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市南区百年老楼修旧换新颜 居民“愿望清单”同步实现

修缮后的黄县路15号(来源:市南区委宣传部)

信网11月16日讯(通讯员 赵曼怡 记者 于晓)青岛市南区西部老城区风貌保护建筑众多,如何让这些“有故事的老房子”重现当年风采?如何提升居民的宜居品质?日前,市南区成立调研组,积极与文保部门对接,深入一线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想方设法既保留保护珍贵的历史建筑,又不影响、乃至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黄县路15号这一百年老楼就被启动了“时光魔法”,在精细化修缮之后,“有故事的老房子”再现当年风采。

“作为管区内首座改造的历史建筑,该栋建筑在修缮过程中,通过在原有历史建筑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计改造的方式,最大限度保留了建筑的历史信息。”市南区江苏路街道城区发展办公室梁祖强介绍,“以‘百年古树’为切入点,在保留小区原有雕塑小品、文化记忆和历史元素的同时,将老青岛的文化元素融入设计,文化故事融入百年建筑,实现历史与现代相融合。”

历史风貌保护焕新颜,除了还原建筑的历史风貌外,努力满足居民对于宜居生活的新期待,也是重中之重。

为实现改造成果的共建共享,黄县路15号在改造启动前,社区通过召开居民座谈会、入户走访、发放调查表、组建“旧改大家谈”微信群等多种方式,让居民提交改造“愿望清单”。此次修缮工程针对居民普遍提出的问题,提升了居民的住房环境,房屋结构排险、公共部位楼梯检修、雨污管线、废旧线缆、安防设施、坑洼地面等修缮内容提高了老房子的安全性能。“改什么、怎么改”群众全程参与,确保改造符合群众意愿、满足实际需求,真正做到“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黄县路15号保留了楼院原有风貌,对木地板、木窗、木门进行翻新,外墙水泥使用拉花工艺,使改造修旧如初;同时攻坚克难,对楼院杂乱线缆进行整理,对杂乱无章废旧线路进行清理,敷设桥架,共整治线缆约500米;又充分利用空间为居民打造院内的休闲活动空间,规范整合晾晒区,增加晾晒设施,让居民乐享改造新成果。

如今,这位经历了成功“大手术”的“百岁老人”已然新生,百年建筑不仅恢复了往日容颜,还保留下了古树边的烟火气。“修缮一新的房子可太好了,我现在每天吃了饭还能到楼下的小花园遛弯消食呢!”居民俞素娥赞道。

暖暖新家园,稳稳幸福感。近年来,市南区以高标准的修缮和高品质的打造开展历史风貌保护工作,让生活更宜居,让建筑可阅读,让文脉持续传承。作为拥有传承历史、承载抱负、彰显责任城市风貌建筑群的市南区将坚持“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理念,以“绣花”功夫,持续撰写地缘地脉、建筑文化的动人篇章。

百年老楼修缮以“百年古树”为切入点(来源:市南区委宣传部)
[来源:信网 编辑:王熠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3 11/16 13:38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赵曼怡 于晓
· 责编 ·
王熠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3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