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东省管理学学会召开学术年会 主题聚焦不确定性背景下企业如何创新发展
10月18日至19日,由山东省管理学学会主办,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联合承办的“山东省管理学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第三次会议”在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本次年会以“不确定性背景下企业创新与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来自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界的150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会。与会代表围绕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战略展开深入探讨,共同为管理理论与企业实践的融合创新献计献策。
山东省管理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政府研究室特邀研究员、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陈志军教授围绕“集团治理与管理”作专题报告。他指出,我国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越过事业部制、直接采用母子公司制”的特色路径,并剖析了集团治理相较于单体公司的特点:治理对象更广、链条更长、权责不完整、关键流程跨层完成。他强调“纵向权变管控”与“横向协同运作”在集团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并结合案例介绍了控制点识别与集分权测量等关键治理节点,为不确定环境下的企业集团治理提供了实践框架。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磊教授以“中美贸易摩擦:成因、冲击与对策”为题发表演讲。他基于详实数据,指出美国在美元、军事、科技等多维度霸权呈现衰落趋势,并剖析贸易摩擦的表层原因是中美长期逆差,深层原因则在于美国产业空心化、财政赤字等结构性问题,根本目的在于遏制中国发展。他强调,外部压力正倒逼中国加速出口市场多元化、强化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与产业升级。最后,他从国家与企业层面提出应对策略,主张中国应“打谈结合”,拓展国际合作,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与创新体系。
特锐德董事长、正高级工程师于德翔先生结合企业实践,作了题为“创业创新企业的生存法则思考”的分享。他结合企业二十年发展实践,系统梳理了特锐德、特来电与特中和的三次创业历程。从中国首台高铁10kV远动智能箱变,到世界首创的电动汽车充电网技术体系,再到集成极速立体泊车的超阶零碳建筑,特锐德始终以“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创新节奏推动产业变革。他强调,企业的核心逻辑是“以创新创造需求,而非被动迎合市场”,唯有聚焦专业领域持续深耕,才能构筑真正竞争力。于德翔还分享了特锐德以党建引领文化建设、推行轮值总裁制与民主生活会等组织机制创新,营造“有话直说”的氛围,并通过股权激励与增利共享机制凝聚团队,从一线企业家的视角,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生动诠释,对特锐德集团在不确定环境下创新发展作出肯定答案。
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世界首座超阶零碳大楼与极速立体泊车系统。该大楼通过融合玻璃光伏、梯次储能、汽车充放电、智慧泊车等先进技术,实现了100%绿能替代,树立了零碳建筑新标杆。参观过程中,代表们切身感受到特锐德在绿色低碳与智能科技融合方面的创新实力,进一步了解了企业在新能源充电、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的多项技术突破,以及所获得的国家级荣誉与行业认证,对其在科技创新探索中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会议同时举办两场平行论坛。来自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聊城大学等高校的学者及研究生围绕创业投资、人工智能、ESG、数字化转型、供应链管理、绿色创新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交流互动活跃。
山东省管理学学会会长、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王竹泉教授、特锐德集团董事长于德翔教授分别致辞,强调建议与会代表积极深入探讨研究在百年不遇大变局背景下管理学理论创新和企业创新发展的方案路径,为管理部门和企业决策提供咨询。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金天宇教授主持会议,副院长李志刚教授主持期刊及媒体编辑面对面交流活动。相关编辑介绍了各家期刊和媒体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十五五”发展战略的重点组稿方向。山东省管理学学会名誉会长、秘书长曹洪军教授主持了学会第六届第三次理事会,讨论了相关事项。理事会决定山东省管理学学会2026年学术年会暨第六届第四次理事会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承办。
本次年会为管理学界学者企业管理者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为管理学理论创新、企业管理创新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建议。会议为学会继续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凝聚各方智慧,助力管理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指出了方向和路径。
大众网记者 曹亮 青岛报道
[来源:大众网 编辑:陈烛光]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