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市北区台柳路社区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走进青岛海关博物馆

研学活动合影。(来源:信网 郭慧敏 摄)

信网8月8日讯 为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拓宽知识视野,增强文化自信,8月7日,青岛市市北区河西街道台柳路社区组织开展了一场“温馨台柳,童心传承”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来自台柳路社区23个家庭的家长和孩子们共同走进青岛海关博物馆,开启了一段探索海关历史与文化的奇妙之旅。

活动当日,参与研学的家庭早早来到博物馆集合。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有序地进入馆内开始参观。博物馆内设有胶海关专题、山东地区海关历史两个展区陈列,拥有上千幅展陈图片、近500件实物、12部多媒体资料片以及2处场景复原,系统地展示了近代青岛开埠以来胶海关乃至青岛海关的沧桑变化,重点呈现了改革开放以来青岛海关在业务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讲解员详细介绍了青岛海关的历史沿革,从胶海关的设立,到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与变迁,一段段尘封的历史在孩子们面前徐徐展开。当看到胶海关旧址大楼的设计蓝图时,孩子们不禁为百年前的建筑智慧所惊叹。而在展示大龙邮票和小龙邮票的展柜前,他们又被精美的邮票图案所吸引,认真聆听着邮票背后的海关故事。

在“胶海关专题”陈列区,讲解员重点介绍了胶海关的行政管理、主要职能以及兼办事务等方面的内容。通过逾百年的手绘胶海关设计图、铁质密码锁保险柜及胶海关首任税务司当年使用的书籍等实物,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青岛那段承载国家兴衰、风雨飘摇的历史。尤其是在复原的胶海关报关厅场景前,根据德占、日占、国民政府和新中国海关不同历史时期设置的四组人物场景,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重现的当年办公楼两侧窗外的历史风貌,让大家身临其境,对海关报关业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山东地区海关历史”陈列区,以历史沿革为线,分别展示了齐鲁古关、近代海关、解放区海关、现代青岛海关的发展历史。孩子们了解到,山东沿海自古以来港口贸易昌盛,海陆交通发达,设立关卡征收赋税的历史悠久。而在讲述解放区海关以及现代青岛海关的发展历程时,孩子们更是深刻体会到了海关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讲解员还在参观过程中设置了现场提问环节。问题涵盖了海关历史、文物知识、海关职能等多个方面。孩子们积极踊跃地举手回答问题,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同时,讲解员还发放了精美的海关博物馆书签作为奖励,孩子们拿到书签后爱不释手,纷纷表示要好好保存,作为这次研学活动的美好回忆。

参观结束后,家长们纷纷为这场研学活动点赞,直言其意义非凡。二年级小朋友周舒沛的家长感慨道:“这次带孩子参观,让我深深为自己的城市感到骄傲。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们系统了解了青岛海关的发展历程,对孩子来说,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海关知识,加深了对青岛历史文化的认知,也培养起对历史与文化的兴趣。这种实地研学的方式,比书本学习更生动直观,能让孩子收获更多。看着孩子们在参观时专注聆听、踊跃回答问题的样子,我特别欣慰。”

五年级的张妍希举着博物馆书签,难掩兴奋地说:“今天来海关博物馆真是收获满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讲解员叔叔告诉我们青岛以前叫‘胶澳’,后来才慢慢变成了现在的‘青岛’。我还看到了一百多年前海关叔叔用的大钥匙,还有那些带花纹的邮票,上面印着青岛的老建筑,特别有年代感。回到学校后,我一定要把今天学到的这些知识讲给同学们听。”

此次台柳路社区走进青岛海关博物馆的研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暑期收获了知识和快乐,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文化传承和爱国情怀的种子。

台柳路社区党委书记秦丕刚表示:“这次青岛海关博物馆研学是‘温馨台柳,童心传承’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看到孩子们在参观中睁大眼睛探索、积极互动提问,我们更加坚定了持续推进此类活动的决心。未来,台柳路社区将进一步整合辖区红色资源、文化场馆等多方力量,拓展历史文化类研学、志愿服务、亲子互动等多元活动形式。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青少年在触摸历史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实践体验中提升综合素养,同时为社区居民搭建更多交流互动的平台,让大家在参与中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社区建设目标,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记者 郭慧敏)

研学活动现场。(来源:信网 郭慧敏 摄)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8/08 17:29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郭慧敏
· 责编 ·
陆云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