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花费29.9元就可以脱单?小心恋爱盲盒抽走隐私

原标题:花费29.9元就可以脱单?小心恋爱盲盒抽走隐私

当下,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万物皆可盲盒”,这其中也包括爱情。近一段时间以来,以脱单盲盒为主打的线下店铺或者摊位在各地涌现。据报道,脱单盲盒是指单身男女将写有年龄、星座等信息的纸条放入盒中,被卖家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出售,从而达到交友的目的。在北京一家脱单便利店里,花费29.9元后,顾客可以领取装有他人信息的瓶子。企查查平台上以此为主业的注册公司近一年开了百多家,而线上的脱单盲盒小程序更是不胜枚举。

单身男女希望通过扩大社交面来寻觅爱情,找到生活伴侣是件好事,否则古往今来也不会有那么多人爱当月老了。但与传统的熟人介绍、机构相亲不同,甚至与前些年兴起的婚恋网站也不一样,脱单盲盒因其“盲”的特性和低廉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收费,在带来新鲜感、提升刺激程度的同时,几乎消弭了所有的资质审查和隐私保护,直接把个人信息赤裸裸地放到了陌生人世界中。

要知道,在单身男女把自己的信息封入盲盒的那一刻,也就相当于把处置自己个人信息的权利让渡给了经营者,而且还是自己付费的。在2021年11 月1日开始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对其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负责,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所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安全,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所有脱单盲盒的经营者,无论线上小程序还是线下实体店或者摊位,都正游走在法律的边缘。事实上,自从脱单盲盒这一新生事物出现,就有着各种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纠纷的新闻在媒体曝光。综合各类报道中的案例来看,除了乱发乌七八糟内容的,还有相当多诱导下单、涉嫌传销的,更有甚者一些“杀猪盘”和电信诈骗也都钻了脱单盲盒对于个人信息疏于保护的空子。

当然,不能因为存在风险就不去寻觅爱情。盲盒这种方式也许会带来“转角遇到爱”这种奇迹,但发生概率极低。普通人还是应该现实一些,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跟风追求新鲜刺激。人首先要自己对自己的隐私负责,不轻易交付,其次也要对各种需要自己让渡隐私的玩意儿保持警惕——不管它多么新鲜有趣。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监管要跟上,法律法规建设要给管理先行提供基础,想办法走到各种盲盒玩法前面。近年来盲盒给市场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带来各种新课题,能未雨绸缪就别等着亡羊补牢。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王熠冉]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2 09/26 09:03
· 来源 ·
北京晚报
· 责编 ·
王熠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