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传统文化增强精神力量 青岛中华文化学院“国学进狱园”第三十讲开讲

“国学进狱园”讲座现场。 (来源:主办方)

信网10月16日讯  10月15日下午,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青岛中华文化学院)“国学进狱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讲座第三十讲在青岛监狱举办。本次讲座以《朱子治家格言》为核心内容,聚焦传统治家智慧与行为准则,特邀青岛中华文化学院讲师团成员谦祥主讲,通过经典解读,引导服刑人员重塑生活规范与家庭责任意识。服刑人员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同步参与学习。

谦祥老师从《朱子治家格言》的基本内容入手,首先讲解了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重要训诫。他重点解读了“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这一条,强调规律作息和保持环境整洁对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引导服刑人员从点滴习惯养成中重塑自我。

在修身立德方面,谦祥老师重点解读了“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等内容,并通过具体案例说明贪欲和放纵可能带来的后果,强调克制欲望、自我约束的必要性。对于“刻薄成家,理无久享”这一训诫,他结合社会现实,阐述了宽厚待人的重要性。

在家庭伦理教育方面,针对“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他从家庭责任与文化传承的角度,引导服刑人员正视亲情,理解教育对个人与家庭的意义,激发其改造动力。在解读“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时,他引导学员反思亲情与物质利益的关系。他还特别强调了“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这一训诫的现实意义,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化解矛盾的重要性。

在授课过程中,谦祥老师以自身经历为引,注重将古代智慧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用平实语言传递修身齐家之道。他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学员主动思考这些传统训诫对个人改造和未来生活的指导意义。学员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表现出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

青岛中华文化学院“国学进狱园”系列讲座自开展以来,始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通过解读经典、传递美德,帮助服刑人员在文化熏陶中明辨是非、重塑信念。本次讲座不仅延续了系列活动的初心,更以《朱子治家格言》中的务实家风与修身智慧,为服刑人员提供了自我改造、回归社会的精神指引,为监狱教育改造工作注入了文化力量。(记者 于晓)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0/16 07:51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于晓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