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从窃题到替考成产业链 案件涉及16省区市考生

2017-03-22 09:02:40
来源:青岛日报
责任编辑:帛幼

原标题:从窃题到替考成产业链案件涉及16省区市考生

非法出售考试试题、暗中操作“枪手”替考、利用无线电器材作弊……部分涉2016年研究生考试泄题案的犯罪嫌疑人,21日在湖北省公安县人民法院受审。据了解,这是我国刑法修正案(九)关于作弊入刑规定施行以来,首起大规模有组织的考试舞弊案件。

印刷点试卷被偷拍

此次受审的13名犯罪嫌疑人被指控的罪名涉及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提供出售试题、答案罪,代替考试罪三项。这也是作弊入刑后首次有犯罪团伙同时涉及三项罪名。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首日,一份英语试题答案开考前已在网络中流传。事后,经公安机关及教育考试部门等确认,考研遭泄题。

通过追踪相关线索,武汉一教育咨询服务部负责人王某具有较大嫌疑。2015年12月26日研究生考试首日,公安机关将正在通过无线电设备发送答案的王某当场抓获。

通过前期掌握的考生名单,专案组在附近考点查获作弊考生9名,收缴用于接收答案的作弊设备9套。

9名作弊考生交代,他们均来自另一名犯罪嫌疑人詹某的培训班。警方调查发现,詹某与王某存在合作关系,双方协商由王某向这批考生发送作弊答案。

考试结束3天后,詹某迫于压力,在武汉投案自首。

王某、詹某的答案究竟是如何获得的?专案组办案人员介绍,通过进一步深挖相关信息,找出了试题泄密源头。原来,来自河南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借助另一名犯罪嫌疑人,通过一处试卷印刷点的内部人员偷拍了试卷。随后,相关试卷内容被泄露给了王某、梁某某、詹某等考试舞弊团伙。

形成完整作弊产业链条

荆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侦查大队教导员周方杰介绍,在王某落网的同时,抓捕二组于考试当天赶赴设在武昌某大学8号楼的王某的公司,当场查获研究生考试培训协议、考生资料、账本及办公电脑等证据。

深入调查后,警方了解到,除了涉及抄袭,犯罪嫌疑人中还有人涉嫌“枪手”替考。考生卢某,在考试当天由嫌疑人李某代考。案发后,卢某向警方自首。

周方杰告诉记者,犯罪团伙之间及内部分工明确,基本形成一个窃题、传题、解题、招生、培训、组织作弊、替考的完整产业链条。

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间,在公安部指挥下,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三级警方组成的联合专案组先后查获一批嫌疑人以及参与作弊考生,涉及全国16个省 (区、市),成功破获这起组织结构庞大、关系错综复杂的作弊大案。

13名嫌疑人均当庭认罪

21日,部分涉2016年研究生考试泄题案的犯罪嫌疑人,先行在湖北省公安县人民法院受审。此次审理共涉及13名犯罪嫌疑人,多为“80后”“90后”,均当庭认罪。

公诉机关在法庭上指控,王某、詹某、魏某等9人涉嫌组织考试作弊罪,犯罪嫌疑人胡某、陈某2人涉嫌非法提供出售试题、答案罪,犯罪嫌疑人卢某、李某2人涉嫌代替考试罪。

记者获得的信息显示,13名犯罪嫌疑人中,除出生于1979年的卢某外,其余12人均为“80后”或“90后”。其中,“80后”9名,“90后”3人,年龄最小的吕某出生于1997年。

21日下午,经过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被告人陈述等法定程序,13名被告均当庭认罪。法庭未当庭宣判。

教育考试部门及公安机关透露,所有涉案考生也已被锁定信息,均将依法依规受到应有的处罚。

新华社记者 梁建强(据新华社武汉3月21日电)

[编辑:帛幼]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到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