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方米左右大小的浴室渗水,师傅上门补漏用了40斤胶,一斤胶120元,算下来要花5000多元……诸如此类的上门维修,您是否也被高收费刺伤过?(详见《浴室补漏用了40多斤胶 青岛消保委提醒家政维修保留凭证》)生活中常遇到上门维修被多收钱的情况,究其原因不能全怪维修师傅。
上门维修套路重重,“水很深”是直观的感受。线上平台找师傅上门,看似比线下店铺式维修更方便,但维修后的价格让消费者很头疼。师傅掌握一定维修知识,消费者对维修内幕了解甚少,这种信息差使后者处于弱势,难以判断维修必要性与付费合理性。某知名维修平台被曝光过不少此类案例,有老人通过平台联系师傅上门维修原价300元的遥控器,最后被收1776元,从网友们的吐槽中可以看出,维权失败的情况不在少数。
维修行业高收费的现状,不能将原因简单归咎于师傅个人身上。隐性话术、叠加收费、小病大修、坐地起价、承诺服务不匹配、售后找不到人,这些问题的确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也违背职业道德,应当批评。师傅是维修业末端的执行者,他们的行为很大程度受制于行业与市场的规则。一些师傅并非维修单位正式员工,以个体形式接单,收入不稳定,缺乏社会保障,通过抬高价格能够弥补收入的不确定性。与维修平台签约的师傅,也会因为平台抽成过高被挤压生存空间。今年315晚会曝光了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的乱象,不熟悉维修技术的师傅培训三日可独立接单,培训课程也多与收费套路相关,师傅会因为报价过低受到批评,平台抽六成左右,甚至要求师傅上门尽可能提高收费。平台掌握客源渠道,不通过平台难以接到维修单,因此师傅只能被动接受规则,想尽办法多收费,高昂的成本就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维修平台的服务应公开透明,让维修费用花的清清楚楚。一方面,要打造标准化的服务,维修行业乱象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缺少统一的服务标准。从上门诊断、配件更换到费用构成细则,都按照统一标准执行,消费者才能对维修服务的价格、效果有明确的了解。另一方面,上门维修服务应透明化,维修各环节的不可视,易让消费者感到被暗箱操作。若平台能将每笔订单所需的人工费、维修成本费、技术服务费等明码标价,师傅上门后用通俗易懂的话术说明故障原因,帮助消费者了解问题所在,将原本隐秘的维修环节置于阳光之下,才能重塑平台、维修师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
重塑信任,本质是平衡三者间的利益。可以借鉴网约车行业的抽成经验,设置动态抽成机制,为投诉率低、服务评价高的维修师傅降低抽成,形成好服务换取高收益的良性循环模式。既保证平台收入,又能避免给维修师傅带来过大的经济压力。平台也可为长期表现良好的师傅提供固定保底收入、保险补贴,增强职业稳定性。通过更加合理的订单派发模式,让每位师傅根据综合评价接到合适的维修订单,用优质的服务换取回报。设置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激励专业维修工作者提升水平,为消费者减轻负担。抽成压力小,师傅可赚利润空间增大,不合理的高收费自然就减少了。
解决上门维修弊病,部门监管和平台把关同样重要。市场监管部门对平台虚假宣传、高价收费等违法行为及时打击,建立黑名单榜单,让消费者直接避免选择这部分平台下单。线上维修平台自省同时,加强入驻审核,核验维修人员与商家资质,确保价格透明合理,及时对平台内部违规行为做出处罚。一些家电企业选择将售后服务外包,应加强对外包企业的监管,通过提供更加完善、规范的售后服务,以良好的售后服务获得持久竞争力。
于消费者而言,选择上门维修尽量保留相关证据。面对维修平台中的“免费上门”“低价勘察”等字眼,应保有谨慎态度,这些话术有可能是打广告的手段,背后或有陷阱。师傅上门过程中,可以通过文字或协议方式,说明维修解决方案,所使用的材料名称、品牌、费用等,有条件可以对维修现场和过程进行拍照、摄像,留存证据。一旦将来发生与维修质量有关的问题,或双方就使用多少材料、应付多少费用发生争议,可以通过文字记录、协议、现场录像等方式予以验证。
在规范上门维修市场方面,一些城市的举措值得借鉴。北京市针对家用电器维修发布的文件中明确表示,应以显著方式明码标价,对未明码标价或欺诈等行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杭州市多个小区接入由住保房管局搭建的物管平台,业主报送的维修工单处理结果纳入物业企业监管,上门师傅自行拍照做好记录,边工作边记录,业主线上可查看维修过程,服务更加公开透明;上海市成立了家电专业服务平台,建立了"一单一评"服务评价体系,师傅上门完成维修后,平台将对每次服务进行跟踪回访,市民投诉通道确保24小时内响应处理……青岛市也有创新做法,让家门口的维修服务更便利。近年来,青岛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保留街边传统的小修小补摊位,不仅为生活增添了烟火气息,也能及时解决市民生活中不起眼的小麻烦。一些社区的便民服务中心设置疏通马桶、家电维修清洗等上门维修服务,明码标价让市民钱花得安心。
维修一件家电事小,却关乎市民生活幸福感。从建立公开透明的行业制度,到改变激励方式,维修平台需要在盈利与公平之间找到平衡。作为技术加持与人文关怀同样重要的服务行业,让维修师傅体面的赚取利润,让消费者钱花得明明白白,解决清楚这两个问题,小修小补才能真正实现“便民”的意义。
信网评论员 王熠冉
[来源:信网 编辑:戴慧慧]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