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婆媳吃野蘑菇中毒 盘点青岛最常见6种毒蘑菇

2015-09-14 08:35:14
作者:季晓东
责任编辑:光影

1.红鬼笔菌

形态特征:子实体中等或较大,高10~20cm。菌盖近钟形,具网纹格,上面有灰黑色恶臭的黏液,浅红至橘红色,被黏液覆盖,顶端平,红色,并有孔口,盖高1.5~3cm,宽1~1.5cm。菌柄海绵状,红色,长9~19cm,粗1~1.5cm,圆柱形,中空,下部渐粗,色淡至白色,而上部色深,靠近顶部橘红至深红色。菌托有弹性,白色,长2.5~3cm,粗1.5~2cm。

毒性:红鬼笔菌类,因其形态类似民间传说的阎王勾魂用的判官笔而得名。这种菌菇颜色艳丽,但有毒性,其菌盖表面黏液有腥臭味,作为外用药物有散毒、消肿、生肌作用,但不可食用,一旦误食后引起身体发热、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等中毒症。

2.臭黄菇

形态特征:菌盖土黄至浅黄褐色,表面黏滑,边缘有小疣组成的明显粗条棱,直径9~12cm ,扁半球形,平展后中部下凹,往往中部土褐色。菌肉污白色,质脆,具腥臭气味,麻辣苦。菌褶污白至浅黄色,常有深色斑痕,一般等长 ,弯生或近离生,较厚。菌柄较粗壮,圆柱形,长3~9cm,粗1~2.5cm,污白色至淡黄褐色,老后常出现深色斑痕,内部松软至空心。

毒性:潜伏期短,发病快。一般于食后半小时左右即发病,主要为胃肠道症状,如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还出现精神错乱,头晕眼花,乱说乱唱,严重者则有面部抽搐,牙关紧闭,视力减弱,昏睡等。

3.白毒伞

形态特征:菌体幼时卵形,后菌盖展开成伞状,白色。菌盖直径4~7cm,凸镜形至平展形,白色,但中部奶油色。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至近白色,较密。菌柄长7~9cm,粗0.5~1cm ,近圆柱形或略向上收细,基部膨大,近球形。菌环生于菌柄顶部或近顶部,薄,膜质,白色。

毒性:白毒伞含有剧毒,一个约50g的白毒伞所含毒素量足以毒死一个50公斤的成年人;其毒素主要为毒伞肽和毒肽类,在新鲜的蘑菇中其毒素含量甚高。这些毒素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致使人体内各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95%以上。

4.墨汁鬼伞

形态特征:子实体小或中等大。菌盖初期卵形至钟形,当开伞时一般开始液化流墨汁状汁液,未开伞前顶部钝圆,有灰褐色鳞片,边沿灰白色具有条沟棱,似花瓣状,直径4cm,或更大些。菌肉初期白色,后变灰白色。菌褶很密,相互拥挤,离生,不等长 ,开始灰白色至灰粉色,最后成汁液。菌柄污白,长5~15cm,粗1~2.2cm ,向下渐粗,菌环以下又渐变细,表面光滑,内部空心。

毒性:与酒一起食用时是有毒的。征状包括面红、反胃、呕吐及心跳紊乱,于食用后20分钟至2小时会出现。虽然有不适的征状,但却从未有致命的情况出现。这些征状在吃了墨汁鬼伞3天后喝酒亦有可能会出现。

5.毒鹅膏菌

形态特征:毒鹅膏菌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高把菌、毒伞。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表面光滑,菌盖初期近卵圆形至钟形,表面灰褐绿色、烟灰褐色至暗绿灰色。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菌柄白色,细长,圆柱形,基部膨大球形,内部松软至空心。菌托较大而厚,呈苞状 ,白色。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毒性: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发病初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此后1~2天内症状减轻,似乎病愈,但此时毒素已经进一步损害肝、肾、心脏、肺、脑等重要器官。病人的病情很快恶化,出现肝、肾细胞损害,黄疸,中毒性肝炎,肝肿大、肝萎缩,最后昏迷。死亡率高达75%以上,甚至100%。

6.狗尿苔

形态特征:子实体小。菌盖小,半球形至钟形。菌盖直径3cm左右,烟灰色至褐色,顶部蛋壳色或稍深。有皱纹或裂纹,干时有光泽,边缘附有菌幕残片,后期残片往往消失。菌肉污白色。菌褶稍密,直生,不等长,灰色,常因孢子不均匀成熟或脱落,出现黑灰相间的花斑。菌柄长可达16cm ,粗达 0.2~0.6cm ,上部有白色粉末,下部浅紫,往往扭曲,内部空心。

毒性:中毒后一般无胃肠道反应。发病较快,主要表现为精神异常、跳舞唱歌、狂笑,产生幻视,有的昏睡或讲话困难。由于中毒后引起跳舞、大笑,故群众称做舞菌或笑菌。部分生长在粪上又名粪菌。北方通称"狗尿苔"。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