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巴克利磁力珠“伤人” 青岛儿科医生视频火爆全网

\
\
 (来源:受访者)

信网6月22日讯 (首席记者 丛黎)近日,在某网络视频平台上爆火的一段关于“巴克利磁力球”(以下简称“磁力珠”)危害的视频,引发了广大网友和家长的关注和共鸣。小小的磁力珠力量却惊人的大,可谓是幼童玩具中隐藏的“杀手”之一,一旦误服,将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无法避免的伤害。为此,信网记者联系到该视频发布者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治医师徐升,拥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他,从医学角度为广大网友深度解析了磁力珠的危害。

记者了解到,“巴克利磁力球”就是我们俗称的磁力珠,表面镀有颜色各异的涂层,由于其具有强磁力的特点,可将这些零零散散的小珠子拼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和造型,因此深受儿童的喜爱。可就是这种看似很平常的玩具,却让一些年幼可爱的幼童遭受了手术之痛并产生了心理阴影。

“磁力珠的磁性非常强,如果把两个磁力珠吸在一片树叶上,在吸的一瞬间树叶就会被击穿,同样的道理,树叶就如我们的肠壁,磁力珠的吸力使磁力珠之间的肠管壁逐渐变薄,最终缺血坏死,引起肠穿孔。且因肠道是弯曲的,磁力珠分先后、不同时间段吃进去的话,它在消化道里面‘行走’的距离是不同的,不同的距离停留的部位是不一样的,磁力珠凭借其强大的磁力慢慢吸引,从而造成对肠管壁的挤压,不同肠管吸附到一起,使肠管成角,严重时会引起肠梗阻。”徐升用十分形象的比喻阐述了磁力珠“伤人”的原理。

其实磁力珠“伤人”事件在临床上并不罕见,且发生年龄段大多集中在两三岁的幼童。徐升告诉记者,这种情况的发生原因通常分为两种;一种为孩子出于好奇心,自行将磁力珠吞了下去,另一种则在发生在二胎家庭,大宝玩完之后,没有及时放好,二宝又拿来玩,从而造成了误服。一旦误服,如果只有一颗,可以通过排泄将异物排出,理论上2颗磁力珠就有可能造成上述危害,一旦进入小肠引起穿孔,则要通过消化道异物切开取出术将异物取出。

6月16日、19日,青岛妇儿医院小儿外科接诊了两位误服磁力珠的幼童,其中情况较重的孩子误服了19颗,医生立即对其进行了手术,将磁力珠成功取出,三天之中发生了两例,这让身为医生的徐升感到心绪难平,磁力珠给儿童带来的痛苦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如何能够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物理“绝缘”,不去购买此类产品,不让孩子有机会接触,这也意味着必须要更多的家长们认识到此类产品的危害。

“我当时就在想,我一定要连发一百条视频告诉大家磁力珠的危害,如果每天能够让1万人看到,那么其中就会有很多家长朋友,如果连发100天,通过大家相互转发,就会让更多的家长看到,也能一定程度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也是徐升发布小视频的由来和初衷。

该倡议视频发出后,短短两天时间就获得了近50万的点赞量,这也令徐升感到很意外。“看到这么多网友的关注,对我触动很大,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说自己之前并不知道磁力珠有这么大的危害,还有网友表示正打算给孩子买,看到这个视频果断取消订单,看到这些留言我感到很欣慰,也是自己努力的成果。”徐升告诉记者。

在当下这个网络十分发达的时代里,大量信息的涌入往往令人们难辨真假,作为青岛妇儿医院小儿外科的一名医生,徐升认为自己有义务去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广大网友科普儿童病例和预防办法。记者获知,前期,徐升在短视频平台上完成实名认证,目前已累计发布短视频200余条,主要涉及小儿胃肠道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的科普知识,这种科普小“课堂”的宣教方式颇受网友和广大家长的喜爱,他也会一直坚持做下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科普宣教事业奉献一份力量,帮助家长们少走“弯路”,为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
 (来源:受访者)
[来源:信网 编辑:椰子]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2 06/22 16:20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丛黎
· 责编 ·
椰子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