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5月10日讯 “嘀嘀嘀”这个声音正在这个安静的房间里平缓的有节奏的发出着,她们有的正在给孩子喂奶,有的则正在为孩子进药,有的正在哄睡。这个画面并非来自幼儿园,而是出现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那里的孩子由于疾病原因,暂时不能与父母团聚,所有的生活都交给了护士们全权负责,她们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照顾着每一个脆弱的小生命,为的不仅是让孩子们能够尽快康复,更为了在监护室门外那份日夜的等候。
24小时无间隙看顾 业务能力个个过硬
“患儿通常都是在六楼手术室做完手术后转到我们这儿,转到我们这里之后,孩子所有的病情、用药,包括日常生活都全交由我们护士负责。”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全贤洲告诉信网,由于刚做完手术,患儿身体上插着各种管道,多的甚至将近10种,这些管道的监测都需护士时时关注,如果有任何异常,她们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和施救。
信网了解到,由于病症本身的特殊性,对于患儿的每次进药量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且进药时需多种药物同时摄取,又因儿童患者本身就不同于成人患者,每次摄取的药量需得非常精确,通常都控制在每小时1毫升的速度,有的甚至更慢。如何能够合理控制好进药速度,这对护士的业务能力是个很大的考验。
与家长密切交流 最大程度还原患儿日常生活
“经常我早上上班就看到门外等候的家长,晚上下班他们还在这守着,他们其实真的很担心,因为里面的这个孩子几乎是他们所有的精神寄托。” 众所周知,重症监护室本就不能对外开放探视,为了能够保障患儿的休息和术后恢复,心脏中心重症监护室每天的探视时间仅有十分钟,剩下的几乎全天24小时都只能寄希望于护士团队的辛勤看顾。所以除去病症本身,如何能够尽可能还原孩子在家的生活习惯,让他们尽快适应,也更让家长放心,护士团队们为此的付出不言而喻。
信网从护士长全贤洲的口中了解到,每位患儿来到这里之前,他们都会和家长进行密切沟通,尽可能多地收集到孩子平日的生活习惯和需要。例如:孩子睡觉喜欢什么样的姿势,喜欢抱着什么样的玩具入睡,孩子多久吃一次奶,每次的喂奶量又是多少,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会尽可能地满足,以达到更为细致的照顾和看护。
“孩子本身做完手术身体就不舒服,如果我们没有了解清楚的话,加之生活习惯和环境与之前发生变化,很容易造成他的更多不适,也不利于手术后的恢复。”全贤洲表示,他们现在就想知道家长把孩子交给护士,自己见不到孩子的这段时间希望护士们怎样去做,希望孩子在监护室里面是一个怎样的状态,然后他们才能去一一落实到孩子身上,哪怕只是减少家长的一丝焦虑和担心,他们也会全力以赴。
忧家长所忧 用爱和责任守护希望
的确,作为家长,医院给到的医疗服务他们无需过多担心,但除此之外,孩子的生活也是家长关注的焦点所在。孩子是不是哭了。饿了。医护人员能不能看顾过来,会不会陪他们一起玩,这些才是他们内心一直揪着的最大原因。
虽然孩子身在医院,又在重症监护室,但这里的护士们更能懂得家长内心的那份渴望,看着这些刚来到人世,还没领会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孩子们,她们愿伸出双手,倾注所有的爱和关怀去保护着这些可爱的生命,守护着每个家庭的希望。
信网记者 丛黎
[来源:信网 编辑:芃芃]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