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15 04/16 01:35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王学义
· 责编 ·
每皮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伏姓祖先写下《尚书》城阳伏姓缘何惨遭灭族

光武帝刘秀封伏湛为不其侯封地在今城阳一带

\

在青岛古代文化上,有一个家族彪炳史册,这就是伏氏家族。他们是经学传家,累世名儒,而且家风崇尚清静,不党不私,所以人称“伏不斗”。

其中,东汉初年,伏湛被光武帝刘秀封为不其侯,封地就在如今的城阳一带。不过,这个家族虽然重在做学问,但是文而不弱,面对大义,他们不畏强暴,甚至舍命相抗,写下了青岛历史上的壮烈一页。

伏湛的先祖伏生传下了《尚书》

伏湛的家世可谓极为显赫。岛城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伏湛的祖上是‘济南伏生’,就是那位汉代《尚书》的始传者。”

有人可能觉得奇怪 ,《尚书》不是儒家经典 、“四书五经”中的五经之一吗?怎么会跟伏生扯上关系?据《史记·儒林列传》记载,伏生是济南人,名为伏胜,本是孔门弟子的后裔。在秦统一六国之后,朝廷设70位博士作为顾问,伏生就是其中之一。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焚书坑儒,伏生冒着生命危险,悄悄将《尚书》藏在墙壁的夹层中,使其躲过了被烧毁的危险。汉朝建立之后,儒学逐渐复兴。伏生挖开墙壁,发现里面还有29篇保存完好。这在当时这是极具轰动性的事件。

汉文帝非常重视,但此时的伏生已年愈九十,出不了远门。于是汉文帝便派自己的亲信大臣晁错,前往济南章丘的伏生家中,当面接受并学习《尚书》。一方面伏生年岁太高,另一方面也因为口音问题,他的话晁错根本听不懂。于是伏生就让女儿羲娥在一旁听着,然后转述给晁错。就这样,经过伏生的舍命护书和亲口传授,《尚书》才得以保存和记录下来,得以传世。而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伏生的功劳更显得不可磨灭,而伏氏一门也生活在巨大的光环之下。

伏湛的高祖伏孺在汉武帝时曾在东武(今诸城)讲学,并全家迁至此处。他的父亲伏理曾学《诗经》于匡衡——顺便提一下,这位匡衡就是“凿壁偷光”这一成语的主人公,是著名的儒学大师。伏理也成为汉代的名儒,曾给汉成帝讲过《诗经》,官至高密王太傅,于是伏氏家族也就成为帝师之家。可以说,伏氏一门正是凭着经学而兴旺起来。

据《后汉书·伏湛传》记载,伏湛的性格也很好,他对父母很孝顺,和朋友相处也很和睦,年轻时继承父亲的学业,教授过数百人。汉成帝时期,因为父亲的功劳,伏湛成为博士弟子。而后,经过五次升迁,到王莽时期当上了绣衣执法,这个职位相当于御史,负责监督那些大奸大恶之人。再后来,还继续升迁。

当时,造反的绿林军攻占长安,拥立皇族刘玄为帝,他就是历史上的“更始帝”。刘玄任命伏湛为平原郡(今德州附近)太守。那是一个天下大乱的时代,各地有实力的人纷纷起兵抢地盘,伏湛却只忙于教学,对外面的纷争不管不问。他对妻子和儿女说:“古人说,一季的粮食没有收成,君王就吃不下饭去;现在老百姓都吃不上饭,我们怎么忍心独自饱餐?”于是,他们全家人也一起吃粗粮,还把俸禄送给街坊邻居,每每一请客就来一百多家。

伏湛手下有个管事的人有野心也有力气,此人商量着要为伏湛起兵。而伏湛则痛恨他蛊惑人心,当即将其拿下斩首,把人头在城中示众,表示自己只想让百姓安安稳稳过日子。就这样,境内的官员和民众都信任并归附伏湛,境内非常安定。可以说,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平原一郡的百姓,正是靠伏湛所保全的。

伏湛当老好人,被改封不其侯

当刘秀领兵打下部分江山之后,就称帝了,他就是光武帝。刘秀知道伏湛是一代名儒、前朝旧臣,打算任命他做尚书。

《后汉书·伏湛传》称,当时,官居大司徒的名将邓禹率军西征关中。大司徒这一官位相当于宰相,一向责任重大,邓禹一离开,刘秀就得找人替代他。还好手头有现成的人才,刘秀认为伏湛可以胜任宰相,于是就任命其为司直,也就是大司徒的助手,干的却是全部大司徒的活。刘秀也是一位“马上皇帝”,常常御驾亲征,而伏湛就负责留守后方,总领文武百官。建武三年,即公元27年,刘秀看伏湛干得不错,就让他取代邓禹,当上了大司徒,并封为阳都侯。

这时,在渔阳郡(今北京、河北一带)的彭宠造了反 ,刘秀打算亲自去讨伐。这一次,伏湛上表阻拦。开头几句,他是这么说的:“臣听说周文王受命讨伐五个国家,必先询问同姓的意见,然后再和群臣商议,加上用龟甲占卜,来确定行动,因此打仗就会获胜。”正是开口闭口都是周文王,还引用《诗经》里的诗句,来劝告刘秀要重视人命。这样讲话显得很有文化,展示了他经学大师的底子,但也书呆子气十足。这里,好在伏湛面对的是比较有文化的刘秀,假如遇到的是刘邦这样的皇帝,恐怕难免会挨一顿冷嘲热讽。

当然,伏湛接下来的话也很有道理。他说:“如今京城空虚,费用不足。中原的城市盗贼横行,还没有来得及听从教化。渔阳以东本是边塞,土地连接外族,赋税很少,为什么要先去攻打他们呢?而且讨伐渔阳的话,大部队需要远行两千多里,人马疲劳,运粮艰难。现在,陛下舍近求远,避易就难,让四方疑心,百姓害怕,这是臣所担忧的。还是希望陛下好好考虑一下,先以中原的利益为重。”刘秀看了他的奏章,就没有亲自出征。

当时,一个叫徐异卿的盗贼率领一万余人占领富平。在此需要说明,这里的“富平”并非陕西富平县,而是平原郡内的一个地方。刘秀派人连番攻打,都没攻下来,只好改为招抚,徐异卿等人表示:“让我们投降也行,但必须派伏司徒来。”刘秀知道伏湛向来为青州、徐州一带的百姓所信服 ,于是派他前往平原。徐异卿等人当即归降,还把伏湛护送到洛阳。

伏湛非常讲究文德,认为即便在紧急状况下,礼乐也是政治教化的首要问题。当时天下仍烽烟四起,他还是奏请各地方官要为被举荐的贤士设宴送行,并作为礼仪推行下去。

公元29年冬天,刘秀率军东征,伏湛留守京师。在这一年的冬祭中,河南尹和司隶校尉在宗庙中发生争吵 ,而作为上司的伏湛竟然没有上奏。想来,这和伏湛一贯爱当老好人,不喜争斗有关,但这显然有失职守,刘秀便免去了他的大司徒一职。第二年,改封伏湛为不其侯,食邑3600户,并遣他来到封地。

伏湛之子伏隆游说叛军被杀

鲁海先生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不其侯伏湛的封地就在不其城,位于崂山西北部,现在的城阳区就是因为位于不其城之南而得名。此地距离他的老家东武很近,而且他的儿子曾被一个不其人所杀。

伏湛有两个儿子:一个叫伏隆,一个叫伏翕。伏隆小时候就因节操而成名,曾在琅琊郡担任督邮(官名)。公元26年,他前往在河南怀县所设立的“怀宫”,受到了刘秀的亲切接见。

据《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二》记载 ,不其人张步兄弟手下兵强马壮,刘秀正在打天下,很想争取这一部分势力 。于是公元26年,他任命伏隆为太中大夫,持符节出使青 、徐二州,招降各郡 、封国。张步派自己的使者孙昱,前去和伏隆见面,还令孙昱跟随伏隆到洛阳上书请降,献上鲍鱼等土特产作为贡品。

这年冬天,刘秀提拔伏隆做了光禄大夫,再次前去张步那里出使,并且和新任青州太守、都尉一起东行。诏书中,命令伏隆可以直接任命县令以下的官员。伏隆招抚安慰,许多地方闻风而降。刘秀非常认可伏隆,将他比作楚汉战争时期的游说高手郦生。刘秀任命张步为东莱太守,然而此时张步也接到了与刘秀敌对的梁王刘永的任命,人家刘永封的是齐王。张步贪恋王位,犹豫不决,还想留伏隆和自己一起守卫二州,伏隆不肯,想回朝廷覆命。于是,张步就拘禁了伏隆,并接受了刘永的封爵。

伏隆派密使给刘秀上书说:“臣伏隆出使尚未立功,却被叛贼张步拘禁。现在,当地的官民得知张步反叛,都不和他一条心,希望朝廷按原计划出兵就行,不用担心我的安危。假如我伏隆能活着回朝廷,被有关部门处死,并无怨言。如果死在张步手中,就把父母兄弟托付给陛下您了。”刘秀见到伏隆的上书,赶紧召见伏湛,流着眼泪对伏湛说:“你的儿子伏隆节操堪比苏武,真恨不得立刻把他救回来啊!”

然而,当时的情况是刘秀正忙着对付北方的彭宠和南面的刘永等人,根本无暇东顾。所以,不久之后,伏隆便被张步杀死,当地人无比痛惜。这是公元27年二月,就在这年三月,伏湛被任命为大司徒。两年之后,刘秀派大将击败张步,为了让他投降,还表示愿下诏书命伏湛不可记恨杀子之仇。而且,张步投降之后,刘秀也确实并未杀他替伏隆报仇。

在伏湛被封为不其侯之后,南阳太守杜诗上书建议刘秀重新起用他。公元37年,刘秀重新征召伏湛,任命他为尚书。此时的伏湛已经体弱不堪,就在刘秀举行宴会召见他时,中了暑,而后病重,还没来得及上任就去世了。刘秀亲自来吊唁祭奠,并赐给棺木。

伏湛死后,他的儿子伏翕继承成为伏氏第二任不其侯。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王学义[来源:信网 编辑:每皮]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