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是山东省商业保理公司聚集地,业务规模占全省70%以上。同时,青岛也是外贸城市,但受限于外贸业务真实性确认困难、回款“归国”不及内贸企业确定性高等因素,青岛市商业保理公司未曾涉足外贸领域业务。
2025年,青岛市委金融办敏锐抓住青岛市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以下简称赋能中心,系市发改委公布的第一批青岛市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之一)推广的“科技+外贸+金融”的“数智”保理创新场景,大力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成功促成了青岛商业保理公司在外贸领域的历史破冰。近日,青岛华商汇通商业保理公司通过基于国际货运代理服务产生的应收账款向13家外贸企业发放了我市商业保理行业首笔外贸领域融资款23.65万元。
首单金额虽小,但意义重大。这标志着青岛商业保理公司正式进军外贸领域,为外贸产业链上的众多中小微企业获得融资支持开辟新了渠道。据了解,目前已有4家商业保理公司同赋能中心达成“数智”保理合作意向,融资授信合计约6亿元,预计可为外贸企业注入30亿元的金融活水,积极助力外贸企业稳定单、拓市场。
商业保理公司“小切口”能够驶入外贸“深蓝海”的背后,是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技企业、商业保理公司凝聚共识、协同攻坚、齐力创新的重要成果。
四场“金企”对接,提速外贸保理破题。自青岛市委金融办首次接触赋能中心关于“科技+外贸+金融”的创新场景后,联合市金融业联合会商业保理专委会共组织了4场商业保理助力岛城外贸“金企”对接活动。根据商业保理公司对“数智”保理创新模式的了解程度,先后开展了摸底调研式对接、业内正式推介对接、卡点疑问“回诊”式对接、赴天津实地考察式对接等多种方式,层层加深对接深度,积极助力合作双方有效沟通,“数智”保理模式获得多家商业保理公司积极响应。除此之外还紧密跟踪对接成效,商业保理公司全力提速决策流程,加快商务谈判。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创新模式在青岛的落地效率大大提高。
科技精准赋能,卡点突破兑换“真金白银”。商业保理业务的关键是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外贸“出海”产业链条长、细分领域多、风险不确定性高。赋能中心利用其报关货运SAAS平台,运用信息化技术,将外贸企业报关信息、外贸产品承保信息、企业主体信用情况等数据资源进行整合校验,使过去难以核验的外贸应收账款,能够相对精准、高效地形成真实性“画像”。商业保理公司拥有了真实的底层资产,形成了贸易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验证匹配,就可以投放“真金白银”。此外,为了解决外贸小微企业主普遍存在的轻资产、弱信用等问题,“数智”保理模式还引入保险机构合作,通过“保理+保险”模式以及专门设立项目子公司等创新手段,建立有益于各方的风险缓释屏障,也是促成外贸保理成功落地的又一关键。
创新“标准化”可复制模式,应用场景广阔。有别于传统商业保理的非标准化经营模式,“数智”保理通过对信息来源、信息内容、信息校核的数字化改造,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智能研判和金融产品输出,大大提高了商业保理审核效率,可“一键复制”应用到各类型商业保理公司。目前,赋能中心同商业保理公司合作是基于国际货运代理服务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未来,赋能中心致力于将数字平台提级扩面,进一步链接和融合外贸、物流和金融等要素,打造平台生态,形成平台经济。商业保理公司通过与赋能中心的创新合作,不仅打开了通往外贸领域的“航线”,还将随着对外贸领域的深耕实践,在更广范围、更多维度、更深领域参与“外贸经济+数字经济”的平台生态打造,与城市经济同频共振、融合发展。
文/通讯员 刘博 记者 赵彦阅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