燃煤锅炉,热源效率同比提高30%,总供热能力提高40%,可满足未来15年供热发展需求,实现每年压减煤炭消耗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5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438吨,实现颗粒物(PM)、二氧化硫“零排放”,还消除了每年6万辆次重型运煤运渣车辆带来的环境、交通问题。
在西海岸新区,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探索清洁供热新路径,深挖工业余热代替传统燃煤供热,整合区内大型电厂余热和工业余热,系统谋划西海岸新区“供热一张网”布局,深入实施热源管网连通工程,形成了以华能热力出线和大唐热力出线长输供热为主,静脉产业园余热、青钢余热等清洁能源为辅的“一网多源、多源互补”绿色供热新体系。
“‘废热+余热’的挖掘使用,既能为大型发电厂、钢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企业增加售热收益,又能有效降低新区城市供热运营成本,与传统燃煤等供热模式相比,每个供热季可降低全区供热成本3亿元。同时,清洁热源在全面替代传统燃煤热源后,预计年可节约标煤7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20万吨、二氧化硫6000吨,减少的燃煤指标可进行碳交易,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能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立波说。
AI助力,今冬供暖更智慧
随着供热行业的发展,包括AI大数据模型、自动补偿系统等技术手段已经应用到行业中来,让供暖季变得“更智慧”。
在极寒天气下,部分居民家中受房屋条件、供热设施的限制,供热效果难以保障。通过将AI运用在“公众诉求分析系统”中,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将居民的供热投诉通过该系统进行打开来分析,对分析出来的西康路区域等102个重点区域进行攻坚整改,通过增加换热器换热能力和换热效率、提高水泵流量及压力等多种措施,进一步优化提升换热站的供热能力,保障供热效果。通过AI赋能、靶向施治,仅西康路区域居民投诉量就下降74%。
在青岛能源集团,“智慧供热系统”实现了从被动等居民打电话反映家里不热,到通过智慧供热系统提前发现问题的转变。通过该系统,供热工作人员在站上就能通过电脑远程监测到每户的温度和流量,实时掌控供热情况。而通过智慧供热系统实时查看入户流量,可以提前分析出哪些用户家里供暖可能出现问题,提前联系用户上门解决,让供暖有了提前“感知”。
据青岛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气热一体智慧能源协同平台,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用热状态,及时发现供热欠温区域,采取二网平衡等技术调节手段平衡管网流量,解决部分用户欠温问题,实现服务与生产的良性互动。“我们通过智慧平台可以实现能源站运营方式及数据的共享,自动生成基于外部温度补偿及调节的系统温度运行曲线,提升用户满意度,实现精准供热。”该负责人表示。
在西海岸公用事业集团能源公司,智慧供热平台基于AIoT、数字孪生、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开发,集合了供热生产、收费、客服、维修和BI智能分析等多个功能模块,实现了对供热企业运营的全方位覆盖。(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臻 文/图)
[来源:观海新闻 编辑:李源菁]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