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0.5岁!山东人均预期寿命再提高
11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我省全面推进健康山东建设有关情况。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马立新表示,“十四五”以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履行服务人民健康职责,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水平,人民群众享有健康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质效性不断增强,2024年,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5岁,较“十三五”末提高了1.4岁;孕产妇、婴儿死亡率分别降至4.09/10万、2.56‰,较“十三五”末下降了52.6%、31%,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我们加快拓展医疗服务供给,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9.01万家,卫生人员增加至118.13万人,较“十三五”末分别增长6.11%和14.8%。”马立新介绍,山东完善以基层为重点的分级诊疗体系,医疗卫生服务质效全面提升,“15分钟健康服务圈”整体形成,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方便。
同时,健全高效协同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重大传染病防控扎实有效,经受住了世纪疫情的重大冲击和影响,全省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基孔肯雅热未发生本地扩散,艾滋病全人群感染率、肺结核发病率是全国最低的省份之一,突发和重点传染病综合防控更加有效。
山东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作用更好发挥。突出创新赋能,在全国首批获批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两批75个“揭榜挂帅”改革项目,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获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等一系列试点示范,建成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一大批高层次平台,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马立新介绍,我省突出全面提质,政府办中医医院实现省市县全覆盖,近七成县级中医医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所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建成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九成以上村卫生室提供中医药服务,全面推进“中药处方一件事”,获得中医药服务更加方便。
加强“一老一小”健康保障,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山东以大人口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少子化和老龄化,完善全生命周期人口服务政策,努力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健全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出台优化完善生育支持一揽子政策,设立陪产假、育儿假、老年住院护理假,延长产假、婚假,大力营造生育友好型社会。同时,大力发展普惠托育,积极推进社区嵌入式托育和用人单位办托,支持托幼一体化发展,全省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85个。全省“两证齐全”医养结合机构1125家、总床位33万张,被命名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老年人健康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品质。
记者 李丽 报道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