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5月19日讯 “公交车右后视镜上突然加装LED耳牌,这样的改装是否合规?”近日,市民李先生向信网(热线0532-80889431)反映,青岛的部分公交线路车辆在右侧后视镜上加装了LED线路耳牌,在便利乘客乘车的同时,也引发了部分市民对于其安全性的质疑。对此,青岛交警市南大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经核实,相关公交线路车辆加装耳牌系青岛城运控股集团的行为,目的是方便乘客观辨公交线路。目前,已联系城运公司进行改正。
据了解,青岛市内部分公交车在后视镜上加装了LED线路耳牌。尽管该设计在高峰时段可以辅助站台候车乘客快速识别线路,解决多车并靠时线路牌被遮挡的困扰。市民李先生认为,车辆加装耳牌后改变了车体布局和构造。在车辆外观结构变更前理应向交管部门审批备案,对此他担心加装耳牌涉嫌违规改装。同时李先生表示,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长期颠簸,若耳牌加装后牢固度不足出现松动,还可能会出现零部件脱落伤人等安全隐患问题。
信网在市南区多个公交站点及公交枢纽观察发现,青岛城运控股集团旗下的316路、210路、226路、307路等多条线路公交车右后视镜外侧,均加装了长约15厘米、宽8厘米的LED线路耳牌,黑底红字标注线路编号。耳牌大多固定在后视镜上方,通过金属支架与后视镜支架相连接,多数车辆在行驶中保持稳定,在进站减速及出站行驶过程中未出现明显晃动。
“早晚高峰时一眼就能看到公交线路号,不用追着车头跑。”每天搭乘316路公交车的市民陈先生表示,耳牌在繁忙站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只要耳牌与后视镜连接结构固定结实、没有安全隐患,这种便民利民的设计值得推广,要是彻底取消了真挺可惜的。”然而,市民张先生则认为:“这种LED耳牌直接突出在车体外侧,万一遇到极端天气或长时间颠簸松动,还是有掉落砸伤行人的可能。而且有的时候反光,也有点看不清楚。”
为进一步了解事件的详情,信网电话联系了青岛城运控股集团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向信网表示,早晚高峰多车进站时,后排车辆前挡风线路牌常被遮挡,公交车身的“腰牌”也因视角限制,往往需要乘客走近才能确认。为方便乘客查看进站车辆线路,集团经过多次调研和技术测试,在今年创新研发了这个“便民LED线路耳牌”。目前正在12条公交线路进行试点,后续会根据车辆和线路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评估完善。工作人员表示,“便民LED线路耳牌”在前期经过多轮调试和论证,尺寸未超过公交车车体,同时牢固程度和安全性也有保障。对于该加装行为是否进行备案审批这一问题,工作人员称将会在与技术部门落实后进行答复。
针对市民所反映的相关情况,青岛交警市南大队相关工作人员答复,青岛城运控股集团在右侧后视镜加装耳牌属于其公司行为,加装耳牌初衷是方便乘客识别线路、看清线路号牌,解决多车并靠时的线路识别难题,但需提前备案,未经备案的加装可能会存在后视镜负载增加、部件脱落等安全隐患。目前,已联系城运公司将其进行改正。
对此,青岛市网络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AI调解员分析,涉及车体改装的相关行为,必须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安全与合规并重”。“公共交通的便民服务创新值得鼓励,公交企业通过细节优化提升服务的初衷值得肯定。”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加装外置部件需经过风阻测试、疲劳耐久性试验,确保极端情况下不会产生安全风险。”同时他建议,企业可探索电子屏集成、车身标识优化等合规方案,在便利与安全间找到平衡点;也可通过“试点 - 评估 - 备案 - 推广”的规范流程,“例如先在小范围线路完成合规性改造,邀请乘客代表、交管部门参与安全评审,再逐步扩大应用,这样既能保留便民创新价值,又能保证安全性。”(耿润)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