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社区团购火热更需规范发展 青岛政协委员呼吁出台管理办法

 (青岛市北区政协副主席,市北区法院副院长董锡全 来源:受访者供图)

信网4月15日讯 (记者 顾青青)社区团购是近两年流行的互联网经济模式,家门口提货,省时、省力还省钱,给许多市民带来了便利与实惠。但社区团购的火热也引发了不少争议,食品安全无法保障,出了问题消费者维权投诉难、监管部门监管难。今年两会,青岛市北区政协副主席,市北区法院副院长董锡全提出“规范促进青岛社区团购经营者发展”的提案。

“西红柿味道正宗、甜5元一斤;正宗本地沙子口鲅鱼原价42一斤现团购36一斤..”打开手机社区团购群,类似的团购接龙信息层出不穷。近两年因疫情防控居民采购不便,社区团购市场日益壮大,这种依托真实社区的一种区域化、小众化、本地化的团购形式催生了大量专营社区团购业务的经营者,俗称“团长”。

“据保守估计,青岛有本地“团长”经营者数万人。”董锡全认为,这种社区团购的方式虽然在一定形式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这种社群营销的模式,存在监管漏洞,不少问题急需规范和重视。

董锡全调查发现,岛城大多“团长”往往没有进行工商注册,也未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从进货到送货,多是个人行为,进货也往往遵循低价原则,为一些不合格的食品提供了流通渠道。在对于生鲜食品的冷链、防疫上,存在巨大监管漏洞。“之前青岛本地比较火的一款明星产品“老沧口糕点”,在运输过程中就是敞口销售,就出现过吃出头发的各种情况。”董锡全认为,这些团购看起来是一个新业态,但从流通环节看,实际上与若干年前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无本质区别,只是由于互联网的加持,导致起销量要大的多。

没有固定店铺,没有营业执照,监管部门监管起来就难。出了问题,不仅事故认证难,居民取证索赔难,而且团长无法担责导致理赔难。这样的“三难”为市场监管部门的巡查和检查,带来了难度。“从一定意义上,这种社区团购也存在着税收漏洞。”

其实社区团购的争议在网络上早就有迹可循,网友们有抱怨缺斤少两,也有投诉货不对板,甚至有的社区团购利用疫情防疫封控期哄抬物价,发了一笔“横财”。

记者注意到,在4月13日上海市场监管局就针对“社区团购”中出现的哄抬物价,以及短斤缺两、菜品质量等问题,已快查快办了一批价格违法案件,同时出台一系列管控措施。“目前青岛对于社区团购也需要出具严格的标准,规范青岛社区团购发展已刻不容缓。”董锡全表示。

如何规范和促进青岛社区团购经营者发展?在提案中,董锡全呼吁青岛市场监管局、商务局等部门应重视社区团购这一新业态,加强对这一新零售模式的研究,充分调研市场,及时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制定适应“社区团购”模式的区域性管理办法,并邀请熟悉该领域的专业人士参与制定规则。

同时,为了保证食品安全,董锡全建议从源头规范“团长”的经营资质,开展社区团购需注册个体经营户并获取食品经营许可,“或者通过挂靠或者签约有相关资质的企业进行经营,利于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监管。而相关监管部门对于没有资质的经营者,要及时取缔,保障守法经营传统店铺的公平。”

董锡全表示,社区团购是将社区经济和电子商务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兴商业模式,为百姓带来的实惠显而易见,对企业发展也带来了相应的利好。相关部门在发展四新经济的同时,也要进行有效的监管。同时,相关部门应鼓励企业发展社区团购这一新业态,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帮助本地企业做大做强,抵御外部资本平台形成新的垄断。而对于因社区团购而产生的消费纠纷,可以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纠纷调解组织等有相关经验的社会组织进行调处。

[来源:信网 编辑:伏仪]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2 04/15 22:31
· 来源 ·
信网
· 责编 ·
伏仪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