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山东实现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

原标题:改革之进促水质之变

黄河流域生态好不好,水环境质量是关键。泰安东平湖东连大汶河,北通黄河,对黄河下游水质安全及生态改善影响颇大。近年来,东平湖入湖河流水质不断改善,水质之变里有县际生态补偿的功劳。

10月18日,雨过天晴,泰安市生态环境局东平分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王一与东平县生态环境监控和排放总量控制中心科长马丁园,来到大汶河戴村坝国控断面取水,检测水质变化。

多日来的降雨,让大汶河河水上涨。往日里,他们需要在坝体内侧取水,而今在坝边就能取水。

“大汶河戴村坝的上游水主要流经济南莱芜及泰安市区、宁阳、新泰等地,过了戴村坝在东平县境内叫大清河,与另一条支流汇河交汇后,一起注入东平湖。”马丁园告诉记者,平时检测人员每个月来此取水做一次检测,受近期降水影响,他们加密了取水检测频次。

“降雨对地表水水质有影响,城市里的雨污水以及农田里的化肥会被冲进河道,造成地表水水质下降。”王一说,根据以往的监测情况,戴村坝的水质基本稳定在地表水Ⅲ类水平,有时能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

从戴村坝国控断面取来的水样,被送到东平县生态环境监控和排放总量控制中心水质监测实验室里,进行具体指标的检测。

这里摆放着来自东平县10处受监测的河流断面的水样,通过对这些水样的水质进行检测,就可以掌握受监测河流的水质变化。

“检测指标有20多个,包括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总磷等,一般情况下一次检测需要3个小时左右。”水质监测实验室负责人张烈芳说,近五年来,流经东平县的河流水质提升比较明显,普遍稳定在地表水Ⅲ类水平。

一份近十年来大汶河戴村坝地表水的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更能说明问题。

五年前,戴村坝地表水COD指标最高时能达到25mg/L,总磷含量指标最高能达到0.136mg/L,而今年9月1日COD指标的检测值为18mg/L,总磷含量指标为0.04mg/L。“这说明水中的有机物污染减少了。”张烈芳说。

水质改善较大的还有大汶河的支流汇河。当天,记者跟随王一和马丁园驱车约1小时,来到汇河展小庄跨界断面取水做检测。

汇河流经肥城、平阴。为确保汇河入东平湖水质达标,东平县与平阴县签订了县际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展小庄跨界断面就是约定的水质监测点。

河水从上游县进入下游县前先交“体检表”,水质优于协议目标下游补偿上游,水质劣于协议目标则上游补偿下游。在王一看来,县际横向生态补偿协议的签订,统一了上下游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思想认识,提升了联防联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污染者付费,治理者受益。近年来,东平县与东平湖上游多个县(市、区)签署县际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去年底,东平县收到了东平湖上游3个县(市、区)赔付的168万元地表水补偿资金,倒逼上游继续改善河水水质。

县际横向生态补偿成效如何?

县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推动东平湖上下游将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一盘棋推进:12.6万亩网箱网围被清除,2105艘“三无”船只和3616艘渔船退出历史舞台。同时,修复废弃矿山85处,建设生态防护林,构筑起74公里生态隔离带……

如今,东平湖生态明显改善:消失多年的洄游型刀鲚重现东平湖,全球濒危物种青头潜鸭在东平湖安家落户,每年在东平湖栖息越冬的水鸟达30余万只。

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近年来,山东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改革之进促水质之变。山东率先在全国实现县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全覆盖,全省拥有跨界河流的133个县(市、区)全部签订协议,共涉及断面301个。2024年,全省153个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79.1%,V类及以下水体动态清零。黄河干流山东段全线稳定保持Ⅱ类水质,流域内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连续4年超过90%。

本报记者 修从涛 曾轲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王荣]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0/21 07:16
· 来源 ·
大众日报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