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11月28日讯 11月28日上午,“信新相映”公益平台组织志愿团队走进市北区敦化路街道东吴社区,一场热闹的便民服务大集温暖开摊。人群中,“10后”小志愿者的身影格外亮眼,他用稚嫩的行动,让志愿精神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生。
今年15岁的贺泽祥,是跟着父亲贺鹏一起来参加志愿活动的。贺鹏是“信新相映”公益平台的“老熟人”,多年来坚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家里的“志愿故事”,成了贺泽祥成长路上最生动的教材。“我爸平时回家总跟我讲他做志愿者的经历,这些小事慢慢在我心里种下了助人的种子。”在贺泽祥眼里,父亲热心公益、不求回报的样子,就是最值得敬佩的榜样,“我一直希望长大后能像他一样,用自己的力量帮到别人。”
耳濡目染之下,贺泽祥早已把“助人”融入日常生活。小区里遇到老人提着重物,他会主动上前帮忙送到家门口;楼道公共区域脏了,他会默默拿起扫帚清扫干净。“从初中开始,我就对他说,除了照顾好自己,还要学会关心身边有需要的人。”贺鹏坦言,他不追求孩子成绩顶尖,却格外看重品格培养,“希望他从小就有社会责任感,将来能成为一个温暖且有用的人。”
如今,贺泽祥正在积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他看来,团员身份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果能入团,我对自己的要求就要更高,不能给团员身份抹黑。”他还计划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参与公益,“让更多同龄人明白,互帮互助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对于儿子的成长和想法,贺鹏满心欣慰:“看到他主动关心他人、参与公益,我知道这份助人的初心已经在他心里扎根了。我始终相信,先做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才能走得更远。”
随着“信新相映”公益平台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像贺泽祥这样的年轻人主动加入志愿队伍,为这支充满温情的队伍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鲜活活力。这些“10后”“00后”志愿者们带着新时代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理念,不仅用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传统便民服务中,更善于结合自身特长开拓公益新场景,让助人理念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传播。他们打破了传统公益的固有模式,以更贴近年轻群体的方式解读志愿精神,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在代际传递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如今,在“信新相映”公益平台上,老志愿者的经验沉淀与年轻志愿者的创新活力相互交融,既守住了公益事业的初心温度,又拓展了服务群众的广度与深度,让志愿精神持续传递,为城市文明建设注入了持久的正向能量。(信新相映记者 白莹)
参加本次活动的有:
青岛城运公交集团市南巴士第二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服务团队
青岛公交集团隧道巴士第七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团队
青岛城运控股集团青岛长途汽车站爱心美佳志愿服务团队
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隧道巴士第八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者团队
青岛城运公交集团市南巴士第三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服务团队
青岛城运公交集团市南巴士第一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服务团队
青岛城运公交集团市南巴士第七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服务团队
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北巴士第一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团队
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崂山巴士第五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团队
青岛公交集团隧道巴士第四分公司“青岛巴士”志愿团队
青岛城运控股集团城阳巴士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萤火之光”志愿服务团队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公益服务队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