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信号山:40岁硕士求职被怼?莫让年龄门槛成就业“拦路虎”

 (来源:网络)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青岛,一位40岁985硕士求职被HR怼“不招大妈”引发热议。当事人认为该公司的表述是职场年龄歧视,且呼吁社会对40岁以上的求职者可以更宽容,有网友也建议用人单位不要带有色眼镜看待中高龄劳动者。

如今正值春招,部分企业将30岁作为招聘年龄的上限,不少求职者感慨“职场的中年危机提前来到了”。而在我国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等基本法律中明确反对就业歧视,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当年龄成为就业的障碍,势必会扼杀诸多的可能性。“去做不被定义的风,人生何时开始都不嫌晚”。年龄不应成为职场门槛,更不能成为求职者的“心病”。无视行业、岗位的千差万别,随意设置“门槛”只会在全社会传播求职年龄焦虑,错失更有经验、更有能力的人才。

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是一种趋势,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意味着用工选择空间缩小,用工成本上涨。若是再为招聘年龄划上红线,成为不可动摇的门槛,那么,用人单位要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要么用人成本将增加。任人唯贤而非任人唯龄。用人单位要以其能力是否匹配、岗位责任是否能胜任、业绩压力是否能顶得住作为选人的准绳,而不是一味的用年龄“一刀切”来划分三六九等。明显带有利益考量的“小九九”招聘心理,只能急功近利的带来短期经济效益。眼界放宽,格局放大,放宽人才招聘的限制,是社会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近年来,破除“35岁+”这道职场门槛,一直是“两会”上的热议话题。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吕国泉就提出建议,要加速培育人尽其才劳动力市场,大力开发中高龄人力资源,营造友好的人才流转就业市场。引导各行各业加强职工职业生涯规划,打造适合各年龄段融合发展的企业文化。建立畅通的职位晋升、岗位流通渠道,让各年龄段劳动者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并且,他还提出,机关单位应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探索放开公务员考试35周岁限制,推动形成尊重中高龄就业者的良好社会风尚和积极的心理预期。

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老龄化加剧等现实的背景下,不合理的滥用“年龄门槛”不但不利于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更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侵害求职者平等就业的机会。要想解决就业中不公平的“拦路虎”,还需要多方的合力。破除就业“年龄门槛”,法律有所突破,制度要有保障,将就业中遇到的年龄歧视写进法律条款,提前预防各类就业歧视,为求职者撑腰。用人单位也应主动拆掉“年龄门槛”,不以年龄论英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放宽年龄限制,为就业者提供更多优质岗位。当然,求职者更要时刻保持自身的学习能力,不断丰富自己,“上新”技能,跟上时代的变化,提升创造价值的硬实力。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年龄不该成为就业市场迈不过去的门槛。“35岁+”的年龄,是个人事业发展的黄金阶段,承担着多重角色,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他们在实际工作表现中或许会更胜一筹。结合现实抛弃过去陈旧的观念,全社会应该共同营造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就业氛围,促进良性竞争,给予中高龄就业者更多公平的就业机会。

信网评论员 李源菁

[来源:信网 编辑:戴慧慧]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3 03/10 19:44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李源菁
· 责编 ·
戴慧慧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