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的各个角落,一场中医适宜技术的“跨界”协作正在悄然发生,医院中医科主任朱志华带领的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团队,正活跃在神经内科、老年医学科、产科、耳鼻喉科、眼科、肛肠外科等多个临床科室,将耳穴压豆、岐黄灸、穴位贴敷、中药塌渍等一批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中医适宜技术带出“专科”,送入“全科”,为患者提供更多元、更优质的诊疗选择,标志着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中西医协同诊疗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
打破学科壁垒,让中医智慧惠及更多患者
中医适宜技术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易操作的中医疗法。比如常说的耳穴压豆、岐黄灸、穴位贴敷、中药塌渍等,具有“简单、方便、绿色、高效”的特色疗效。
耳穴压豆
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刺激感应,达到治疗目的地一种外治疗法。
岐黄灸
利用艾草之药,通过精准的穴位,为身体注入温和而深透的能量,起到温通经络、驱散寒湿、补益气血、扶助阳气的综合作用。
穴位贴敷
以中医经络学为理论依据,将中医药膏直接贴敷穴位、患处,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无痛穴位疗法。
中药塌渍
利用合适的中药药方熬成中药水来泡脚,从而达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的效果。
“我们的目标,不是让中医‘包打天下’,而是让它成为现代医学有力的‘助攻手’。”青岛市城阳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朱志华介绍。他表示,随着临床复杂多样的疾病谱和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单一的治疗手段有时难以达到最佳效果,许多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后期康复阶段,往往会遇到一些功能性症状,比如失眠、疼痛、焦虑、乏力等。这时,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维,能与西医疗法形成互补,为患者制定最优的诊疗方案。
精准对接需求,特色技术在各科室“落地开花”
中医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行动精准对接了各科室的临床需求,堪称一次“量身定制”的健康赋能。
神经内科耳穴压豆成安神助眠新利器
针对卒中后焦虑、抑郁、失眠的患者,中医团队指导应用“耳穴压豆”技术,通过刺激相应穴位,起到宁心安神、疏肝解郁的辅助治疗作用,不少患者反映睡眠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老年医学科“岐黄灸”和“中药塌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面对多种慢性病共存、体质虚弱的老年患者,“岐黄灸”和“中药塌渍”技术大显身手。通过艾灸的温煦之力激发阳气,结合塌渍的透皮吸收作用缓解局部肿痛,有效提升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产科“舒心贴”化解孕产妇用药顾虑
为了减少孕产妇对药物的顾虑,中医团队推广了用于缓解孕吐、腰骶酸痛以及促进产后康复的穴位贴敷技术,这些“绿色疗法”以其安全、无创的特点,让准妈妈们和新手妈妈们倍感安心。
耳鼻喉科、眼科与肛肠外科等外科一剂外敷,加速康复进程
针对过敏性鼻炎、术后疼痛、肛门疾患等,“穴位贴敷”和“中药塌渍”等外治法直接作用于患处或相关经络,起到了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宣通鼻窍的良好效果,成为了加速患者康复的“助推器”。
协同共创未来,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此次跨科室技术推广活动,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切实的福祉,也加强了各临床科室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中医适宜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和工具。特别是在处理一些术后康复、慢性疼痛和情绪障碍方面,打开了新局面。”接受推广的科室医护人员纷纷表示。
从中医科到全院各病房,全院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背后是医院“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生动体现,也是推动医院内涵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未来,医院将继续深化中西医协同协作机制,让古老的中医智慧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焕发新的生命力,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个性化的医疗健康服务。文/通讯员 原小卫 记者 丛黎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