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即墨海捕鲈鱼进入丰收季 渔船16小时捞回近300斤

原标题:凌晨三点“抢船位”

五个人,一条渔船;凌晨三点就出海,在鲈鱼洄游路上撒下绵延近2海里长的网;为了多捕一些鱼,船员们几乎是连轴转,三天睡了不过10个小时……在即墨区田横镇山南村周边,许多渔船都以出海捕捞鲈鱼为主。在茫茫大海里如何寻找鱼汛,游得飞快的鲈鱼该怎样捕捞?

10月15日,半岛全媒体记者跟随一条渔船出海捕“鲈”。在近16个小时里,船员们几乎顾不上休息,捞回近300斤野生大鲈鱼,平均每条七八斤重,最大的有十几斤重。这次出海经历,也让记者见到了渔民在海上劳作的辛苦与不易。

>>>太拼

凌晨出海,近海已撒满网

每片海域,都有着独特的海鲜。在山南村附近海域,每年9月份到11月份,鲈鱼洄游到这里,周边有不少渔船就以捕捞鲈鱼为主。

9月1日开海之后,渔民迎来丰收季。10月15日2时30分许,记者来到山南村附近一处码头,岸上早已有人在此等候。“一年捕捞鲈鱼的季节,也就是两个多月,有风浪就出不去。”渔船船长刘明远介绍,一有时间他们就会赶紧出海,不想错过捕捞的黄金期,“出海捕鱼,几乎都是摸黑出海,这样能在海上多捕捞一点。”

刘明远使用的是条10多米长的木船,渔船锚泊在海中,需要驾驶小船才能上去。这条船上共有5人,他们都是周边村民,几人合伙买下这条船。所以,五个人都算是船员,也都算是船老大。

正值凌晨,海上漆黑一片,远处有渔船发出的灯光。刘明远介绍,现在正是鲈鱼聚集的季节,距离岸边四五海里的海域就是片黄金捕鱼场,“去那里距离短,能省去不少油费,关键是鲈鱼数量多,捕捞有保障。如果要去外海的话,要开船行驶十多海里。”

伴随着海风,刘明远在船舱里负责驾船,其他四人在甲板上收拾渔网,快速向“黄金捕鱼场”驶去。大约半个小时,捕鱼船就到达那片海域。

海面上,几条渔船亮着大灯,船员们正在往海里放网,还有一些浮标在不停地闪烁,代表着已经有人放网。“凌晨三点很早了,想不到大家都这么拼。”刘明远说,早点下网肯定会捕得更多,“估计他们不到两点就已经出海了。”

刘明远介绍,9月1日开海以来,他们就在这片海域下网,因为实在不想去远海,所以决定先等一下,看看渔网的分布,能不能找到合适空地下网。“这个地方其实并不大,长度跟宽度也就五六公里。”他告诉记者,这里紧邻海洋牧场,有养殖紫菜的网箱,海底还有一些抓八带的吊笼,“撒网的时候,都需要避开这些,所以受到的限制比较多。”

>>>太忙

三天睡了不过10个小时

眼看着天色渐亮,刘明远驾船左右腾挪,找了不少地方都没办法放网,“再这么耗下去,一天就白瞎了。”于是,在“黄金捕鱼场”边缘,他们先放下几十米网,试试运气。

等了快一个小时,他们始终没有找到足够放网的区域。通过对讲机,刘明远向周边船只了解情况,大部分都已经下网。他开玩笑说,“这么多船来回跑,别把鱼儿都吓跑了,我们还是去外海试试运气。”

由于只放了几十米网,船员们收网并不费力,但是收获并不多,陆续捞上来三条鲈鱼。记者看到,这些鲈鱼的个头不小,目测长度在半米左右。船员刘大爷告诉记者,“这些算是小的,每条也就十斤左右,我们捕捞的鲈鱼,最大的时候有二十多斤。”除了三条鲈鱼,还有梭子蟹被网带了上来。“我们这个网是专门定制的,只能捕捞大个头的鲈鱼,其他的很少带上来。”刘大爷说道。

在几名船员忙着收拾渔网的时候,渔船开始向外海出发。

趁着收网间隙,刘大爷选了一条刚捕捞上来的鲈鱼,经过简单清洗、去除内脏,准备做一顿原味海鲜早餐。“这几天是第一次吃上早饭。”他介绍,“每年鱼汛来的时候,其实就那么一段时间。这几天天气好适合出海,是捕捞的黄金季节,因此,已经连续第三天出海了。前两天都是在近海区域,

撒下网半个小时左右就得开始起网,根本来不及吃早饭。今天往外海捕鱼,正好有时间做点早餐。”鲈鱼被刘大爷简单处理以后,就放进锅里炖了起来。

到达新的海域,船员们一边往海里撒网,一边等待锅里的鲈鱼。

差不多四五十分钟,渔网已经撒下一部分,锅里的鲈鱼也熟了。刘明远告诉记者,预计次日风浪比较大,可能没办法出海,所以这几天都是连轴转,“每天下午五六点钟靠岸,卸完货、吃完饭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了。睡几个小时,凌晨两三点钟就得出海。这三天,总共睡了不超过10个小时。”

>>>太累

2海里渔网,6小时才收完

在放网一个多小时后,船员们开始陆续收网。

“今年第一次来这个场,先收上来看看情况怎么样。”刘明远说,出海要看运气,“每次出海,都期望满载而归,每年也会有那么一两天,运气特好。”他们收获最多的一次,一天捕捞了近2000斤鲈鱼。“感觉只要把网提上来就是鱼。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大部分情况下,一天也就是三四百斤。”刘明远说道。

记者看到,收网的时候,船上五人分工明确。一名船员使用绞盘机,将渔网上侧拉上来;渔网下侧,则需要船员用手一点一点拉上来。此时,几名船员都穿上了皮裤。

刘大爷介绍,“皮裤虽然不透气,一干活身上就有汗,但是现在气温比较低,海上风又大,如果被海水打湿了会很冷。”记者注意到,船员们都戴着手套干活,但是手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

负责掌舵开船的刘明远也没闲着,在将渔船航向和速度确定好以后,他将网底的水泥砖块一个一个整齐地排列起来,“这样以后放网的时候,才会很方便。”

8时开始,船员们就陆续收网,整个过程都站着完成,手里的活一刻就没停过。到了12时左右,已经是午饭时间,渔网才收上来一半多。

“我们吃饭得看活干得怎么样,要是不赶紧干,黑天了也回不了家。”刘大爷说,他们在海上基本没时间吃午饭,都是趁早多干点,争取能早回家。

14时左右,所有放下的渔网终于收起,面对2海里长的渔网,船员们用了六个小时。[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戴慧慧]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2 10/18 07:55
· 来源 ·
半岛都市报
· 责编 ·
戴慧慧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