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陈戌源:中国足球改革发展要遵循足球发展规律

2019-08-23 10:25:12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光影

记:国家体育总局提出了要打三大战役,其中中国男子足球队打进卡塔尔世界杯是其中之一,这也将是您作为足协主席的重要任务。您在组建新一届国家队、备战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方面有何新的思路?您怎么看待实施归化球员这个措施?

陈:今冬明春,我们有六支国家队参加各种比赛,包括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和明年东京奥运会预选赛以及亚青赛、亚少赛和女足比赛等。为了更好地保障各级国家队的备战,足协也对备战机构做了调整。专门组建了国家队备战工作小组,由我担任组长。

中国足球基础较差,现状不能令人满意。大家都说中国足球不能急功近利,我高度认同,中国足球必须从基础抓起,久久为功。但现实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光讲明天而忽视今天。我既要今天的成绩,更要搏长远的发展。

我在俱乐部时,曾经讲过不太赞成归化非中国血统的球员参加中国队的比赛。但我到了足协以后发现,客观地讲,以现在国家队的水平以及队员的能力,要打进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圈,我觉得可能性比较小。而毫无疑问,广大球迷希望国家队能够尽最大努力去打进卡塔尔世界杯。那么要争取实现这个目标,我就想:如果我们能够归化一两名核心队员的话,那么国足打进卡塔尔世界杯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要不要去争取这个可能性?我的内心非常挣扎。现在我想还是应该去争取这个可能性。

关于归化球员的事情,有两点必须说清楚:第一点,归化入籍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按照入籍条件去归化的。第二点,中国足协要严格审核,审核被归化对象是否具备优秀运动员的条件。

如果以后国家队在40强赛中出线,备战12强赛,我觉得可能会有个别的、少量的归化队员充实到国家队中。因为国家队要打进卡塔尔世界杯,关键要解决前场和中场薄弱的问题。我们不会出现国家队整个11个人都是归化球员的情况,那不可能。当然,我觉得它是个个案,将来也不会大规模地引进归化球员。这个总的指导思想是严格控制,对中国足球现阶段有帮助。

长远来看,我们不会把归化作为一个基本政策,要严格控制,有效推进。现实和长远,总是会有矛盾的。我觉得足协在这个时候,考虑一些现实问题,相信广大球迷会理解。

记:中国男足40强赛开战在即,中国足协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中国队的备战?

陈:国家队40强赛和马尔代夫队的比赛即将开打。我觉得支持好、保障好各级国家队的备战非常重要。足协在以往备战成功的经验上,这次主要在两个方面做了一些强化,或者说做了一些调整。第一,我们强化了系统备战。事实上各级国家队的备战,不是11个人,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有方方面面,包括情报、后勤保障、交通、医疗等,系统性的整合是非常重要的。一支国家队能不能有效备战,实际上是它的系统作用的结果。

第二,我们进一步落实了各级国家队的责任制,包括中国足协、中方人员的责任制。过去,我们总是有一种习惯,把队伍交给一个主教练,觉得主教练负责制,事情就完成了。我觉得事情不应该是这样。当然我们尊重主教练,尊重主教练在备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要体现中国足协在备战过程中的意志和要求。所以,每一支国家队,我们都明确了中方人员的责任。用这种责任来推进工作的有效性,保证工作的质量。

记:今年中国足协出台中超职业俱乐部支持女足发展的规定,要求中超俱乐部都要拥有一支女足队伍,并将此列为强制性标准。但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有些俱乐部表示目前财政负担过重。您觉得怎么解决这个矛盾?

陈:中国女足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大。这次我到法国去看女足世界杯,深深地感到,中国女足和世界一流水平差距太大了,和1999年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

中国女足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比男足面临的困难更大。中国女足的职业运动员,在中超中乙,全国500多人,和欧洲一个国家十万二十万的职业运动员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女足要重返世界一流,我觉得这个挑战非常大。

中国足协推出的中超俱乐部带女足政策,关键问题有两条。第一,我觉得下一步应该要更好地调查研究,如何更加有效地实施这个政策。如果效果不好,搞形式主义,就没有意义。就像我们的U23球员政策,本意也是好的,是为了让更多年轻人能够上场比赛。但是,到了中超俱乐部层面,大家都希望能够展现最强的技战术能力,都希望能够争胜,不会把大量的年轻运动员用在中超平台上。所以,就出现了U23球员上场一两分钟就被换下的情况,使这个原来初衷是好的一个政策,变成了形式上的东西。

中超俱乐部带女足政策,本意是好的。我觉得足协下一步要研究,如何在质量上和实际效果上有体现,不要光追求形式上的东西。

我有一个很大的担忧,就是我们各级联赛面临很大挑战。联赛是中国足球最重要的基础,联赛不好,所有的青训不可能有好的结果。联赛不好,国家队的备战不会有好的结果。联赛面临投资人投资欲望下降、财务困难问题。我们不应该再更多地强行增加俱乐部的负担,应该让俱乐部减负,让俱乐部在经济上有更好的自我发展能力。所以,俱乐部带女足带青训,在质量上怎么进一步保证,需要做进一步的调研。

第二,我们要研究女足运动的发展规律,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女足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尤其是女足运动员的人口基数要扩大,青训基础要提高,整个联赛水平要提高。这可能是中国女足发展的根本之道,而不仅仅是出台一个中超俱乐部带女足的政策,就以为中国女足的发展问题就解决了。

记:您刚才提到了青训。中国足球竞技水平长期落后,遭人诟病的一点就是青训抓得不够,造成足球基础薄弱。未来足协在抓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考虑?您认为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和其他社会层面该如何形成合力?

陈:关于青训,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话题。事实上,中国青训并不是一张白纸,历届中国足协在青训上都做了很多工作。包括教育部的校园足球也做了很多工作。真切感受到大家都希望能把青训工作做好。但是,现在为什么大家感觉到我们的青训工作和期望差距很大?

我觉得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各级青训的教练员数量和质量上,远远达不到青训所需要的要求。我们很多中超球队的外籍主教练发现,我们很多年轻球员的技战术水平达不到中超球队的要求。他就感觉到青训的教练出现了问题。我举例子来说吧,我们按照总体规划要建立5万所足球特色学校。假如一所学校需要两个教练好了,那就需要10万个教练。而现实情况是,我们国家真正的注册教练加起来也只有6万多人,和发达国家比差距太大。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要下很大功夫去解决。

所以,我也曾经向有关部门领导建议,我们是不是能够创办一个足球学校,专门培养足球教练员、裁判员和其他足球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缺乏,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直接制约中国足球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

第二个就是体教融合的问题。我觉得体教必须融合,我们在理念上必须要有一个转变。小孩子要从小开始参加体育活动,包括足球,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千万不要以为一个小孩子参加某一项体育运动,发展方向必定是职业运动员。体育能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人格,锻炼意志品质、增加团队精神,形成一个很好的正能量。我觉得这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不要简单看作仅仅是一个体育的组成部分。体育和教育应该是高度融合的,两者是不可或缺的。

坦率地讲,现在体教各自建立体系,互相的融合远远不够,会严重伤害中国足球青少年足球的发展。

记:所以,这就是我想问的问题,该怎么改变?

陈:我觉得必须要下很大的功夫,从顶层设计去做改变。实际上这个改变,从根本目标上来说,不会有冲突。我相信校园足球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去做的。我想,首先从足协开始,不要自我封闭。足协应该向教育部门做出更多的开放,支持校园足球发展。校园足球发展好了,也是中国足球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中国足协应该更多地把精力放在职业运动员的发展培训上,投入更多的资源去支持校园足球发展。

第三,是要形成健全完善科学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我们往往对竞赛体系认识不足,认为竞赛体系好像就是中超中甲中乙联赛。这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地大物博,你不能指望一个12岁的青少年球队全国各地到处比赛。你到国外去看,人家就是一个区域就有一个比赛。比如说上海市就可以形成一个上海市青少年联赛。我们要科学地把各级联赛体系夯实,从区域性的上升到国家层面。把这个联赛体系设计好了,对促进青少年足球发展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还有一个球场建设的问题。我们必须很好地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建身边的球场。我们当然要建专业球场,但不能光有专业球场,专业球场离青少年太远,更重要的要建好身边球场。在小区内,这个球场可能就几百平方米,可能就一块绿地,可能就几个书包,这就是个球场。就像当年我们小时候打乒乓球一样,几张书桌,几个砖头,就是个乒乓桌。如果形成这样一个格局,中国青少年足球就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氛围。我觉得,这些工作都要靠大家共同去推进。

记:正如您所说的,需要建设身边的球场,但据我们了解,土地性质无法改变成为球场建设的一个障碍,您觉得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

陈:我觉得建设身边的足球场,对青少年足球兴趣的开发,对以体育人都非常重要。建身边的足球场当然会面临很多困难,尤其是中心城市,城区面积本身很宝贵,绿地很紧张。但我觉得这是可以解决的。比方说小区的绿化草地也可以变成足球场,既是规划草地,也是简易足球场。其中关键取决于地方政府对以体育人的认识是不是到位。如果你真的认识到以体育人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民族,对我们青少年成长,对整个民族的素质提高都有很大帮助的话,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做到。

我们不要为做不成一件事情找理由,我们要为做成一件事情找理由。我觉得我们具备建造身边球场的条件,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对以体育人、对青少年足球、身边足球场有正确的认识。有了这个认识,我相信所有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记:您曾经是数万人的大型企业的董事长,也曾是中超冠军俱乐部的领导者,您觉得这些经历对您做好中国足协主席的工作有什么帮助?

陈:我没想到我会到足协来工作,一度内心非常纠结,我在企业干了很多年,应该说是得心应手。足球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我曾经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我也担心自己在一些重大决策上,如果不能按照足球规律办事,对中国足球没有帮助。坦率地讲,到现在我心里还有恐惧,怕自己做不好,耽误中国足球的发展。

不过,到中国足协几个月以后,我心里踏实了很多。做企业和做体育,两个方面是相通的。首先做决策的整个原理是相通的。你要做一个决策,你必须要具备很多条件,你要对决策对象做了解,你要对决策对象的未来趋势做了解,你要对这件事情本身的是非判断做了解。所以,决策原理是相通的。我在企业的这段经历,有助于我到足协后思考问题然后做正确的决策。第二,管理的基本理念是相通的,足协要更加市场化,企业本身就是高度市场化的。管理的效率、决策的程序简便有效,是相通的。所以,从决策和管理的相通性这两点来看,我觉得对我到足协工作会带来一些帮助。

[来源:新华社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