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1 01/12 20:24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顾青青
· 责编 ·
光影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市政协委员贺志宝:影视产业发展需抓好“青岛出品“

信网1月11日讯 “近几年,电影《流浪地球》、《疯狂外星人》、《一出好戏》等电影上映后取得了不菲的票房成绩,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但看似青岛的电影作品实际上是外地公司在青岛取景拍摄的,业内称之为“青岛制造”。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黄海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董事长贺志宝认为打着“青岛制作”旗号的外地作品,实际并没有为青岛带来实质性的经济效益。只有切实抓好“青岛出品”的影视作品,才是青岛影视产业大发展的根本所在。

\
(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黄海影视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董事长贺志宝 来源:政协委员)

“青岛制造”电影作品并非“青岛出品”

“青岛制造”的电影作品因为没有青岛公司参与,所以这些电影所得税收都贡献给了外地公司注册地,对于青岛而言没有得到任何经济收益。”青岛市政协委员贺志宝接受信网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以来,青岛市先后出台了几部关于促进青岛市影视产业发展的文件。“经过五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些文件实际上是为东方影都招商而指定的,很多国内外大公司冲着享受这个政策之目的纷纷来到青岛拍摄影视剧,他们的作品上映播出后拿走了青岛市不少扶持资金,挣得是盆满钵满。但是,青岛本地影视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影视项目的投资数额达不到扶持政策标准,只能望而兴叹。导致本土影视创作呈现下滑状态,“青岛出品”作品寥寥无几,2019年竟然为零。”

青岛政协委员贺志宝认为,归根结度这与青岛的政策导向、资金扶持有着直接关系。

青岛影视产业发展需切实抓好“青岛出品”

上海市自2014年以来,每年财政投入2亿元用于支持本地影视产业发展,6年来累计兑现奖励扶持资金10亿元,优秀影视作品数量十倍增长。“而同期我市市区两级用于影视产业发展的资金仅有5000余万元,且都扶持了外地影视企业,青岛本地影视公司没有拿到政府一分钱的扶持资金。”

青岛政协委员贺志宝认为,“高标准”自然好,但也应该因地制宜,过高的门槛会导致本地影视产业的萎缩。“《流浪地球》等电影作品只是打着“青岛制作”旗号的外地作品,没有为青岛带来实质性的经济效益。青岛只有切实抓好“青岛出品”的影视作品,才是青岛影视产业大发展的根本所在。”

抓好“青岛出品”需三步走

尽快出台专门扶持本地影视企业影视政策。审时度势,降低门槛,认真借鉴其他城市接地气的影视扶持政策,出台具有青岛特色的影视扶持政策,加大青岛本地主旋律题材、接地气故事影视剧的创作扶持力度,下大力抓好“青岛出品”影视作品的创作。

着力培育支持影视骨干企业。从本地影视企业中筛选出5至10家注册时间长、影视作品多、获奖档次高、纳税贡献大、发展前景好的民营企业重点培育,优先支持,对于这些骨干企业已经获得国家批准立项的青岛题材主旋律电影、电视剧项目给予大力扶持,形成政府企业共同拍摄“青岛出品”的精品影视作品。

扶持政策视作品类型区别对待。影视作品分为主旋律公益性和商业盈利性两种,对于反映青岛题材故事的主旋律影视剧,实行拍摄前资金扶持和上映(播出)后奖励相结合的政策,对于商业性影视剧则采取上映(播出)后奖励补贴政策。

“对于已经拿到拍摄许可证的主旋律影视剧项目,政府可待制片方与项目主创人员(导演、男女主演)签署合作协议后,与制片方签署项目扶持合同,明确开机时间和上映时间,制定违约责任和监督条款,先给予该项目前期拍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扶持资金,支持项目启动拍摄。

对于已经完成拍摄获得发行(播出)许可证的商业性影视剧项目,政府可与制片方签署扶持合同,给予一定数额的宣传发行费扶持资金,支持完成电影作品进入院线上映,电视剧能在电视台播出,解决影视剧拍摄完成后无宣发资金的问题。”青岛市政协委员贺志宝建议道。

信网记者 顾青青

[来源:信网 编辑:光影]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