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全国信息学奥赛青岛学子再创佳绩 3人参赛获2银1铜

原标题:全国信息学奥赛青岛学子再创佳绩

青岛二中3人参赛获2银1铜 竞赛强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高招”

本报7月30日讯 7月12日-18日,第42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2025)在绍兴举行,来自全国的32支代表队共500多名选手,共赴这场代表中国青少年信息学最高水平的盛会。作为我市传统竞赛强校,青岛二中有3名学生参赛,获2银1铜。

记者从青岛二中了解到,该校参赛的三名选手中,周信伯获银牌,并获清华北大等高校强基破格入围资格;骆雨霄获铜牌;夏令营选手栾延嘉达到银牌线。骆雨霄开学后将升入高三;周信伯、栾延嘉都是新高二的学生。青岛二中信息学奥赛首席教练朱彬表示,“小将”在比赛中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具备“更进一步”冲击更高奖牌的能力。比赛结束后,他们返回青岛,稍作调整就继续投入训练,利用暑假为明年的比赛做准备。

“周信伯和栾延嘉的特点是比较扎实,学习态度认真,对教练布置的任务都能一丝不苟地完成,而且数理逻辑思维非常好,对信息学奥赛的学习很投入,课内学习成绩也很优异。”朱彬介绍,这两名同学都是从初中开始接触信息学奥赛,进入青岛二中后,开始以全国决赛为目标接受系统性的训练,一年来进步飞速。备赛路上,他们延续了二中竞赛生的优秀传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顶峰相见。

信竞的学习训练要投入大量时间,过程难免有些枯燥,能够坚持下来,主要靠兴趣作为内驱力。在周信伯眼中,“神奇C语言”有强大的魔力,从感兴趣到爱上这门学科,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朱彬认为,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在信息学奥赛取得好成绩,除了对信息学有浓厚的兴趣外,还要具备三个因素:课内学习游刃有余,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训练;数理逻辑思维较好;以及家长的支持。“信竞学习对学生的长期发展非常有利,一方面有利于数理思维的培养,对文化课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升入大学后,有信奥学习经历的学生在相关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上都更有优势。如果获得联赛奖项,对升学也有所帮助。”

作为竞赛强校,青岛二中在信息学奥赛中屡创佳绩,“法宝”是什么?据了解,青岛二中信息学奥赛团队在首席教练员朱彬整体协调下,教练员胡芳、胡传畅、郑源、王子浩分工协作,进行不同层次学生的授课和奥赛学生梯队的建设,现已构建起从入门到省选的课程体系。团队开发完善青岛二中信息学在线评测系统(EZOJ),整理录入上万道训练题目,满足日常和赛前的训练需求,为学生参赛提供强大支持。经过多年实践,逐步形成了具有青岛二中特色的培养途径和模式,学校竞赛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已经连续16年获得山东省信息学金牌学校称号。学校共获得5枚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决赛金牌,21枚银牌,20多枚铜牌,280余人获全国联赛一等奖。众多学生因此通过保送、自招或强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全国著名高校录取。(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董真)

相关链接

明年全国信息学奥赛

将在城阳举行

在第42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我市城阳区学子斩获1银2铜的好成绩,这是该区在五大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赛中首次取得国家级奖牌,实现了学科竞赛国赛成绩的历史性突破。据悉,2026年第43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将由城阳一中承办。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孙宝震]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7/31 08:46
· 来源 ·
青岛晚报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