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0 11/05 16:07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秦璐
· 责编 ·
可可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信评论:应对“落款型”谣言 不能搞“一刀切”式辟谣

近日,少数微信朋友圈流传一张图片,显示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疫情尚未结束,病毒已经变异,传染性更强,潜伏期更长……”的信息。

11月5日,湖北省卫生计生宣传教育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号“健康湖北”发布辟谣消息,经核实,湖北省卫生健康委未发布以上消息,纯属谣言,请广大群众不信谣,不传谣,保持良好心态,关注官方公布的权威疫情防控知识,科学做好个人防护。

\

那么,图片是假,上面的内容又是否准确呢?

10月15日青岛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副院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中心主任、青岛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孙运波曾对“潜伏期长”的问题进行了解答,青岛港公司有一名无症状感染者从9月24号发现是阳性,10月14号发现临床相关症象,转为确诊病例,一般潜伏期是1到14天,但是潜伏期出现四周左右也有不少的报道,所以这个病人作为个案是可以接受的。

10月20日,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田保国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新冠病毒有变异,但是变异不大,属于正常范围的变异的积累,没有对疫苗研发造成实质性影响。

10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武汉市中医医院接受采访时表示,秋冬防疫不可松懈,需充分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复杂性。国内疫情虽以多点散发为主,但需警惕新冠肺炎与流感的叠加风险。此外,病毒已发生变异,传染性增强但毒性减弱,表现为无症状感染者越来越多,会给防控带来较大压力。

综上,网传图片是谣言无疑,认准官方公布的权威疫情动态还是一直要强调的问题。至于网传内容,“疫情尚未结束、病毒已经变异”皆有迹可循,“超长潜伏期”现象也仍属个例,公众对此不必过于紧张。此外,青岛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证据链,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冷冻条件可长期存活。相关部门坚决守住防境外疫情输入第一关,冷链运输已嵌入我们的生活,个人防控不容忽视,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这些有效的措施要继续坚持。

事实上,类似上述这种“落款型”谣言从来都不少见,造谣者通常都是把信息与权威机构或专家学者强行关联在一起,内容也多是由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断章取义而来。此时网友通常会因两点陷入转发谣言当中,一是看到“专家提醒”就无理由信任,二是谣言内容恰巧贴合自己的主观想法。“专家说”与真实表述是否匹配?信息是否会对更多人造成误导和恐慌?不负责任的谣言现场就这样演化出来了。

这无形中对辟谣工作的全面性和严谨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不少此类辟谣文章下的评论注意到,“那图片里说的到底是真是假”、“可是***就是***专家说过的话啊”......类似这种声音并不少见。都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怀疑的态度多了,可想而知辟谣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公信力的威慑还足以掩盖住谣言的洪水吗?

“一刀切”式辟谣不适用“落款型”谣言。很多时候,当事部门的一句“假的”,网民很可能不买账,也更可能难逃甩锅、敷衍了事的嫌疑。把“谣言”的组成拆分开来,逐一澄清,打消公众疑虑,还原内容的全部真假属性,才是最有力的压缩谣言发酵空间的辟谣手段。

信网评论员 秦璐

[来源:信网 编辑:可可]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