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抢收夺丰!秋收遇上连阴天,山东各地打出“组合拳”全力保障秋粮归仓
当前正值秋收秋种关键期,连续的阴雨天气给秋收秋种带来不利影响。
如何应对这一不利气象条件做好秋收秋种工作,夺取全年丰收?日前,山东省农业农村部门紧急印发《应对“三秋”大范围降雨技术指导意见》,并派出6个工作指导组深入各地田间地头,千方百计把丰收抢出来、夺出来。山东各地打出“组合拳”,力争把损失降到最小,全力保障秋粮归仓。
抢收!抢收!
专家支招分类应对:
积水严重 及时疏通
尚待成熟 不宜抢早收获
9月以来,山东鲁南、安徽淮北等地降水量达250至400毫米,部分地区达400至600毫米。与常年相比,河南大部、山东东部和南部降水偏多2至4倍。
进入10月以来,降雨仍未停歇,全省16市普遍出现降水。由于持续大范围降水、累积雨量大,据10月6日山东全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资料分析,有77%的站点10cm农田土壤相对湿度在90%以上。
当前,山东乃至整个黄淮海地区的夏玉米秋收都受到了降雨的影响。假期里,山东省农科院玉米所的专家丁照华和同事们先后到临沂、菏泽、德州等玉米地考察,分类给出应对策略:“积水的地块,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排水,保证地里不能积水;再观察,找最合适的时间来收获。如果不积水的地块,我们要尽可能调动社会上履带式收割机,只要能进地,那就抓紧进行抢收。”
而对于离成熟有一段时间的地块,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作物一部副部长杨久涛提醒,不宜抢早收获,以免影响产量。而且,提早收获会导致籽粒破损较多,增加霉变风险或烘干成本。要统筹作物成熟度和农机匹配度适期进行收获。
德州庆云:“气象预警+机械调度+人力支援”
多收一块是一块,少损失一点是一点。
因部分地块地形限制,大型收割机难以作业,庆云农户们看着地里待收的秋粮,急得团团转。面对这一情况,连日来,当地迅速部署,发动全体包村干部下沉一线,以“抢”字当头,打出一套“气象预警+机械调度+人力支援”的组合拳,全力保障秋粮颗粒归仓。
通过工作群、村广播等方式,当地第一时间获取降雨、降温、大风等精准气象信息,并传递到每一户农户手中,明确“何时雨、下多久、影响哪片地”,让农户提前做好抢收准备。“秋收是民生大事,最近天气不好,我们就从多种渠道获取实时天气预报,并及时地发到村干部工作群,确保信息的畅通,及时提醒,能让群众提前做好防范。”庆云镇党政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孟维民说。
包村干部到村,和村干部一起全面摸排地块情况,有条件地协调大型联合收割机集中作业,提高收割效率;对“小块地”“零碎地”,包村干部们四处联系小型收割机,确保“地块有需求,机械马上到”。
山东公布16市各区县粮食烘干服务点
目前,山东全省已调度履带式收割机6565台,从省外调运720台做好应急抢收工作。抓住短暂的晴天,曹县调度全县的履带式收割机下地帮助种粮大户。“它有水也不怕,比方五六十公分深的水,照收。”农机手安森平告诉记者。
湿粮收割后,还需及时晾晒,防止霉变。对此,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16市各个区县粮食烘干服务点地址。详情>>
临沭县还紧急上线沂蒙农机小程序,整合农机合作社、农业技术服务及烘干点资源方便农户按需查询,目前全县17台(套)设备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日处理能力达1200余吨。
菏泽定陶:“智慧烘干”助力秋粮“晾晒”
在菏泽定陶,当地的会彬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器轰鸣,热气蒸腾,金灿灿的玉米脱粒后经过传送带被源源不断地送入烘干仓,经过8-12小时的高温热风处理后,玉米水分将迅速下降,干得又快又均匀,品质也将得到有效保障。
合作社负责人闫德彬说:“今年种的地比较多,大概收下来粮食得有六七百吨。最近这几天天气也不好,如果不及时烘干的话,籽粒容易发霉,也卖不了好价钱。所以这几天抓紧时间烘干,现在用这个烘干塔也十分方便,每次每塔能烘五六十吨,并且烘得十分均匀。烘完之后,能直接拉出去卖了,不影响上市。”
东营广饶:“智能化保障”助力秋粮收储
金秋十月,广饶县51万亩玉米陆续进入收获期。当地各粮食物流企业满负荷运转,通过智能化监测与高效服务,确保秋粮及时入库、安全存储,全力守护群众的“粮袋子”。
这几天,在广饶县祺顺粮食物流有限公司,运送玉米的车辆络绎不绝。金黄的玉米棒经过卸车、脱粒等工序,正有序进入粮仓。尽管今年秋季雨水偏多,企业依托大型晾晒场和烘干塔,以及1个5万立方米的钢结构粮仓、4个9000立方米的平房仓,做到“随到随收、及时烘干”,确保秋粮安全入库。
科技储粮,为粮食安全再添“智慧保障”。广饶县多家粮企新引进智能粮情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对粮仓内的温度、湿度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在广饶县祺顺粮食物流有限公司的中控室,大屏幕实时显示各仓数据,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会自动预警,实现精准干预,大幅降低存储损耗。
针对没有烘干条件的农户,专家提醒:玉米存储要创造有利的通风条件。天晴抢晒,保障粮食品质。“个体农户如果收回家的话,零星玉米,一定不要用塑料布盖上。最好的办法是装在袋子里或自己搭建一些棚,一定要处于风干的状态。”
为秋种创造有利条件
农技人员: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适墒播种
德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郑光辉建议,针对墒情过多地块,要尽快排水散墒、沥水排湿,改善机械作业条件,着力提高耕整质量。晚播小麦有利于减少小麦病害发生,可通过加大播量来实现基本苗的调控,通过以密补晚,实现小麦丰产丰收。
同时,小麦专家提醒,适墒播种是小麦播好的关键,播期要服从墒情,确保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在70%~80%时播种。对于晚播小麦,10月25日后,每晚播1天,每亩增加0.5公斤播种量,上限控制在20公斤/亩左右。且播种深度要适当调减,播种深度以3~4厘米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连续阴雨天气为病原菌繁殖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小麦在播种后更易感染茎基腐病、纹枯病等土传病害。因此要进行种子包衣,做好源头预防,杜绝“白籽下地”。
最新预报显示,10月份降水较常年偏多5~8成。预计未来一周我省仍多阴雨天气,8—9日鲁西北地区有小到中雨转中到大雨局部暴雨;10—13日降雨范围扩大到全省,大部地区有较明显降雨。
闪电新闻记者 刘岩 报道
[来源:闪电新闻 编辑:李源菁]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