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超半数新型职普融通班录取线超一段线,三二连读高职(含五年一贯制高职、联办五年制高职)录取满额专业占比约为60%——
青岛职业教育收获更多“认同感”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日前,青岛初中后职业类学校第一阶段录取完成,意味着今年全市中考录取工作基本画上了句号。超半数新型职普融通班录取线超一段线,约有三分之一的职普融通班录取线超民办普高其他班线,三二连读高职(含五年一贯制高职、联办五年制高职)录取满额专业占比约为60%……今年中考,青岛职业学校涌现了一些新现象和新情况。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形成互补的教育体系。青岛强化职业教育“就业与升学并重”改革,优化专业设置,多种方式构建起中职学生“立交桥式”发展通道,助力学生多元发展。同时,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也在增强,近年来每年从普高(综合高中)转入中职的学生有6000余名。
5个新型职普融通班录取超一段线
多个班型录取线超民办其他班线
在青岛,中考职业学校招生主要涉及“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综合高中班(普高学籍,在中职就读)、职普融通实验班(中职学籍,三年制)、新型职普融通班(注册中职学籍,在对口的普高上学,三年制)、联办五年制高职、三二连读招生、五年一贯制高职、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等。
职普融通班(含新型职普融通班)由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文化课水平。作为一种主要面向春季高考开设的招生类型,近年来持续受到考生和家长的关注。录取数据显示,今年青岛有12所中职学校24个专业的职普融通班录取线超过民办其他线(215分),占比接近30%,如青岛华夏职业学校的会计事务、艺术设计与制作,青岛电子学校的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计算机应用,青岛旅游学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的国际商务、跨境电子商务,青岛财经职业学校的会计事务,青岛烹饪职业学校的西餐烹饪,青岛高新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等专业职普融通班录取线均超过了民办其他班线。
新型职普融通班在合作普高学校就读,因其在文化课学习等方面更有优势,受关注程度也更高。今年,局属中职学校共开设有9个新型职普融通班,其中有5个班的录取线超过了一段线(264分)。青岛艺术学校的绘画专业自招班(按综合分录取,满分为385分)、绘画等两个班均要求一段线上15分,实际录取分数分别是298.5分和286.5分。青岛经济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新型职普融通班录取线291.5分,较一段线高27.5分,青岛财经职业学校会计事务专业新型职普融通实验班录取线为278.5分,较一段线高14.5分,青岛旅游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新型职普融通实验班录取线为265分,较一段线高1分。其他新型职普融通班录取线均高于民办普通班线(229分)。
三二连读高职(五年一贯制高职、联办五年制高职)实行的是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贯通培养,考生升学更加容易、专业更加对口、通道更加顺畅。考生进入中职学校后,经过一段时间培养,通过相对简单的测试,基本就可以转到高职专科段学习,帮助孩子更容易拿到专科学历。因此,考生通过以上方式进入中职学校后,基本就是“准大学生”。
今年是青岛开设联办五年制高职的第二年,17个学校168个专业共计划招生10310人。此外,三二连读高职、五年一贯制高职招生计划则为3661人。三二连读高职(五年一贯制高职、联办五年制高职)共有139个专业一次性录满,录取满额专业占比约为60%,其中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开设10个相关专业,全部招满;青岛烹饪职业学校开设4个相关专业,全部招满;青岛高新职业学校开设5个相关专业,全部招满;青岛市城阳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开设11个相关专业,全部招满。部分学校专业录取线甚至超过了民办其他线,如青岛卫生学校的3个专业均高过民办其他线,护理专业录取分数线218.5分,超过民办其他线3.5分;药剂220分,超过民办其他线5分;康复技术218分,超过民办其他线3分。整体来看,青岛职业教育在家长和考生心中的认可度在持续提升。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每年有6000余人转入中职学校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起点,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肩负着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针对中职教育存在的办学定位不适配、办学规模大而不强、办学条件缺口大等问题,教育部2022年明确提出中职教育要“就业与升学并重”。中职教育从“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改革方向,其主要目的是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扩大贯通培养规模,打开中职学生的成长空间,让中职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发展有通道。去年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中也强调,以职普融通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融合发展。加强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衔接培养。
青岛正在打造“青岛特色”区域现代职教体系,优化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学校布局、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市教育局联合7部门出台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市财政每年安排现代学徒制资金1000万元,已有1.2万余名中高职学生受益。市教育局联合市财政局等11个单位印发《青岛市公办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方案》,鼓励社会力量与公办职业院校探索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多元办学、多渠道融资,激发办学活力和自我造血能力。
在专业教育方面,青岛持续提升职业学校专业与重点产业的匹配度,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今年,青岛多所中职学校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无人机操控与维护、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婴幼儿托育等40余个专业点,更好服务青岛创新型产业体系的发展。同时,青岛各中职学校坚持以赛促训练,更好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在2024年举办的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中,青岛摘得11枚中职组金牌,金奖数量位居计划单列市第一、全省第一。
同时,青岛畅通学生升学发展渠道,新型职普融通、三二连读高职(五年一贯制高职、联办五年制高职)、“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升学、深造选择。青岛积极争取联办五年制高职试点,学生5年均在中职培养,每年招生1万余人,相当于为青岛新增两所高职学校。正在建设中的青岛职教园未来将容纳高素质技能人才3万人。更多学生在职业教育天地里,获得了新发展,全市85%的中职毕业生实现升学深造。
近年来,每年约有6000余名学生从普高(综合高中)转入中职学校就读,参加春季高考,其中2024年从普高(综合高中)转入中职学校的学生高达7700余人。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职业教育正在获得更多家长和考生的认同。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