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市中心医院导管室护理团队:铅衣下的负重前行

2019-05-10 13:49:36
来源:信网
作者:丛黎
责任编辑:光影

信网5月10日讯 提起护士,身着白色护士服,头戴一顶燕尾帽,相信“白衣天使”的形象早已在大多数人心中落地生根。近日,信网(0532—80889431)走进青岛市中心医院导管室,见到了一群身穿20多斤铅衣,长期负重工作的资深护士们,大家都亲切地称之为“铅衣玫瑰”。这群从未停歇的幕后工作者,几乎不为人知,但他们却冒着自己受伤的危险守护着每位患者的生命。

\

来源:信网

24小时值班制 精兵个个能挑大梁

“导管室与其他科室的手术略有不同,主要以微创手术为主,通过桡动脉或股动脉进行穿刺后再运用导管到达患者身体病变部位,从而进行微创治疗,微创的好处就是创口小,恢复快。”导管室护士长崔银杰告诉信网,近年来,微创手术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也正是由于这种手术所具有的优势,受到了很多患者的青睐。

由于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一台台手术几乎不间断地进行着,少到1个半小时,多至4个小时,就是这种情况下,导管室平均每天都能完成15到20台的手术量,每月平均手术量达300多台。这样可观的数字是如何做到的呢?崔银杰给出了答案,与其他医院不同的是,他们的导管室一直实行24小时值班制,从早到晚的手术对他们来说已成常态。

信网了解到,导管室护理团队总共6人,且平均年龄都在45岁左右,年龄最大的一位护士近55岁,但这些资深老前辈们工作起来一点儿不输年轻人,人数虽不多,但凭借多年的从业经验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个个都能独当一面。

\

来源:信网

全程X线下工作 不被淘汰的都是“钢铁战士”

“我们科室最大的特点是护士们所有的操作必须在X光线下进行,众所周知,X线对人体是有伤害的,但只有在X线下我们才能看到这些导管、导丝是否到达病变部位,所以,这些医护们冒着自己受伤的风险去换取病患的健康。”崔银杰告诉信网,基于这种特殊的工作需要,唯一可以起到保护遮挡作用的就是护士们身着的那身铅衣,这身衣服看上去并没有明显不同,但实则重量可达二三十斤,因为这身衣服本就是由金属铅所制作而成的铅防护服,所以长时间的负重工作对于每位护士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和挑战。

“作为护士,他们基本上从早上上班开始直到下班,一整天都在负重工作,尤其是在抢救病患时,他们还需负重进行各种施救操作,一个手术下来,被铅衣裹住的身体几乎全都湿透。”信网从崔银杰口中了解到,这份工作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胜任,除了自身技能外,对于身体适应能力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护士们首先要对X线耐受,如果不耐受,身体就会出现白细胞下降,抵抗力降低,易患感冒且久不愈合的情况,所以这个岗位的淘汰性极大,最终能留下的都是“钢铁战士”。

\

来源:信网

\

来源:信网

高端智能化耗材管理 精通每项技能操作

在护士长的带领下,信网来到导管室的核心储备室,里面整齐摆放着护士们所需佩戴的铅衣,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防护设施应有尽有,崔银杰介绍,导管室的每位护士还必须掌握他们的智能耗材柜的使用:它采用指纹识别技术,由专人负责管理,每种耗材相对应的条形码都是唯一的,保障患者使用的耗材安全性,让患者更加安心、放心。

信网获知,青岛市中心医院是国家级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更是青岛首家,填补了青岛市胸痛治疗体系的空白。而导管室作为连接这两大中心的关键力量,这支精锐的护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依然勇敢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继续身着铅衣,负重前行!

信网记者 丛黎

[来源:信网 编辑:光影]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9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采编许可证:3712018002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