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1 05/26 17:44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秦璐
· 责编 ·
可可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信号山:反转频出伤感情,受损的网络公信力必须用真相修复

首发媒体因不慎报道“袁隆平逝世”消息道歉,也没能平息网友的愤懑,几个小时之后“谣言”竟成真,民众表示多希望能再次看到“辟谣”消息。

“医生才能宣布他死亡,新闻不能。”每一次不经查证的转发,都有可能是在为谣言扩音。此次新闻反转之快,着实给网络公信力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获取完整信息可以说是有局限性的,一件事情如何传播很多时候要看媒体给你看事件的哪一个侧面,而事件的全貌必须靠真相来呈现。

受当前传播“碎片化”、“流量至上”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年来新闻传播中的“反转剧”时有发生。今年4月,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案宣判,两被告人获刑1年、缓刑2年,惩罚棒不再高举轻落;去年7月,“女孩考上清华跪谢父母”视频证实系摆拍,此类假新闻看似出于好意,实则既骗流量又消费公众感情,动摇社会的信任,“正能量谣言”危害甚矣;不得不提的2018年那起重庆坠江事故,小轿车女司机因媒体不实报道其逆行、穿高跟鞋驾驶而遭到网友口诛笔伐,随后的警方通报打脸虚假信息,却也阻断不了谣言恶意已升级成网络暴力的事实......

“社会新闻过几天再看”、“认真你就输了”之类的调侃,回过头看更像是由衷规劝。当我们义愤填膺的时候,大脑中当有一条警戒线,可能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事件的解读完全是相反的。谣言不会因为“被重复了一千遍”就变成了真相,同理自媒体打擦边球的套路也是一样,以谣生利、以假吸睛的造谣传谣形成流水线作业,终归是经不起推敲。从业人员的新闻素养是底线,读者的自身素质也要学会在海量信息中提炼真相,很多事情分析起来逻辑并不复杂,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更加需要思辨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网络传播的特点决定了不实信息会时常出现,反转也会来得应接不暇。在疑似舆论热点事件发生后,地方媒体应迅速反应、及时跟进,核实情况并更新相关进展,回应网友关切。网信部门要主动作为,处罚一批针对社会事件造谣、传谣的账号和个人,及时公开,形成震慑。让科学、理性、真实、权威的声音跑赢谣言的速度。

给真相蕴育的时间,并不是给谣言钻空子的机会。让真相充分“起跑”,多方合力修复谣言带来的潜在伤害,共同建设网络公信力。

信网评论员 秦璐

[来源:信网 编辑:可可]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