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楼下邻居晚上十点喝酒谈笑 楼上住户打官司要安静

“厨坊”门头。 (来源:受访者)

信网5月19日讯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可如果楼下邻居常常邀请朋友聚会喝酒,晚上十一点了还在谈笑,声音都传到了楼上住户家里,这又要如何是好?家住青岛市李沧区一小区的王女士就遇到了这样的邻居,楼下住户在自己门前挂上了“厨坊”的门头,经常有朋友来吃饭喝酒,喝多了之后难免大声吵嚷。不堪其扰的王女士在找社区协调、报警都无果后,选择将楼下邻居告上法庭。

楼下晚上十一点喝酒谈笑  楼上住户起诉邻居

王女士的手机里有好几段视频,有的拍摄于晚上八点多,有的是晚上十一点左右拍的,视频里虽然听不清有人在说什么,但能听见人说话的声音,有时候还有突然的大笑和拖拉东西的声音,在安静的深夜格外明显。

“这都是楼下邻居家传来的声音,经常这样吵吵嚷嚷的,大晚上的很影响休息。”王女士家住二楼,因为楼下邻居家太吵,她找过社区居委会甚至还报过警,但都无济于事,“他家门口还挂着门头,我感觉像是开饭馆的,要不然怎么成天大晚上的有人在这喝酒吵闹?”今年2月,忍受不了楼下噪音的王女士把楼下邻居告上了法庭,目前还没有判决。

楼下邻居挂着“厨坊”门头  常邀朋友家人聚会

信网看到,因为小区紧邻马路而且是开放式的,所以临街一排居民楼的一楼开了几家小店。王女士家楼下的门头挂着“厨坊”二字,上面还留着服务电话。进门后的左手边有一个冷柜,里面放了一些饮料,正对大门的地方则有一个木柜,上面整齐的摆放着不少酒品饮料。中午时分,屋里坐着一桌客人,但据主人说这里并不是餐厅,也不对外营业,只是平时有朋友来,挂着门头也是方便大家认门。

“我知道楼上邻居把我告了,平时确实有朋友来我这儿吃饭喝酒,一个礼拜得有一两次,有时候玩的晚了些,喝了酒说话声音也大,可能打扰人家了。”楼下的住户告诉信网,这处房子是自己公司老板的,平时会有家人朋友来吃饭,但从来没有对外经营,也算不上是餐馆。

在得知楼上的邻居不满自家聚会产生的噪音后,楼下的住户说自己已经上楼道歉过,并且在屋里贴了隔音棉。

信网在采访中了解到,住在楼上的王女士通过多种渠道投诉过楼下邻居扰民,社区居委会也进行过调解,结果都无法让其满意。

扰民纠纷屡见不鲜  如何判断超出日常生活合理限度?

因为邻居扰民而选择起诉,这样的例子虽然少见,但在其他城市也出现过。辽宁省开原市人民法院曾公开过一起案例。楼下住户称楼上的孩子跑跳产生的噪音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在协商、报警都没解决的情况下,楼下住户又敲击天花板反击,到最后还把楼上邻居告上法庭。虽然楼下住户提供了音频、视频资料,但不能证实楼上住户一家发出的声响超出了生活必要限度,故法院驳回了楼下住户的诉讼请求。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也分析过多个类似案例,有的是因为空调室外机安装位置扰民的,有的是因为装修扰民的,还有的因为噪音扰民上升到了砸门、安装“震楼器”等不当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也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庭室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日常生活里,楼上楼下产生声音不可避免。发出声音的一方有义务把声音控制在合理范围中,而另一方也没必要锱铢必较,因为一点小声音跟邻居翻脸。但如果这样的声音超出了日常生活的合理限度,受影响的一方就有权利对对方“喊停”。

社会工作师王程祥表示,近年来因噪音扰民产生的纠纷屡屡出现,在他看来这是一道同时出给法理和情理的考题。“从法理上来说,法律保障相邻权,如果因为噪音扰民严重到需要对簿公堂的程度,则需要专业机构进行声音分贝的测量作为有效证据。一般居民自己用手机拍摄、录制的视频、音频很难被法院采信。从情理上来说,社区公约以及居民自治也都倡导文明和谐的邻里关系,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不打扰他人生活也应该成为一种居民的自律行为。”

同时,王程祥认为,如果楼下居民的聚会、聚餐的频率超出了一般正常生活,也有理由怀疑其存在非法经营的行为,附近的居民也可以进行举报,由相关部门调查处理。“总的来说,如果因为噪音扰民打起了官司,对邻里关系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如果能够通过社区或者第三方调解机构来调解矛盾,找到能令双方满意的平衡点,既能节省司法资源,又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王程祥说。(王瑜煕)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5/19 10:11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王瑜煕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