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11月14日讯 11月13日下午,崂山区中韩街道新卓路社区“卓源同新”便民服务活动如约开展,社区活动室内热闹非凡,前来理发和磨刀的居民络绎不绝。“卓源同新”自开展以来,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常态化的活动频率,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赞誉。
常态化活动提高活力 助力打造熟人社区
新卓路社区是一个“年轻”社区,成立不到一年时间,下辖两个商品房小区,无论从“社区龄”还是人口规模,都处于起步阶段。社区书记王旭东介绍:“我们社区位于张村河沿岸,张村河改造之前,周边都是农村社区,邻里之间多数存在血缘关系,有着天生的亲情纽带。而我们社区的两个小区都是商品房,同一座楼的邻居都不一定互相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并不亲密。我们就想通过一些活动让大家走出家门,多多见面,从而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
社区计划通过三到五年时间,以现有的桃源居小区和恩马墅院为样板,带动新交付小区,逐步打造熟人社区,从而推动社区的精细化治理,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理发磨刀齐上阵 志愿者临时调班前来“赴约”
理发和磨刀向来是志愿服务活动中的热门项目,本次为居民提供服务的是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崂山巴士第一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团队。臧德超和张永龙是新卓路社区居民的老熟人了。
有居民看到活动通知,早早就把刀拿来社区活动室,王女士来取磨好的刀时,笑着对记者说:“这小伙子我认识,上周刚来过,交给他没什么不放心的,我也不用在这看着,磨的肯定好。”臧德超为人比较腼腆,面对夸奖显得有点不知所措,但干起活来却一丝不苟。他告诉记者,为了参加今天的活动特意调了班次,活动结束要马上赶回路队发车,预计晚上11点才能跑完当天的里程。
一旁的张永龙显得有点着急,原来,上周服务大集时,有位居民来得比较晚,没排上队理发,便口头约定这周再来。活动开始半个多小时,还是未见那位居民的身影,张永龙便提出,如果老人行动不便,他可以上门为其服务。所幸老人还是来了,理完发高高兴兴的拉着张永龙的手说:“任何时候都有学雷锋的好同志。”
活动现场不断有居民来来往往,等待之余,有邻居们互相聊天的、有老人对志愿者表达谢意的,也有特意到办公区感谢社区工作人员的,气氛和谐融洽。随着系列活动的开展,“卓源同新”服务品牌已经成为新卓路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韩街道新卓路社区探索基层精细治理的创新举措和有效手段。(记者 唐婷)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