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9月22日讯 9月15日至19日,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筹全市技工院校开展“法润青春 护航成长”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此次活动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山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四个一”活动为核心框架,覆盖全市22所技工院校4万余名学生。活动旨在帮助青少年掌握与自己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习惯,赋能全市技工院校营造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形成平安校园的和谐环境。
召开一次动员大会:播种法治种子
各技工院校利用周一升旗仪式,隆重召开法治教育宣传周动员大会,用国旗下讲话的庄重仪式感,唤醒学生法治意识。在青岛市技师学院,教师代表深刻阐述了法治教育对于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并向全体同学发出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号召。在青岛中德智能制造技师学院,教师代表以《法律为青春护航,合规为成长筑基》为题发言,强调法律不是约束,而是保护自己的护身符。学生代表上台宣誓,承诺“不参与校园欺凌、不传播不良信息、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各院校通过动员大会,强化学生法治责任意识,为宣传周活动拉开序幕。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深化法律认知
全市技工院校围绕“法润青春,护航成长”开展主题班会,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从“被动听”变为“主动悟”。青岛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各班选择观看法治纪录片,通过真实案例还原“校园欺凌后果”“实习权益受损维权”等场景,学生看完后结合专业讨论“操作失误致设备损坏是否担责”等相关法律问题;青岛启洋技工学校采用“案例问答竞赛”形式,班主任设置“遇到网络诈骗该怎么办”“被同学辱骂是否可以反击”等情景题,学生抢答并阐述法律依据,现场气氛热烈。通过采取情景演绎、知识问答等极具互动性的形式开展主题班会,各技工院校有效深化了全体师生对法律的认知。
组织一场普法讲座:传递法律知识
9月18日,市人社局联合市检察院,为全市技工院校开展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普法知识讲座。此次活动在青岛市石化高级技工学校设置线下主会场,并同步开设线上分会场进行直播。讲座结合未成年犯罪典型案例,拆解相关罪名的构成要点与及违法犯罪者需承担的法律、经济和家庭代价,强化了学生们的法治认知与自我保护意识。讲座还特别强调了教师的强制报告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发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受到侵害时,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线上线下的师生们认真听讲,积极互动。
制作一期宣传专栏:厚植法治氛围
各技工院校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将所学法律知识转化为宣传作品,创造出一批主题鲜明、内容详实、设计精美的法治文化手抄报,打造了一批法治宣传栏。青岛中工高级技工学校开展“拒绝校园暴力,防止校园欺凌”主题手抄报活动,邀请学生代表加入评委组,选出30份优秀作品在校园公众号进行展播。平度市技师学院开展“巧手绘法传理念”手抄报创作活动,让同学们在绘制与观赏中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传播;利用电子显示屏打造“法治宣传角”,营造“处处见法治、时时学法治”的浓厚氛围。通过师生们的亲手制作和参与,让法律知识融入校园每一处环境,让法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此次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具有多方联动发力、形式丰富多样的特点。在“四个一”活动基础之上,多所院校还开展了其他系列活动,如平度市技师学院联合平度市检察院策划“模拟法庭”,让学生们担任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等角色,体验庭审流程,在演绎中深化法治认知;青岛新兴电力技工学校举办“家长法治课堂”,向家长们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引导家长们提升家庭教育法治观念,形成家校共育合力;青岛长江卓越技工学校组织教师专题培训,系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教师依法执教的自觉性和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感。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技工院校学生而言,法治教育是引导他们远离违法犯罪、走好职业道路的“指南针”;对于校园环境而言,法治教育是化解矛盾纠纷、营造和谐氛围的“润滑剂”。通过一系列活动,不仅让全市技工院校的师生掌握了相关法律知识,更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了“防护网”,为平安校园建设注入了“稳定剂”。
青岛市将以此次法治教育宣传周活动为契机,推动技工院校法治教育从“集中活动”向“常态融入”转变,深化协同机制,打造校园安全教育基地。通过持续完善未成年人法治保护体系,青岛将进一步夯实平安校园建设根基,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以法治力量为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记者 李如艺)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