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许振超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期待集装箱满天飞

2018-12-03 14:24:50
来源:信网
作者:胡进宇 修相科 于晓
责任编辑:齐东

信网12月3日讯 11月底的青岛,海岸线笼罩在一片薄薄的雾气中,让人看不清海对面的模样,只有码头上橘红色的桥吊依旧那么醒目。在距离码头不远的青岛港大港港区的奋进楼里,已经68岁的许振超透过窗户看着他曾经工作了十年的一号码头。1974年,许振超成为青岛港的一名门机司机;四十多年过去了,许振超驾驶过码头上每一代桥吊设备,他的一手绝活仍旧在码头弟子中流传,成为操作的范本。11月26日,许振超的名字出现在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选的表彰名单中,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也正好是许振超在青岛港工作的时间。在这四十年的时间里,许振超的工作和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细算一下,每一个十年里都有大事发生。

\

第一个十年:“改革开放让我吃上了想吃的青岛大红肠”

刚进入青岛港时,许振超是第二作业区机械队的工人,操作的是当时最先进的起重机械——门机。在刚刚提出改革开放时,青岛港已经有了机械化的设备,但只能解决码头装卸作业中特别艰苦的环节。回顾许振超在青岛港的工作足迹,他接触的一直都是码头上最先进的设备,从操作最大的门机到成为第一批桥吊司机再到经历九代码头桥吊的更替,许振超说自己把码头上的各种机械“玩了个遍”;这所有的一切,起点都是1978年的那场有关解放思想,有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变。

信网:刚听到跟改革开放有关的消息时,您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许振超: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真的是想跳着高、举双手赞成。那个时候码头工人都是很辛苦的,脑子里的弦儿绷得也紧,除了工作还有很多其他的任务。当时就想什么时候能把弦儿松一松,把精力都放在提高生产上。所以,改革开放实际上是很多工人的心愿,我们私下里都说终于可以一门心思把活儿干好,把吞吐量搞上去,把港口的效益搞上去。

信网:那个时候港口上就开始有变化了吗?

许振超:对,港口的行动速度很快,改革开放之后的两三年就恢复了计件工资,这一下子就激励我们工人加班加点地豁出去干了,一点怨言也没有。那之前我每个月才有42块钱的工资,1979年我结婚的时候才有不到200块钱的存款,也没有自己的房子。除了养家,每个月还得拿出一半的工资来给老母亲。到月底了,明后天才发工资,今天就没钱了,饿了就真的只能喝水填肚子了,所以工人真的是穷怕了。

信网:那改革开放之后您自己的生活也有明显变化了?

许振超:对,变化很明显,实行计件工资之后我每个月就能有七八十块钱的工资了,在工人当中就很不错了。后来作业区和队里的领导还帮忙解决了住房的问题,在六号码头找了间9平方米的小房子,也算是有了个自己的家。我记得很清楚,之前看到有卖青岛大红肠的,摸摸口袋就不敢买了;条件好了之后,我跟我对象说想吃红肠了,那时候工资高了,就能想吃什么买什么了,结果买了一根红肠回来,吃了三分之一就吃不动了。

信网:改革开放让工人赚的工资多了,生活条件有了改善,那对码头上的工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许振超:改革开放在青岛港反映最突出的就是80年代筹备成立集装箱公司。其实最早在1978年的时候,我们六号码头就装卸过集装箱。不过当时码头上没有专用的设备,用的还是小船上自带的大吨位的起重机,几个人扶着撑杆,一两个小时才能吊起一个集装箱。到了1981年前后,就把我开的最大23吨的门机调到码头上去干集装箱,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集装箱。那个时候我就想什么时候才能有专用的集装箱设备,能又快又安全地把集装箱吊起来。后来我在电视上看到天津港有了桥吊,厦门港和上海港也有了桥吊,心里就盼着什么时候我们青岛港也能安装上桥吊,我也能上去开一把试试。等到1982年的时候,就有消息说青岛港要成立集装箱公司的筹备小组。

\

第二个十年:“用十年时间实现了100万箱的目标”

1982年,许振超和同事们听说了青岛港要成立集装箱公司,大家纷纷找队长推荐自己到新公司工作,生怕被落下。1984年,青岛港在52号泊位成立了集装箱公司,许振超也凭借自己在门机司机岗位上的出色表现,成为了青岛港集装箱公司第一批8位桥吊司机之一。

那时,荷兰的鹿特丹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每年有650万箱的吞吐量;那时,许振超和同事们心里有个小目标,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青岛港集装箱年吞吐量达到100万箱。只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原以为要穷尽一生才能实现的目标只用了十年就照进了现实。

许振超:我是很迫切想去驾驶港口上最现代化的装卸机械,毕竟集装箱是码头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方向。1984年青岛港正式成立了集装箱公司,我也被推荐到了集装箱公司工作。人到了新的岗位上,设备还没到,那段时间我们就集中学习,学技术,学业务,学集装箱和普通装卸有什么区别,学生产上有什么新要求。而且经过那段时间的学习,也重新加深了对劳动的认识。以前我们工人只知道低着头干活,那时候就开始想怎么样提高劳动的效率和质量。所以集装箱公司可以算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们了解了国内外港口码头工人和机械设备各个方面的信息和知识,也让我们这些人立下一个心愿,就是要尽快掌握集装箱装卸技术。

信网:当时有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许振超:目标很简单,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让青岛港的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100万箱,感觉如果能达到这个数量,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

信网:100万箱在当时看算是很大的一个量吗?

许振超:集装箱公司的桥吊是1987年正式投入使用的,投产第一年实现集装箱吞吐量8万箱,在那之前的一年只有2万箱。当时鹿特丹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鹿特丹港1985年一年的吞吐量是650万箱。有了这个比对,我们就觉得如果能干到100万箱,就很了不起了。

信网:从2万箱到8万箱,一下子涨了4倍的量,这个增长速度您想过吗?

许振超:真的是没想到改革开放之后生产效率的加速会这么快,这就让我觉得港口的生产效率和效益要提高,没有现代化的设备不行,没有技术精湛、技能过人的工人也不行。

信网:到什么时候就实现了年吞吐量100万箱的目标?

许振超:1996年,那一年集装箱公司的吞吐量就超过100万箱了,当时我们都开玩笑说这就可以退休了吧?其实在有了集装箱码头之后,来的船明显就多了,以前大多是跑韩日近洋的船,后来慢慢欧美航线也多了起来。为了解决泊位不足的问题,青岛港拿出三个八号码头的黄金泊位改建成了集装箱泊位,这样到90年代初期的时候,一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就达到三四十万箱了。

\

第三个十年:“一场技术练兵破了世界纪录”

许振超的一身技术是从当门机司机时就练出来的,也是凭着一身技术他成为了青岛港第一批桥吊司机。当码头上的现代化装卸设备多了起来,许振超和同事们深刻感受到只有先进的设备和卓越的技能才能带来效益的提升;也正因为有了这种认识,才有了后来的“振超效率”和一次次世界纪录的刷新。2003年4月27日,许振超和同事们以6小时27分钟的高速度,完成了“地中海阿莱西亚”全船3400个标准箱的装卸,创出了每小时单机效率70.3自然箱和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纪录,“振超效率”由此诞生。

许振超:来的船多了,但是泊位始终是有限的,所以来了船之后我们就要想办法尽快装卸,说到底就是效率决定吞吐量,而效率又是由技术技能决定的。劳动光荣是我们工人的共识,但我一直觉得高效和高质量的劳动才是光荣和伟大的。

信网:您的技术技能在青岛港一直都是数一数二的,从“一钩准”、“一钩净”到后来的无声响操作都在码头上进行了推广,到都来打破世界纪录都是水到渠成的吗?

许振超:练技术是很枯燥的,每天就那么几十个动作,每一个都要重复成千上万次。后来我们就想知道自己的生产水平到底是怎么样的,就查资料看世界上最高效的集装箱装卸速度有多快,想着搞一次过练兵。后来集团的领导知道了,就说如果能打破世界纪录,就用我的名字来命名这个港口品牌。

信网:想要打破世界纪录肯定不能只靠您一个人,当时大家都是什么样的工作状态?

许振超:我们这一代工人大多都是50年代出生的,受“大庆精神”的影响比较深。而且在改革开放之后,青岛港很注重员工福利,大家的生活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我们对这份工作也有很深厚的感情,像我当时每天都是哼着小曲去上班的,真的是特别喜欢这份工作。虽然在推行无声响操作的时候也有过非议,但我一直都坚持下来了。再者,集装箱公司是个技术密集型企业,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也很高,大家都就觉得自己是码头的主人,都有很高的工作积极性。

第四个十年:“码头的桥吊换了9代,我都玩遍了”

进入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十年,青岛港的变化日新月异。如今的青岛港,拥有行业领先的港口设施,建设了世界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45万吨级原油码头、可停靠2.1万标准箱船舶的集装箱码头、可停靠22.7万吨级邮轮的邮轮专用码头。码头的设备更新快,到现在的全自动无人码头已经是第9代桥吊设备了;每换一次设备,许振超都会亲自操作一遍,用他的话说自己把码头上的设备“玩遍了”。

许振超:我从小就有个梦想要当工程师,这个梦想就是在青岛港圆上的。1990年的时候我还是值班队长,加上我一共有三个值班队长通过了考试,在年底的表彰会上获得了工人技师的聘书。从1992年我成了队长,那个要管理队上六七十个人和十几个亿的资产。当时我心里就想,我是一个码头上的工人技师,就是应该把码头机械都玩遍了。

信网:包括您自己研究设备的技术难题,自己探索码头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也是出于一种“玩”的想法吗?

许振超:我就是喜欢这些,就是好这些。我们刚引入国外设备的时候,在操作中就会发现中外设备的不同,我作为一个码头工人不仅应该会操作这些设备,而且也应该能懂这些设备。不过当时这些设备都是英文的,我上学的时候学的是俄文,就只能买了本砖头厚 英文词典,一点一点慢慢学。到后来的“油改电”,

信网:到现在码头上的设备都是什么样子的,您都还是非常清楚的。

许振超:加上全自动无人码头,码头上的设备已经更新了9代了。除了无人码头我是参与了设计部分,其他的8代设备我都操作过了。每一代设备是什么性能,有哪些好处,有哪些要改进的我都清楚,这些都是在操作中发现的。发现问题之后,我们也会跟厂家沟通,等到下一代设备安装上以后,就会发现问题都是在逐渐改进的。

期待第五个十年:“再过十年,集装箱可能就在码头上满天飞了”

从197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年带来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许振超说,在这四十年里,他拥有了喜欢的工作,港口码头一天比一天更好、更先进;他拥有了幸福舒适的生活,从朝西北的只有9平方米的宿舍小屋搬进了南向能享受阳光的房子里;他感受到上班路上的变化,沙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路边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谁都无法想象,再过十年我们的生活还会发生哪些变化;谁都无法想象,再过十年在青岛港的码头上会出现什么样更先进的设备;可是,对于未来的十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份期待,有一份在心里描绘的图景。

许振超:我曾经说过自己当不了科学家,到现在我依然觉得工人和科学家是两个不同的职业。但是对码头上的技术创新来说,绝对是离不开一线工人的。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很快,懂技术很难,会创新更难,但是港口码头的发展离不开创新。

信网:现在要当一名码头上的一线工人,门槛也不低吧?

许振超:现在码头上都是80后和90后挑大梁,他们这一代人很可爱,既继承了老一代工人的精神,又能在工作上提供新的思路,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能很快调整好心态,这一点很难得。2011年的时候,我们一下子接了12个刚毕业的本科大学生,现在留下了的都已经成了码头上的骨干。

信网:您有没有想过等到改革开放五十年的时候,青岛港的码头是什么样子?

许振超:到那个时候集装箱就能在码头上满天飞了吧?这不是不可能实现的,你看现在我们的全自动无人码头,200多名员工就能顶1000个人的工作,所以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实现的。现在的无人码头虽然没有人,但还是没有改变以往传统的作业模式,还是桥吊放到车上,车再拉到堆场。现在的技术只是代替了人,但未来仅代替人是不够的,未来的码头上会出现我们看不到、听不到甚至想不到的事情,所以我说集装箱满天飞也不是不可能的。

采访当天,许振超穿了一身藏蓝色的夹克外套,这身衣服远远看去,跟青岛港员工的工作服是一样的。年近七旬,许振超的精神头却与他的年龄不相符,特别是说起码头上的一点一滴,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变化几乎不假思索便能脱口而出,说到激动处他会看向窗外,会指着矗立在海边的桥吊,愿意去分享他在青岛港数十年的经历。许振超说,他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参与者,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见证者;他毫不吝啬地夸奖着这四十年给普通百姓带来的生活红利,他说改革就是要符合老百姓的心意;他也用过来人智慧提点着未来可能发生的更进一步的改变,跟每个人一样期待着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

文/图 胡进宇 修相科 于晓

[来源:信网 编辑:齐东]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9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采编许可证:3712018002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