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7月17日讯 近日,有市民向信网(热线0532-80889431)反映在青岛地铁三号线中山公园站出口外的草丛中,出现一条长约1米的蛇类,经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工作人员辨认,该蛇为无毒的白条锦蛇,这一发现印证了青岛作为生物多样性城市的生态活力。
根据网友提供的视频,信网看到,此蛇背部呈褐色,身上点缀有黑色条纹,头小身细,不断穿梭于草丛之中。信网将该视频转发给了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经工作人员辨认,该蛇为无毒的白条锦蛇。
据介绍,白条锦蛇是游蛇科锦蛇属的典型代表,背部以灰褐色为基底,这种“大地色系”的保护色使其能完美融入土地、山丘等开阔环境。作为半陆栖性蛇类,它们白天多潜伏于石缝或枯枝落叶下,黄昏后外出捕食鼠类、蛙类等,尤其擅长控制农田鼠患,堪称“田间灭鼠卫士”。值得一提的是,白条锦蛇拥有惊人的耐饿能力,曾有记录显示其可连续18个月不进食,这种生存智慧使其能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顽强繁衍。
在青岛地区,白条锦蛇与红点锦蛇、团花锦蛇等同属本地稀有蛇类,因栖息地碎片化和人为干扰,野生种群已较为罕见。此次出现在中山公园地铁站周边,恰好反映了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成效,随着八大关、汇泉广场等区域植被覆盖度提升,为这类中小型爬行动物提供了隐蔽的栖息空间。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牛健老师指出,白条锦蛇性情温顺,极少主动攻击人类。
当前正值夏季蛇类活动高峰期,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提醒市民:若在公园、绿地等区域偶遇蛇类,保持5米以上安全距离即可,切勿挑逗或捕捉。(谷正原)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