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网络安全愈发成为牵动经济社会稳健发展、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议题。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于9月15日至21日举行,青岛市市南区积极响应,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模式,多维度、广覆盖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全力营造浓厚的网络安全氛围。
线上趣味互动 让网安知识“活”起来
网络安全议题维系着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也与人民群众的切身权益息息相关,绝不能掉以轻心。为增强全民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共同筑牢数字时代的安全屏障,市南区积极响应相关号召,精心筹备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主题宣传活动,持续推动网络安全宣传工作贴近群众、聚拢人气,让网络安全理念真正融入大众生活、扎根人们心中。
依托“市南融媒”客户端这一重要平台,市南区创新性地推出了线上网络安全知识竞答活动,凭借趣味十足的问答模式,充分调动了广大网民的学习积极性。题目设置包括5道选择题和5道判断题,内容涵盖常见网络风险识别、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知识等,让网络安全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易于获取。参与者在答题过程中,扎实巩固网络安全相关知识,答题80分以上参与者还可参与抽奖,极大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线下精准发力 打通宣传“最后一公里”
面对网络安全领域日益复杂的形势与群众对安全用网的迫切需求,市南区在网络安全工作中始终坚持“靶向发力、标本兼治”的原则,精准锚定网络安全隐患的根源问题。连日来,为进一步打通网络安全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市南区扎实推进网络安全“进基层”行动,创新采用“精准滴灌”模式,将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网络安全教育内容,分门别类地送进校园、景区与机关。
青少年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其网络安全素养的培养关乎成长健康与未来发展。为进一步筑牢校园网络安全防线,将网络正能量与安全防护知识深度融入青少年教育,市南区精心策划“网络正能量进校园”系列宣讲活动,分别于9月9日、11日、16日走进青岛定陶路小学、太平路小学、贵州路小学、德县路小学、香港路小学和新昌路小学。宣讲老师结合近年来发生在青少年身边的真实案例展开讲解,拆解网络诈骗的常见套路与识别技巧,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场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的网络安全“必修课”。
为提升辖区单位网络安全意识与风险应对能力,筑牢安全“防火墙”,市南区还特邀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办安服技术专家刘光栋进行专题授课。刘光栋老师从法律法规解读、辖区漏洞分析与修复、网络攻击案例复盘、钓鱼攻击防范四方面展开。市公安局市南分局网安大队人员还解析了信息系统外包运维的安全风险、管理规范及责任界定。培训兼具理论与实践指导,提升了参训人员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为辖区网络安全奠定基础。
机关干部的网络文明素养与安全防护能力,不仅直接关乎个人信息安全与政务数据保密,更对引领全社会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生态具有关键示范作用。为进一步净化网络空间环境,切实提升机关干部的网络文明素质与安全防护技能,市南区委网信办在区机关一楼大厅精心策划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务实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为机关工作人员送上兼具实用性与指导性的网络安全宣传品。
多屏联动造势 构建全域宣传“大格局”
如何让网络安全周的宣传“有声势、入人心”?市南区提前进行了统筹部署,构建起跨部门协作的宣传矩阵,主动联动区教育体育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青岛海滨景区管理服务中心及各街道,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教育部门聚焦校园场景,商务与市场监管部门对接商圈、市场经营主体,青岛海滨景区管理服务中心协调公共区域宣传资源,各街道扎根社区一线,通过在户外显示屏投放宣传标语、主题海报,以“看得见、记得住”的可视化形式,将网络安全知识自然融入群众日常出行、购物消费、休闲游玩等生活场景,真正实现“走在路上能看到、逛商圈时能学到、在家门口能感受到”,营造了全域联动、立体覆盖的强大宣传声势,推动网络安全理念深入千家万户。
为期一周的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已结束,但网络安全宣传不会停止。未来,市南区将不断加快完善网络安全领域顶层设计,持续提升全民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织密网络安全“防护网”,着力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态,坚决筑牢坚不可摧的网络安全防护屏障,持续为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码赋能”。文/记者 赵彦阅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