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冬季“中风”高发 有些致病风险让人意想不到

原标题:冬季“中风”高发 有些致病风险你意想不到→

节气已过立冬,冬天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成年人脑卒中的患病风险接近40%。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预防脑卒中,如何及时救治脑卒中患者?

极端情绪和寒冷天气是脑卒中“引爆器”

短时间内情绪大起大落,会使血压骤升,诱发脑卒中。寒冷天气也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血压飙升。血管在极端压力下,已有的斑块可能破裂形成血栓,或脆弱的血管直接破裂。

尽管脑卒中发生看似突然,但其病情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

“打呼噜”可能是脑卒中的加速器

伴有呼吸暂停的“打鼾”,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因为呼吸暂停会导致反复缺氧,血压急剧波动,血液黏稠度增加,长期如此会严重损害血管,增加脑卒中风险。如果您打呼噜声音巨大、时断时续,白天总是犯困,应尽早就医。

牙周炎可能会“伤心伤脑”

因为口腔中的致病菌及其毒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引发全身性的慢性炎症反应,损害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认真刷牙、定期洗牙,不仅是保护牙齿,更是保护大脑。

脖子不当按摩或剧烈转颈有风险

因为颈动脉和椎动脉是大脑供血的关键通道,粗暴的外力可能造成动脉内膜撕裂,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这是年轻人脑卒中常见原因之一。

专家提醒

警惕“小中风”,即短暂性脑缺血,其表现为突然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看东西模糊、口齿不清。症状可能仅持续几分钟到一小时,然后恢复正常。

其实这并不是痊愈,而是大脑发出的强烈警告。因为大约1/3的“小中风”患者最终会发展成严重的脑卒中。所以这样的症状一旦发生,应立即就医。

静脉溶栓通常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脑卒中可能导致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后遗症,康复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发病后3个月以内。

在生命体征稳定和病情无进展情况下,卒中患者应尽早开展康复治疗。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王荣]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1/10 13:37
· 来源 ·
央视新闻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