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1 01/13 09:08
· 来源 ·
信网
· 责编 ·
古德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2021年青岛市办实事90问 这些和你的生活息息相关

信网1月13日讯 青岛市政府办公厅2021年1月发布,2021年青岛市办实事90问,包含十个方面。

第一件:做好就业创业保障方面

1.政府对灵活就业人员能够提供哪些服务?

答:2021年我市将创建灵活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全市灵活就业岗位信息库、人员信息库和线上求职招聘平台即“两库一平台”,动态发布灵活就业供求信息,为用人单位和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劳动用工余缺调剂、共享员工等服务。

此外,针对经本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和离校2年内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按照“先缴后补”的原则,按规定期限给予其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2/3的社会保险补贴。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就业技能培训补贴合格后,按照级别工种给予相应的职业培训补贴。探索实施灵活就业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险制度,符合条件的将可享受灵活就业人员商业综合保险政策。

2.在青创业可享受哪些政策性扶持?

答:在青岛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事务所等创业实体,取得营业执照等有效资质,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可以申领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标准为1万元。其中,对创办小微企业的创业者,补贴标准提高到1.2万元;对小微企业吸纳就业3人及以上(不含创业者本人)且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6个月及以上的,补贴标准提高到3万元。

符合一次性创业补贴申领条件人员创办的创业实体(不含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派遣机构),招用符合条件的人员,可申领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根据申领补贴时招用符合条件人员的岗位数量,按每个岗位2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

从事个体经营的,可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合伙创业或组织起来共同创业,且合伙人、组织成员符合借款人条件的,按照每名符合条件人员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标准,可申请最高6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创办其他各类创业实体的,根据吸纳就业情况可申请最高6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创办小微企业符合条件的可以申请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3.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将面向哪些重点群体和领域开展?

答:我市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将直面“两个重点”,切实为促进全市实现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领先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直面重点群体:大力实施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鼓励各类企业成立职工培训中心,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鼓励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社会培训机构,面向民营和小微企业职工开展各类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强化就业困难人员、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将培训合格证纳入补贴范围,提高劳动者参训积极性;探索在职业院校实施“毕业证书+若干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大力实施劳动预备制培训,提高新成长劳动力技能水平。

直面重点领域:面向重点产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接15个攻势和“956”产业体系,完善发布紧缺急需专业和职业(工种)目录、一般性职业技能培训目录、劳动者培训需求目录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目录,引导培训资源聚焦需求开展培训;大力开展工业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康养服务等重点产业技能培训;支持高危行业领域开展安全技能提升培训,对取得相关特种作业操作证书的,按规定给予补贴。

4.完成“引才聚才25万人”的目标将采取那些措施?

答:2021年,我市将创新开展招才引智工作,围绕以下几方面为城市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是组织落实人才政策,聚焦实施十五大攻势、十三条产业链等对人才的需求,出台产才融合发展政策。围绕重点产业人才需求,持续深化与海内外高校联系,继续开展“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招才引智名校行”等更具针对性的引才活动。聚力举办第二十一届“蓝洽会”,统筹推进“蓝创微云”双创服务生态圈建设,加快高端人才、项目、产业在青汇聚。创新举办国际人力资源高峰会,搭建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业领域节会平台。开展“万名海归精英聚青行动”“百万校友资智回青行动”等活动,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青创新创业发展。二是抓好人力资源市场培育,出台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引进培育发展人力资源服务品牌企业。成立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联盟。完善引才中介“红娘”奖励政策。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开展“人才驿站”“乡村人才振兴人才配置”试点,全面推开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三是抓好人才服务体系构建,搭建税学医房“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研究探索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科研奖励等用于科研人员分配办法。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出台鼓励博士后人才创新创业的奖励办法,打造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高端赛事。加快优质特色专家工作站建设。深化青岛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园(院士智谷)建设。创建新领域专家协作联盟。

5.农民技能培训主要是包括哪些内容?

答:农民技能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专业技能培训,主要开展关键技术、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农业机械化技术等培训;二是经营管理培训,主要开展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流通、电子商务等培训;三是安全生产培训,主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安全用药、农机安全使用等培训;四是公共知识培训,主要开展法律政策、职业道德、创新创业、信息技术等培训。

6.技能培训对于广大农民提升技能、提高收入能起到怎样的帮助?

答:围绕乡村五个振兴,以新政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装备为主要内容,开展生态文明、安全生产、市场营销、质量提升、畜禽养殖、疫病防控、农机农艺等分类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政策意识、安全生产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关键技术培训,解决农民生产中实际问题,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发挥积极作用,产量和质量的提升决定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7.怎样使培训的技能更加符合广大农民的需求?

答:一是围绕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经营管理、安全生产和公共知识,各区市农民技能培训实行生态文明、安全生产、市场营销、质量提升、畜禽养殖、疫病防控、农机农艺、电子商务等分类培训,农民根据自己的需求报名参加相应内容培训,有效保证培训针对性。二是各区市积极开展培训后的跟踪服务,对农民实际需求及时提供培训,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各区市采取就近培训方式,大多将农民培训做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培训基地上,农民可就近参加培训。将农民培训建立在产业链上,提高了农民的参与度和培训针对性,可更好满足广大农民培训需求。

8.共享“职工之家”在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中的定位是什么?

答:建设新时代区域共享“职工之家”是市总工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聚焦破解我市基层工会职工之家覆盖不到、覆盖不全和建起来却没有转起来活起来等难题,本着平等互利、资源共享的原则,实现职工都有就近可享有的活动场地的建设模式,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为推进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发挥工会作用。主要以做强服务职工特色阵地为原则,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依托镇街、社区、村居、楼宇、商圈等服务中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职工之家和职工服务驿站,倾力打造涵盖“1个主体职工之家、N个辅助职工之家、十五分钟服务圈”的新时代区域共享“职工之家”,让广大职工能够就近、便捷、高效地得到工会组织的各种服务,打通服务职工的“最后一公里”。自2021年起,力争经过三年努力,全市打造300个以上新时代区域共享“职工之家”,为青岛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社会治理新格局作出贡献。

9.职工书屋的标准是什么?

答:职工书屋是工会为职工搭建的学习交流平台,是工会开展的一项重要文化工程、公益工程。市总工会将紧紧围绕青岛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面向一线职工、农民工工作和居住相对集中的基层企业、工业园区和重点建设项目工地在职工身边建设职工书屋,建立多级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分自建自评、申报验收、配书授牌等三个阶段,按照有专用场地、管理有制度、使用有计划、阅读有组织、学习有成果、藏书有更新、日常有人管、定期有活动、活动有特色、长期有作用的“十有”标准建设职工书屋,每个书屋藏书(含报刊)量不低于500册,并具有向职工提供数字阅读服务的功能,多形式、多渠道满足广大职工便捷化的阅读需求。

10.改造后的市工人文化宫能够为职工群众提供哪些服务项目?

答:劳模工匠展示馆、工人运动纪念馆、劳动主题公园、工人剧场建成后将会面向全市职工群众开放。定期在工人剧场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开设职工周末主题影院,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工人运动纪念馆和劳模工匠展示馆将向广大职工群众展示工人阶级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及劳模工匠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成为宣传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三种精神教育的主阵地。劳动主题公园将定期举办“劳动者之歌•共同的家园”文艺演出、职工节日猜灯谜及法律咨询、义诊等志愿者活动,丰富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并提供各类便民服务。职工实训基地包括网络直播实训、智能制造实训、无人机操纵实训、智能VR实训、茶艺实训,紧跟时代步伐,对职工群众进行多样化的岗位技能培训,提升职工技能素质,促进职工就业创业。

第二件:推动教育扩优提质方面

11.开工建设中小学和幼儿园50所将如何组成?

答:20所幼儿园主要以新建项目为主,可以进一步增加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园的需求;30所中小学基本是新建、改扩建项目各一半,更加注重提升现有学校硬件设施水平、增强学位供给能力,有效缓解热点区域就学压力。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均在各区市具备典型性、示范性,市办实事的列入,将得到区市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将进一步明确各学段教育资源配置责任主体,有效完善教育设施建设机制,提高建设标准,为教育硬件资源的优质均衡奠定良好基础。

12.5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项目何时能够投入使用?

答:目前5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项目具体情况不同,有的扩建项目小到1500平方米,有的新建项目大到3万余平方米,而且有的改扩建项目涉及在确保正常上课前提下施工的问题,整体建设情况比较复杂,建设时间不尽相同。根据经验,校舍建设项目周期一般为一年半至两年,目前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正全力推进各建设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工作,确保完成今年全部开工建设的任务,同时将对学校建设项目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全项目完工后必须通过各级部门严格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

13.为什么对全市212所农村小规模中小学校食堂实施运行补助?

答:经过六年的市办实事项目--青岛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工作的完成,全市已建成1039所标准化食堂,学校食堂覆盖率已高达94%,在校就餐人数约94万,学校食堂覆盖率、在校就餐率均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目前,全市中小学校标准化食堂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但受运行成本制约学生营养午餐标准不一,城区与农村差距加大,特别是300人以下农村小规模中小学校食堂运行成本高,工人工资占比较大,影响学生午餐质量提升。通过对全市212所农村小规模中小学校食堂实施运行补助,将解决学校食堂运行成本高的实际困难,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营养状况,提升学生就餐质量。项目实施将累计投入资金约1500余万元,惠及约3.4万农村中小学生。

14.212所农村小规模中小学校食堂具体指哪一部分学校?

答:212所农村小规模中小学校食堂涉及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五个区市300人以下的农村小规模中小学校食堂。

15.抓好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在提升“软件”设施和教学水平,进一步平衡教育资源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近年来,为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市政府连续4年将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纳入市办实事项目,教育设施建设投入规模、教育基本保障能力均得到大幅度提升。在硬件建设的同时,围绕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教育局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优质教育资源集团化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缩小教育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校际差距,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快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集团化办学的意见》,明确集团化办学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基本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措施。以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坚持教育公益性主体地位为基本原则,以办学模式多样化、内容特色化、管理现代化、效益最大化为基本目标,创新“1+N+X”基本模式,整合社会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增加优质学位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前,全市共组建65个教育集团,其中局属学校组建11个教育集团,各教育集团在教研、教学等方面强化统筹共享,实现典型引领带动、整体联动提升。

二是开展义务教育实验校建设。制定《青岛市义务教育学段实验学校实验方案》,在全市义务教育学段遴选34所学校,围绕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特色发展、精致管理、品质立校等方面开展改革实验,以实验校建设推动不同区域、不同学段间学校的组团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平衡、普及。目前,已组建青岛市小学、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正逐步推动区(市)市级实验学校牵头成立本区(市)级实验学校教育集团。

三是实施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建设。在全市普通中小学启动高水平现代化学校建设,从办学思想、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制度建设、课程实施、素质培养等方面提高学校现代化水平,推进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和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目前,全市90%普通中小学达到高水平现代化学校标准。在全市范围内推动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组织城乡学校结对捆绑发展。持续加大农村地区教师培训力度,落实对农村及偏远艰苦地区教师的支持措施,为教育均衡发展创造有力条件。

第三件: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方面

16.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主要涉及哪些区市,怎样计划的?

答:2021年全市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共计77个项目,涉及216个小区,惠及居民7.1万户,涵盖全市7区3市。目前,各区市主要对计划实施项目进行实施方案编制、征求居民意见等工作,下一步将陆续开展实施方案修改完善、方案设计、项目立项、招投标等工作,力争尽快开工。

17.老旧小区改造个人需要出资吗?

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23号),老旧小区改造结合“共同缔造”的理念,围绕改善居民群众生活环境,坚持“政府主导、业主参与、社会支持、企业介入”的原则,通过居民合理出资、政府给予支持、管线单位和原产权单位积极支持、社会力量以市场化方式参与、金融机构以可持续方式支持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对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由街道协调业委会自行确定小区管理方式,引导业主自觉缴纳物业费,才能确保不断巩固改造成果。

18.老旧小区改造具体包含哪些改造内容?

答:结合小区实际主要进行小区内道路、水、电、暖、气、热、安防、照明等基础类改造;因地制宜进行小区物业用房、党建用房增设、建筑节能改造、无障碍设施建设,有条件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完善类改造;小区内配套养老抚幼、社区食堂等服务设施的建设提升类改造。

19.在提升节能保暖改造质量和效果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2021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在以往工作经验基础上,按照“质量效果做加法,问题投诉做减法”的原则,进一步细化完善监管措施,加强施工环节的监管,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1)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管控。一是借力专业机构,开展质量抽检。对出现问题的,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大抽检频次和数量。问题严重的,进行信用惩治并予以曝光。二是压实属地管理,加强执法力度。督促区市主管部门慎重择优选取实施企业,切实抓好辖区内工程项目的监管,对市民的问题投诉建立台账,及时处理,确保结果群众认可。市区联动,共同做好施工质量和安全监管,重点检查施工过程中执行渗漏、开裂防控相关标准规范情况。对存在问题的,运用预警约谈、信用考核、通报批评等手段促进整改落实。四是改造前摸底了解建筑物存在的渗漏、脱皮等房屋病害情况,有针对性的拿出改造方案,经专家论证后组织实施。五是组织开展施工工艺和质量安全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2)营造共建共治的社会氛围。一是规范现场信息公示,改造施工前,通过设置施工标识牌、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将工程参建各方资料、施工标准和规范,以及保修规定等内容向居民进行公示公开。二是建立社区监督员制度,由居委会选派社区居民担任质量监督员,全程跟踪节能改造施工,近距离、全方位监督施工标准和规范的落实。三是推行保修卡制度,改造完成后,项目实施单位向居民发放项目保修卡,注明保修范围、期限和维修联系方式,畅通维保渠道。

20.节能保暖改造对市民有哪些好处?

答:通过改造,冬季室温可提高大约3-5度,夏季降低1-3度,冬暖夏凉感觉明显,居住舒适度获得大幅提升;解决了因冬季室内外温差过大造成的外墙内侧结露、霉变等问题,建筑品质得以有效改善;降低采暖燃煤消耗,减少碳排放,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

21.如何办理节能保暖改造相关手续?

答:我市节能保暖改造实行属地化管理。办理流程如下:

第一步:有意改造的住宅小区(片区),由业主委员会或居委会全面征求居民改造意愿;

第二步:同意改造的业主户数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经所属街道确认后提交到区级主管部门;

第三步:根据市级计划并统筹考虑居民意愿、建设年代、老旧小区改造和财力状况等情况,进行审核确认;

第四步:经确认后,由区级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22.还没做节能保暖改造的老楼什么时候能安排上计划?

答:近年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积极稳步推进节能保暖工程,深受广大市民欢迎。虽然不断增加工作投入,但考虑到我市老旧建筑存量多、资金需求大等实际情况,节能保暖工程需要逐年安排计划,逐步实施改造,统筹长期推进,请市民对此予以理解。按规定,节能改造工程实行属地管理。即各区市政府负责本区域内改造范围和时间的确认、组织实施、过程监管等,有意安装外墙保温的市民,可通过街道社区向当地政府咨询。

23.住房保障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哪些做法?

答:一是住宅用地优先配建公共租赁住房。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将优质地块优先用于实物配建公共租赁住房。二是积极盘活存量用房。利用剩余安置住房及改造棚改腾空房屋作为公共租赁住房,督导各区市尽快确定改造方案,按规定提报消防和建筑抗震主管部门审批。三是完善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规范和绩效考核机制。对公租房运营管理服务规范进一步修改完善,加大对公租房运营承接主体的绩效考评力度,提升公租房承租家庭满意度。四是健全住房保障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水平。将政府投资建设公租房运营管理的租金收缴、绩效考评、房源管理、房屋维修等工作,纳入公租房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网上监管。进一步完善保障性住房资格申请、复核、租金缴纳网上办理工作,切实提高住房保障便民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24.什么样的项目可以进行城市空间微更新?

答:城市空间微更新的项目类型广泛,主要面向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比如:社区闲置空间、桥下空间、品质较差的城市边角空间、市政道路空间的箱体杆件等,也可结合特色街区提升等项目统筹开展。微更新项目类型主要包括公共及半公共空间类的社区绿地广场、街道空间、慢行道、交通节点、居民楼道空间等;公共服务设施类的老年服务设施、幼儿娱乐设施、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停车位等;环境艺术小品类的街道家具、雕塑、小品、构筑物、围墙、标识等。微更新项目一般不涉及用地规划调整。

25.城市空间微更新项目规模一般多大?

答:城市空间微更新项目一般不大,主要突出小而精的特点,通过精细化设计改造保留历史文脉,突出鲜明特色,提升环境品质,便利居民生活。小到一面挡土墙、一个破旧门洞都可以进行微更新,为市民带来“小确幸”的体验感。

第四件:优化交通出行环境方面

26.多目标雷达交通流采集设备以及交通信号机升级在交通控制中发挥什么作用?

答:多目标雷达交通流采集设备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路口每个车道交通流量、速度、排队长度等交通信息的实时采集,输入至升级后的交通信号机进行实时交通数据分析计算,从而实现路口各个通行方向交通信号放行时间自动调整,避免平、低峰时期采用固定交通信号配时造成的绿灯损失,减少路口车辆、行人的无效等待时间,提高市民出行体验和满意度。

27.结合智慧交通设施建设等措施,大货车违法整治工作能够得到哪些提升?

答:一是通过大货车闯红灯系统建设,提升对大货车闯红灯、不按导向车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治理水平,降低大货车违法通行引发的交通安全风险和恶性交通事故发生概率;二是通过大货车闯禁行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大货车违法驶入市南、市北、李沧三区禁行路段交通违法行为的执法取证设备,提升对大货车的动态管控能力,有助于实现“减量控大”工作目标,提高市区交通安全水平和市民满意度。

28.为什么青岛市区部分路段在强降雨期间容易积水?

答:作为海滨丘陵城市,青岛山地约占总面积的15.5%,丘陵占25.1%。市内三区有浮山、太平山、青岛山、信号山、鱼山等,坡路较多,每逢汛期遇中到大雨时,雨水顺势迅速流向低洼处,排水设施收水不及,造成暂时的存水。且沿海区域和河道入海口两侧区域排水直接受海潮和风暴潮影响,尤其是遭遇天文大潮时,海水顶托严重,排海口和排河口淹没出流,无法正常排水,造成积水。特别是沿海铁路桥位置,桥下道路标高较低,部分位置甚至低于海平面,只能强排积水。

29.通过今年的城区积水点改造能够达到什么标准?

答:根据国家《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2016年版)》、《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规定,青岛市城市防内涝设计标准为50年设计重现期,今年的城区积水点改造工作的目的就是按照上述规范达到相关标准,即发生50年一遇的降雨时,在降雨过程中或降雨停止后30分钟内道路中一条车行道的积水深度不超过15cm,或居民住宅和工商业建筑物的底层不进水。在符合相关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市区道路汛期安全通行能力,为确保交通顺畅,提高市民出行安全性和便利度提供保障。

30.我市路灯照明设施的建设管理体制是怎么样的?

答:目前,全市现有路灯照明设施约19万基,市内三区6.7万基,大部分为高压钠灯和LED灯。路灯设施是随着道路的新建、改建、扩建同步进行配套建设,建成验收后再移交管理部门。其中,市内三区路灯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路灯管理处负责,其他区市实行属地化管理。

31.市区建设2处公交场站可解决什么问题?

答:2021年市区2处公交场站项目建成后,有助于周边公交线网优化调整,可有效解决部分区域公交车辆占路停放造成的交通拥堵,完善公交配套设施,增加公交服务功能,改善公交形象,进一步提升公交服务质量,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

32.优化调整80条公交线路,重点解决哪些区域出行难问题?

答:根据地铁线路开通和新机场转场时间,结合新建小区市民出行需求、市区步行街改造、公交与地铁衔接需求,2021年拟优化调整公交线路80条,适时迁改公交站点,重点解决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等部分热点难点区域公交出行问题,提高常规公交与地铁线路换乘衔接效率,满足市民更加便利、经济、高效的出行需求。

第五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方面

33.个人商业健康补充保险与其他商业健康保险有何不同?

答:个人商业健康补充保险是政府引导支持,商业保险公司承办,按照商业化运作的补充型医疗保险项目。作为一种普惠型的商业健康保险,与其他商业保险相比具有较大不同。一是在运行模式上,坚持由政府引导、商保公司参与,发挥好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为人民群众打造一款普惠性质的保险产品,投保便捷、保费适宜、保障内容合理,发挥更有针对性的保障作用。二是在覆盖范围上,努力拓展参保条件,对参保人的年龄、健康状况条件适当放宽,减少参保限制条件,让更多的市民可以参加保险,体现普惠性。三是在待遇保障上,坚持与社会医疗保险有效衔接,根据我市社会医疗保险的待遇水平与运行情况,做到其保险待遇与我市社会医疗保险待遇紧密衔接,在经医保报销后进一步保障参保人医疗待遇,体现保险的青岛特色。四是在资金来源上,允许利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为自己、为近亲属购买,既“活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又减轻投保负担。五是服务模式上,坚持“一口受理”,从投保到理赔等各个环节努力实现一个端口办结,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共同发力,为投保人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

34.农村护理保险提升计划实施后,参保农村居民将可以享受哪些具体照护服务?

答:2021年我市实施农村护理保险提升计划,初步解决了居民长护险资金来源问题,为居民长护险持续稳健运行提供了较好资金支撑。农村的失能失智人员也可以像城里的退休职工一样可以享受更好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增加了生活照料、功能维护(康复训练)、精神慰藉等多样化的照护服务待遇。农村重度失能失智人员均可根据个人意愿和政策规定申请享受相应的服务。

35.如何确保农村护理保险提升计划照护服务落实?

答:为了确保照护服务落地,政府部门主要抓好三件事。一是加大区市护理服务机构培育力度,提质增量。大力支持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护理保险服务,特别是在经济基础较好和医疗护理服务人才资源较多的区域,大力鼓励扶持不同主体和服务模式的民营护理服务机构发展。支持社区嵌入式小微型养老护理服务机构发展,鼓励民营护理服务机构深入街道(镇)和乡村社区开展护理服务。二是加大乡村照护服务人才培训。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乡村地区护理保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开展妇女照护技能培训为抓手,扩大乡村优质照护服务资源供给,补齐乡村照护服务的短板和弱项,促进乡村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做好照护需求评估工作,通过引入商保公司参与长护险经办服务,综合评估,出具评估结论,为参保人合理享受照护待遇提供依据。

36.完善在岗乡村医生社会保障政策当中,哪些用人单位与乡村医生签订劳动合同?

答:由区市自行确定在岗乡村医生签订企业用工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区市可按照有关规定选择包括镇街卫生院、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区市人力资源公司在内的人事代理企业等作为用人单位,同乡村医生签订企业用工劳动合同。

37.提升乡村医生待遇水平和业务能力方面有何综合考虑?

答:提升乡村医生待遇水平和业务能力是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青岛市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全市乡村医生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联合省内医学专科学校率先在全省启动乡村医生合同制管理和定向培养。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将乡村医生基本药物补助标准提高一倍达到每月1000元以上,落实老年乡村医生补助政策,累计向1.9万老年乡村医生发放生活补助4.9亿元。开展首届岛城基层名医评选,有50名医生获得岛城基层名医称号。下一步,除了完善在岗乡村医生社会保障政策,我们还将从机构管理、人才引进、激励机制、保障待遇等方面,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的待遇和能力。

一是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由区市级统筹管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卫生人才采取“区市聘镇用”管理机制,乡村医生实行“区市管镇聘村用”。科学核定和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和岗位。补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空编,原则上有编即补,以区市为单位空编率不超过5%。

二是完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完善人员招聘办法,落实医学生订单定向培养。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及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出台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与引进的政策或办法,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

三是强化基层卫生人才激励机制。指导区市出台实行职称评审岗位倾斜政策、完善基层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并保证政策落地。建立优秀基层卫生人才激励制度,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设置首席全科医师和首席基本公卫医师,完善评选首席全科医师和首席基本公共卫生医师办法。

四是稳定优化乡村医生队伍。落实经费保障,强化区市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保障责任。以区市为单位按照服务人口1-1.5‰配备乡村医生,每个中心村卫生室 3-5 人配备,至少配备女性乡村医生1名,新进乡村医生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或全日制医学专业专科以上学历。鼓励区市财政设立中心村卫生室运行补助和乡村医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补助经费。

38.如何保证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中科普作品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答:进入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中的健康科普作品,均应由具有医疗卫生专业相应资质的专家或机构提供,并经过专业人员审核后,方可对外发布使用,确保相关信息科学、准确、专业。

39.使用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需要交费吗?

答:健康青岛科普资源库是面向全社会免费开放的健康科普平台,供社会公众学习、查询使用。所有科普资源均可免费阅读、转发,但不能随意篡改内容,且只能用于公益传播,严禁任何商业用途。

40.目前献血屋建设情况如何,未来将有什么规划?

答:随着我市医疗资源的不断扩张,青岛市临床用血量逐年增长,其中70%来自街头无偿献血。为了给市民提供一个更加便利、舒适、安全的献血环境,满足临床日益增长的用血需求,2020年增设和更新献血屋被纳入了市办实事,在全市增设献血屋5个,更新献血屋4个;2021年计划再增设献血屋3个,更新献血屋1个,到2021年底全市将达到20个献血屋。增设和更新献血屋将逐步建成以血站为中心,辐射三市七区的献血屋网络。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全市献血屋智能化管理,全面打造半小时爱心献血圈。献血屋的合理布局,将提高血站的临床供血能力和综合服务保障能力,为采供血工作提供便捷、舒适、卫生的献血条件,保障全市用血安全。

41.献血屋是如何选址的?

答:献血屋的选址需要经过多方位的考察,同时也需要区市政府,规划、城管、街道、商圈等多部门的协调配合。献血屋主要是根据人口流量、人口密度、年献血人次、服务区域及交通便利等情况来规划设置,由青岛市中心血站统一管理。

42.加强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对市民有什么意义?

答:实施此项目,可以提升我市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及受灾群众和救援队伍的后勤保障能力,推进我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在现场开展调度指挥、医疗救援、转运、及后勤保障,对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挽回财产和生命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43.加强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都有哪些内容?

答:项目包含紧急医学救援特种车辆、现场救援物资装备两部分,具备现场紧急医疗救援、后勤保障两大功能,实现医疗救援标准化,装备专业化、集成化、模块化,管理单元化,工作流程化,能完成检伤分类、现场急救及急救转运等应急救援任务。

紧急医学救援特种车辆包括调度指挥车辆一辆,实现与各级指挥中心信息互联互通,提高突发事件的现场通讯指挥能力;物资运输车一辆,含车载发电储油装备模块、野战生活餐饮装备模块,满足应急救援野外工作物资运输、所需用电和后勤保障需求,提高我市重大灾情的后勤保障能力。现场医学救援物资装备包括紧急医学救援现场救治设备和野战充气帐篷,主要用于在突发事件现场开展初步诊断、救治、搬运及后勤支持,充气帐篷作为分诊、病区、通道和医疗救援人员宿营等功能。

44.提升全民紧急医学救援基本能力方面有何具体计划?

答:一是增配特种应急医疗救援装备,补齐应急救援短板。为市急救中心配备紧急医学救援特种车辆、现场救援物资装备,实现医疗救援装备专业化、集成化、模块化。

二是开展培训演练。提升紧急医学救援队伍的特种应急医疗救援装备使用能力,提高复杂条件下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能力,保障市民生命安全。

三是开展与周边地市的应急联动合作。进一步完善跨区域应急联动合作机制,共同提高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四是促进宣传和社会参与。大力促进紧急医学救援知识普及,不断提升紧急医学救援在全民中的知晓度,提升全民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他救能力。

45.为什么要为犬只接种狂犬病疫苗?

答:狂犬病是一种病死率为100%的人畜共患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定期注射狂犬病疫苗是控制和消灭狂犬病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且只有一个地区70%以上的犬类进行持续有效的狂犬病免疫,才能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阻止狂犬病病毒扩散和传播。因此,市民在关注自家犬只免疫的同时,也应该关注身边其他犬只是否免疫。

46.被犬猫咬伤、抓伤,应该如何正确操作?

答:被犬猫抓伤或咬伤后,要先用流水或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以上,再用碘酊或75%酒精消毒数次,然后尽快到医院或疾控部门注射狂犬病疫苗。

47.为犬只注射电子标识(芯片)有什么用,会对犬只造成伤害吗?

答:电子标识(芯片)是犬只的“电子身份证”,可以通过扫描电子标识(芯片),确定犬只及养犬人的信息,用科技手段帮助丢失犬只回家。注射电子标识(芯片)对犬只并无任何伤害,只要做好相关注意事项,并无任何不良反应。

第六件: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方面

48.我市在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混收混运方面有哪些举措?

答:为进一步健全分类收运体系。我市按照主色调统一、标识统一、车桶统一的“三统一”原则,配置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车辆784辆,打造分类收运线路线729条,另有127座垃圾收集站开展分类收运作业。市区建成可回收物分拣中心92处、有害垃圾归集点8处,大件垃圾预处理设施8处,各类生活垃圾具备了分类暂存、分类运输的条件。

目前我市垃圾分类的设施配置、作业管理水平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后续将按照成熟一条推广一条的原则,继续持续完善分类收运线路,并加强环卫作业人员的培训,严格分类收集和运输,也欢迎广大群众对垃圾收集运输工作进行监督。下一步,将从提高投放桶点合格率、打击混装混运、明确分类收运、严格分类处置等环节入手,建立起全链条、无缝隙、高标准的垃圾分类处置体系。

49.居民小区垃圾分类箱配置情况如何?

答:配套和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设施是居民做好分类投放的基础性工作,关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实效。2020年,城市管理部门牢固树立“为人民管理城市”工作理念,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城市品质改善提升攻势的工作部署,实现了对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的全覆盖,保障了市民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基本需求。

按照“四桶三栏二员一账”工作标准,每个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居民小区设置四分类收集容器、设置生活垃圾分类“三栏”(公示栏、宣传栏、指示栏)、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和分类指导员职责、建立垃圾分类工作台账。目前共计设置垃圾分类投放桶点2.4万余个,其中四分类投放桶点5400余处,100余个小区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市区64个街道全部创建为达标街道。

下一步,将持续规范垃圾桶的设置和管理,逐步探索实施垃圾桶“撤桶并点”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通过完善垃圾分类指示栏(牌),增加分类指导员上岗数量,规范垃圾桶设置,加强对居民投放指导,促进居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同时,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做法,鼓励在有条件的区域通过撤桶并点等措施,逐步减少垃圾收集点,进行更优化的桶点设置。

50.农村厨余垃圾如何实现就近就地处理?

答:厨余垃圾是环境一个重要污染源,特别是到了夏季高温时,腐烂变质快,容易产生大量渗滤水以及恶臭气体,滋生蚊虫、苍蝇、细菌,对环境卫生造成较大影响,危害人体健康和传播疾病。同时,厨余垃圾堆放时产生的下渗液进入到污水处理系统,会加重污水处理厂的负担,增加运行成本。将农村厨余垃圾运输到城市集中处理,增加运输成本,同时沿途撒漏、尾气排放等又成为新的污染源。为解决这一难题,2020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全面启动镇级垃圾终端处置站建设,13个镇级生活垃圾终端处置站建设完工,2021年还计划新增10处镇级处理终端。

51.2021年承包土地进行造林是否可以继续领到造林补贴?

答:根据《关于实施“绿满青岛”国土绿化行动的意见》(青政发〔2018〕10号)文件,2018-2020年按规定实施造林符合要求的,可获得造林补贴。该文件规定的政策期限已满,自2021年起,为规范造林用地和造林质量,荒山和疏林地造林由各级政府统一组织实施,不再向承包土地进行造林的单位和个人发放造林补贴。

52.什么是绿色驿站,用途是什么?

答:“绿色驿站”是借鉴国内一些先进城市的做法,利用公共区域的小型室内空间,为市民提供绿化知识交流、绿化心得分享的场所,是一种绿色惠民综合体。今年全市计划建设2处“绿色驿站”,位置选择在公园、绿地、小区公共区域等场所,免费对外开放,定期组织绿化知识展览,通过开通“绿色讲堂”,为市民免费讲授绿化科普知识,建设绿化公益科普推广平台,成为所有爱绿护绿人的家。

53.如何提升郊野(山头)公园建设标准?

答:一是加大山体修复,恢复山体生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加强城市破损山体、采石坑和废弃土地等生态修复工作,采用绿化喷播等形式恢复山体山貌,提升绿化景观。二是坚持拆违和坟头整治,确保整体效果。拆除违章、违建等临时设施,对坟头进行迁移或集中安放等整治,确保山头完整。三是加强垃圾清理,保持良好秩序。清除山头绿地所有乱堆乱倒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并坚持长效化管理,保持山体干净整洁面貌。四是完善基本设施,提升服务功能。按照绿化为民原则,增设完善山头道路及登山游步道、亮化、座椅、公厕等设施,提升山头服务功能。五是加大绿化恢复,体现生物多样性。加大树木栽植,整治山头裸露土地。坚持景观性原则,大量栽植乡土树种,注重季相变化,加大色叶植物的栽植数量,体现生物多样性。

54.怎样建设更多更好的居民身边口袋公园?

答:一是明确标准,科学规划。充分调研和论证,先后编制并颁布实施了《青岛市城市园林绿化技术规范》《青岛市城市节点园林景观建设规范》等22项地方标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小型开放绿地规划建设管理规定》规范性文件,结合“城市品质改善提升作战攻势”有关要求,确定了口袋公园的“因地制宜、适地适绿、提升品质、经济实用”建设原则,为高质量推进品质提升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二是统筹推进,打造精品。指导各区市通过留白增绿、拆违建绿、破硬植绿等方式,在中心城区、老城区增加口袋公园等小微绿地,把口袋公园建在市民家门口。对出入城市干道、道路两侧及重要节点等微型绿地实施绿化改造提升,因地制宜增加园路和便民设施,丰富季相变化和绿化景观,打造精品,扩展绿量,提高档次。

三是加强市级口袋公园建设,带动区市建设。针对老城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率低、城区缺乏公园绿地的问题,市园林和林业局积极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土地储备整理中心和各区政府对接,争取拆违和棚改边角地块、闲置地等用于新建口袋公园,在百姓身边见缝插绿,应绿尽绿。

55.对渔港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可以达到什么效果?

答:通过开展渔港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含油污水、洗舱水、生活污水和垃圾、渔业垃圾等清理整治,推进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提高渔港污染防治监督管理水平,实现“港更净、水更绿、船更洁”的目标,具体来讲:一是可以压实各级政府属地监管责任,推动建立健全措施办法,形成长效化、常态化的新机制、新模式;二是可以提升渔港经营者环保理念,进一步正规渔港管理秩序,有效解决渔港脏乱差问题,促进渔港环境持续改善;三是可以提升渔民环保意识,减少垃圾、污水直排入海问题,大力提升渔港环境质量和港池水域面貌。

56.维护和保持好渔港环境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答:对渔港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是“上篇文章”,维护和保持好渔港环境才是“下篇文章”。为此,我们将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完善制度。研究制定下发建立完善渔港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相关制度文件,要求各区市明确监管主体,完善制度机制,形成渔港环境的常态化管理模式,推动建立渔港环境维护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强考核。利用乡村振兴、湾长制等时机,对各区市渔港整治成效进行量化考核,表扬先进,鼓励后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三是检查督导。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不定期到各渔港检查陆域和水域环境,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并跟踪抓好整改落实。

57.如何提高工业余热和清洁能源供热能力?

答:深入贯彻落实“四减四增、煤炭压减、清洁取暖”等有关工作要求,加强城市供热配套设施建设,逐渐通过热电厂既有燃煤锅炉改造、工业余热利用,空气源热泵、燃气锅炉、污水原热泵等供热方式代替传统燃煤供热方式,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有效提高城市供热能力。

58.新能源供热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答:为响应国家绿色低碳相关要求,绿色能源供热已成为当下采暖方式的首选。新能源供热,可大大削减燃煤用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气污染物排放,对空气质量改善起到积极作用。通过污水源、地热源、空气源热泵等方式供热,可实现多能源互补,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第七件:做好养老救困扶弱方面

59.为什么要大力推动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

答:受农村老年人消费观念、购买能力和农村地域广、差异大、居住分散、服务成本高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养老服务缺乏成熟稳定的盈利预期和模式,市场主体参与农村养老服务积极性不高,社会力量参与活力不足。部分有养老服务需求的农村失能失智老年人难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社会化养老,所以要大力推动农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改革。

60.如何解决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用房问题?

答:通过整合调剂闲置的中小学校舍、农村敬老院以及合并乡镇倒出的原政府办公楼等方式,落实合适的房屋资源,支持建设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具体工作由各区(市)政府负责。

61.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运营主体怎么确定,具备哪些养老功能?

答:由区(市)民政部门或镇政府通过招投标或委托运营的方式,选取具备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定点单位资质的品牌养老机构或专业的社会组织参与运营,具备辐射家庭养老床位、医疗保健、长托短托、助餐送餐、康复护理、助洁助浴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并与失能失智老年人签约家庭养老床位和家庭适老化改造。

62.在推动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落到实处、发挥作用、为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方面有哪些计划措施?

答:一是由镇政府调剂闲置的中小学校舍、农村敬老院以及合并乡镇倒出的原政府办公楼等,免费支持建设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每处要求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设置50张养老床位,并同步设置居家监管设备、助浴室、助餐间和中央厨房等,将其建设成为集机构、居家、社区养老于一体的乡镇级区域性综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二是通过招投标或委托运营的方式,选取具备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定点单位资质的优秀养老服务企业参与运营,为辖区内的农村老年人提供家庭生活照料、医疗保健、长托短托、助餐送餐、康复护理、助洁助浴等居家养老服务,并与失能失智老年人签约家庭养老床位和家庭适老化改造,让辖区内的老年人在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内,享受到机构养老的专业服务。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拟选取部分区市进行试点,动员农民缴纳一点、政府引导一点、长期护理保险标准提高一点、床位运营补贴再加一点的方式,动员重度失能老年人入住镇级综合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四是将现有的农村幸福院转型为镇街级综合养老机构的农村社区服务站,对没有幸福院的,可在农村新型社区设立社区服务站,轻度失能失智老年人及有需求的健康活力老年人可通过签约家庭养老床位享受居家养老服务。

五是按照《青岛市民政局 青岛市财政局关于健全完善各类养老服务补贴的通知》(青民字〔2020〕14号)规定,对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进行等级评定,按照平等的等级给予20-60万元的一次性建设奖补;对镇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签约的家庭养老床位按照每人每月350元的运营补助;对签约家庭养老床位的老年人家庭给予适老化改造补助1000元。

63.在启动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后,主要解决哪些问题,服务哪些群体,将发挥怎样的社会作用?

答: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是破解基层民政力量薄弱,强化专业人才支撑,解决基层社会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参与社区治理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建立镇(街道)社工站,发挥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支持作用,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为困难家庭、留守空巢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困难弱势群体提供精神慰藉、心理疏导、人文关怀、能力提升、关系调试、社会融入、资源链接等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通过人文关怀和精神关爱,精准高效地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将为民服务沉在基层、落到一线,使基层民政服务更加精准有力,更具品质,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64.我市困境儿童基本情况?

答:截止2020年12月底,全市共有困境未成年人9553人,包括孤儿497人(社会散居孤儿312人、市儿童福利院集中养育185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735名、其他重点困境儿童34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2名、困境儿童8092人、农村留守儿童193人。

65.提高孤儿养育标准的必要性?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儿童工作做出了近200次重要指示批示,多次强调要保障儿童的基本权益。孤儿、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是少年儿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最弱小、最困难、最需要关爱保护的群体。做好儿童福利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政治任务。《青岛市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政发〔2011〕9号)规定,“按照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原则,合理确定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机构抚养孤儿养育标准应高于散居孤儿养育标准,并建立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要求。”我市孤儿养育标准上次调整时间为2018年1月1日,这次提标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特殊儿童群体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宜居宜业幸福青岛的必然要求。

第八件:提升文体休闲品质方面

66.2021年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将惠及哪些人群?

答:通过青岛市文旅消费公共服务平台在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合作企业和商户、合作第三方电商平台进行看电影电视、购买图书报刊、看文艺演出、参观旅游景区和博物馆、参与文化培训和体验、购买文创产品和工艺美术品等文旅消费活动的所有消费者,可享受政府财政补贴、企业优惠补贴、电商平台消费补贴、金融机构支付补贴等多种补贴,但由于政府财政补贴资金数额所限,从活动开始之日起,文旅惠民消费补贴发放采用先到先得、先用先得、用完为止的原则。单人年度财政补贴500元,单次消费财政补贴不超过30%,企业优惠补贴、电商平台消费补贴、金融机构支付补贴不计入单人年度财政补贴额度。

67.消费者如何参与文旅消费促进活动?

答:文旅惠民消费补贴发放拟采取文旅惠民消费电子券的方式,分为通用券、活动定向券、企业优惠券等类别,其中,通用券通过青岛市文旅消费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全国公众发放,消费者可以关注“青岛文旅消费工作办公室”微信官方公众号,登陆青岛市文旅消费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实名认证注册,进入抢券环节,抢券成功即可到合作企业、商户进行文旅消费(包括青岛市文化消费公共服务平台线上店铺、签约第三方电商平台线上店铺和线下实体店),支付金额按补贴标准直接得到立减;活动定向券主要针对线下和线上开展的文旅惠民消费专题活动进行定向发放,消费者到达线下活动现场或者登陆平台线上活动区域,关注“青岛文旅消费工作办公室”微信公众号,登陆青岛市文旅消费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实名认证注册并签到后,进入活动定向券抢券环节,抢券成功即可到参与活动的合作企业、商户进行文旅消费,支付金额按补贴标准直接得到立减;企业券通过青岛市文旅消费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全国公众发放,仅限于在发券企业使用,消费者领取企业券无需进行实名认证注册。

68.文旅惠民消费的场所有哪些?

答:市文化和旅游局将牵头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合作企业和商户,凡在青岛市工商行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种所有制的具有法人资格的文旅企业和文旅市场经营业户均可申报。经审核通过的文化旅游企业和商户,将纳入青岛市文旅消费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统一冠名和宣传推广,享有青岛市文旅惠民消费促进活动标识系统使用权,消费者在此进行线上、线下文旅消费可享政府补贴。政府财政补贴资金进行定期结算。待我市文旅惠民消费促进活动合作企业和商户征集、审核、确定后,将通过“青岛文旅消费工作办公室”微信官方公众号等媒体向社会公布。

69.智慧书亭和社区书屋是免费提供给市民借阅的吗,是否通借通还?

答:是免费提供给市民借阅的。市民的图书免费借阅期限为15天,到期前通过微信向市民发送归还提示,逾期后每天支付一元,直至累计达到所借图书的定价为止。首次借阅需要支付49元押金,归还图书时可退还押金。

市办实事涉及智慧书亭和社区书屋可实现图书间的通借通还,最大程度降低市民阅读的时间成本。

70. 在加强书屋、书亭后续管理方面有哪些措施?

答:一是由青岛出版集团运维部门对书屋和书亭定期进行巡检,对设备和书籍进行日常维护及消杀工作,确保书屋书亭场所环境安全卫生,设备正常运行。二是书屋和书亭均采用RFID识别技术,具有“免费借阅、无人值守、通借通还、定制化”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进行远程实时盘点、图书定位查询等,确保书籍和设备状态正常。正常情况下,一位管理员可同时维护20台书亭。三是所有图书及会员系统由云平台和物联网统一管理,实现大数据记录与分析,根据后台分析数据,对属于同一个后台设备组的书籍定期进行图书漂流更换。四是根据书屋和书亭周边的环境,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亲子阅读、手工制作等公益活动,分析受众借阅量、借阅频率、图书排行、阅读偏好等,定向投放定制图书,同时也可以提供区域内阅读数量、阅读结构等信息,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

71.“朗读亭”项目对全民阅读工作会有怎样的影响?

答:青岛市全民阅读“朗读亭”项目将在坚持浓厚“书香青岛”阅读氛围、培育市民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上,保障市民阅读权利,深入推动青岛全民阅读工作,不断提升市民阅读和语言表达水平,积淀城市文化底蕴,提高文化自信,促进城市创新发展。

通过“朗读亭”载体,开展创新、持续、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用“朗读亭”为市民搭建一个城市有声有形书房,用阅读提升城市软实力,用朗读提升市民素质修养,让市民切身感受文化的开放性和优越性;用阅读激活城市强大的创造力。

72.全民阅读“朗读亭”是一个什么样的空间,体验和分享阅读,需要收费吗?

答:青岛市全民阅读朗读亭是一个集朗读、录制、分享、学习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设施,具有广电级的专业音视频录音设备、多媒体的传播分享系统,为朗读者提供一个高品质的朗读和分享阅读平台。

全民阅读多功能“朗读亭”,通过主题活动和全媒体传播,将吸引全市各阶层市民走进“朗读亭”,为朗读者提供便利的预约自助分享朗读的创新型阅读场景,让朗读者在“朗读亭”内以朗读的形式表达阅读的美好和真挚的情感,分享文字的力量。所产生的海量短音视频,将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新媒体等全媒体矩阵,传播青岛全民阅读的声音。该项目将以体验、朗读、分享、媒体传播、线下活动形成闭环,打造青岛市地标性阅读场所。

朗读亭设置是根据年度建设规划分布在公共及教育场所,市民参与活动不收费,完全公益。喜欢阅读的市民可以直接扫码进入“朗读亭”,之后按照亭内屏幕上的提示即可开启您的享读之旅。朗读作品上传后,可在对应的微信账号中直接观看,并可实时分享和保存。与广大读者共同感受时尚阅读,交流美好朗读感受,传递青岛好声音。

73.在激发全民阅读朗读亭后续使用活力方面有哪些措施?

答:全民阅读朗读亭项目将通过创新的主题活动和全媒体传播的形式,链接全民阅读、激发朗读亭活力,让阅读有声有色,充满乐趣。创新型阅读体验空间、海量的短音视频、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配合QTV-1开设的日播《享•读》节目、蓝睛新闻客户端开设的“享读”专区、网络新媒体等全媒体矩阵,让时尚阅读唾手可得,随时随地传播青岛全民阅读的声音。

74.智慧体育公园建设包含哪些内容,场地选择有何要求?

答:充分利用城市公园、公共绿地以及城市空置场所等建设智能化群众体育设施和健身步道,承载体育文化载体,提升城市风貌。将体育公园内各类设备等与公园环境充分融合,提高智能化发展水平,实现多元化、智能化的场景体验,创领智慧全民健身新地标。

75.社区健身健康中心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答:利用社区公共空间,建设综合性健身空间。打造互联网+智慧健身房,逐步建设以全人群、全时段、全功能、智能化为一体的智慧型运动中心,为不同人群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健身、健康服务,满足社区全人群运动健康需求。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效率,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落地社区,逐步打造5-10分钟社区健康生活圈,提高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第九件:加强食品安全保障方面

76.如何确定升级改造市场名单?

答:各区市场监管局首先对本辖区内硬件设施建设存在短板的农贸市场进行筛选,从中形成初选名单后报市市场监管局。市市场监管局从市场规模、分布位置、市场业态等方面对初选市场名单进行综合考量,并开展实地核查,最终在全市确定不少于10处农贸市场开展升级改造。

77.如何确保市场升级改造质量?

答:为确保工作质量,升级改造施工单位将由招标确定,聘请施工监理单位对升级改造进行全程监督,并进行全程审计监督。市场升级改造完成后将组织多方验收。

78.对参与升级改造的市场有哪些补助?

答:市区两级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安排总计不超过2160万元的补助资金,对验收合格的农贸市场给予每处不超过实际改造费用50%、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补助;先建后补。

79.农贸市场硬件升级的同时,如何做好软件服务升级,抓好环境卫生等工作?

答:为确保市场硬件升级的同时,市场软件服务跟得上,市市场监管局将于2021年开展农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突出交易秩序、安全生产、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市场党建5项重点,实现市场硬件建设和软件服务双提升。

80.2021年食品安全检测的重点是什么?

答:一是突出重点品种。将市民消费量较大的肉、食用油、蔬菜、水产品、粮食等大宗食品作为抽检的重点,根据来源渠道,加大抽检力度。二是突出重点区域。将食品生产企业、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餐饮饭店、学校食堂、集体配餐企业和网络外卖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全力做好市民食品消费主渠道把关工作。三是突出重点环节。针对我市为食品输入型城市特点,加大抚顺路、华中、城阳三大蔬菜批发市场等重要食品交易场所的检测力度,把好入市重要关口。

81.食品抽检信息如何发布?

答:为维护广大市民对食品检测工作的知情权、监督权,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我市的食品安全状况,市市场监管局在其网站上建立了信息公告专栏,及时公布监督抽检有关信息。各区市市场监管局也在政府官方网站上对监督抽检食品进行发布。

82.对不合格食品如何处置?

答: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六率”闭环管理工作规范》,实施批批查处,件件落实。对抽检不合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采取没收违法所得、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等措施,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

第十件:优化便民利企服务方面

83.什么是“一事全办”?

答:“一事全办”是以企业群众眼中的“一整件事”为标准的主题式、场景式服务。以“接触点最少、申请材料最简、办理时间最短”为原则,将“一整件事”涉及的关联事项由原来多个部门、多个事项的串联办理改为同时并联办理,实现“外部流程内部化”。

84.“一事全办”具体能给企业群众带来什么便利?

答:企业群众通过“一事全办”可以实现办事“两减两少”,即减材料、减时限、少跑腿、少填表。以“开药店”为例,改革前最多需要到8个部门(企业开办阶段6个部门:行政审批局、公安局、税务局、人社局、公积金管理中心、银行;经营许可阶段2个部门:行政审批局、消防救援大队),办理12个事项(企业开办阶段6个事项:企业设立、公章刻制、税务发票、社保、公积金、银行开户;经营许可阶段6个事项:药品经营许可、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食品经营许可、公共卫生场所卫生许可、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至少需要跑12次,提交53份材料,最长21天才能全部办结。改革后,将这12个关联事项的材料和表单进行了合并,由各级审批大厅“一事全办”窗口统一收件,申请人只需要到一个窗口,最多跑一次,一次性提交17份材料,政府部门通过内部分发流转,并联审批,最长5天即可全部办结,由“一事全办”窗口一次性将12个结果证照转交申请人。

85.哪些领域可以实现“一事全办”?

答:目前,已经从企业和群众的心头事、身边事、创业事入手,按个人事务、社会事务、商事登记和投资项目审批四类,推出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高频民生事务主题式服务目录,如开药店、开便利店、办理社保卡、办理建设项目验收等。下一步,将进一步拓展“一事全办”服务范围,聚焦社会民生、双招双引、15个攻势、工业互联网以及金融、海洋等重点领域,编制形成第二批“主题式”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拓展可办主题至200个。

86.“一事全办”怎样申请办理?

答:“一事全办”目前已开通线上线下双线并行。市区两级政务服务大厅和部分具备条件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了“一事全办”服务专窗,并配备了引导人员为企业群众提供辅导和帮办代办服务。大家可到各级大厅现场咨询办理。线上我们已通过“山东政务服务网(青岛站)”设置了“一事全办”服务专栏,公布服务清单和办事指南,部分具备条件的主题事项已开通网上办理,大家可登录网站查询办理。

87.青岛“一码通”平台使用过程是否便利,应该如何下载使用?

答:按照“便民化”原则,通过微信搜索“青岛一码通”小程序快速实现注册使用。

88.青岛“一码通”除政务服务领域场景外是否还有其他场景应用?

答:按照市政府办公厅下发《青岛市“一码通城、无感通行”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青岛“一码通”提供公民身份认证核心功能,后续会在全市大型活动、基层社区等领域拓展场景、推进应用。

89.我市今年在“青e办”建设上有哪些创新点?

答:今年,以惠民利企为出发点,利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推动多领域便捷刷码、刷脸应用,组织各区市、相关部门和企业在政务服务、交通出行、医药卫生、公共场所、内部事务、基层社区、文化旅游、商业8个领域开展“一码通城”试点工作。依托“青e办”APP,创新性建设一码通城“码包”,汇聚了健康码、身份证码、医保电子凭证、电子社保码、单位食堂消费码等多种码,市民一键切换,多个场景便捷使用。

90.目前,“青e办”APP已经实现7000多项服务办理,相关服务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办理?

答:2020年,我们积极探索借助市场化力量,推广“青e 办”服务内容。与支付宝合作,在支付宝市民中心上线了“青e 办”版块,同源发布26 项常用政务服务。策划了交通安全日、疫情防控等主题活动,通过支付宝市民中心为“青e 办”进行宣传引流。2021年,在加大与支付宝合作力度基础上,计划依托全市统一掌上办事服务平台,建设“青e 办”微信小程序版,并加大向省级服务平台输出力度,打造多渠道的政务服务输出模式,让企业和市民可以享受到更便捷的政务服务。

[来源:信网 编辑:古德]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