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将发展北斗导航产业 在五大领域展开合作

2015-01-09 13:33:15
来源:青岛日报
责任编辑:亚麦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推进信息产业升级换代的核心发动机。在导航产业领域,青岛再一次抢占先机。

在近日举行的签约仪式上,我市与总参测绘导航局、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等单位一口气签署了《深化北斗导航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落实北斗导航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北斗(青岛)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合作建设协议》三个协议,标志着我市北斗导航应用示范全面启动。根据协议,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的第一个分中心将落户青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如火如荼,青岛凭借开放、港口、产业等优势加快北斗导航的行业应用,从而为抢抓机遇深耕这一产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青岛将深耕北斗导航产业

五大领域

根据我市与总参测绘导航局签署的《深化北斗导航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五大领域开展合作。

1共建北斗(青岛)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构建导航与位置服务数据资源融合共享平台,为国家北斗数据中心提供体系支撑。面向青岛及周边地区各行业领域提供高精度定位、授时、地理信息、室内外融合定位等多类北斗导航应用支持与服务。

2 在海洋渔业、交通运输、国土勘探、资源环保、气象水利、测绘等重点行业共同推动北斗导航的应用,统筹各行业导航与位置服务资源,为构建区域级北斗分数据中心提供支撑。

3建设青岛北斗导航应用研究中心,形成在增强系统建设、应用产品开发、标准规范建立等方面的技术支撑和创新能力。

4建设青岛北斗产业基地,积极引进国家项目落户、吸引国内龙头企业入驻,共同发展以北斗为核心的卫星应用产业。

5扶持产业化实体建设发展,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优势企业参与青岛市北斗基础平台建设和应用开发。

青岛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现状及规划

总量规模:近20家企业,总产值近2亿元。涉足领域:在北斗终端制造及北斗和移动通信结合的位置服务应用领域、导航总体和关键技术及

地基增强领域高动态导航基带芯片等方面,有一定基础。

具体案例: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在地理信息服务领域、东软载波公司和鼎信通讯公司在电力系统授时领域、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公司在机车车载系统领域、青岛重工公司在工程车辆和农机定位导航与远程监控技术领域,均已取得了显著成果,相关产品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应用示范:我市早在几年前就积极开展应用示范,目前已培育和征集了基于北斗的无线电台站管理、保税港区汽车物流管理、黄岛智能公交、社区民生关爱、中国重汽车联网、海洋救生系统等一批北斗应用示范项目。

产业规划:2013年,《青岛市卫星导航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率先出台,此后又成立由近40家科研院所、企业组成的青岛市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联盟。

(根据规划,我市将用三年时间,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引入一批行业优质企业与我市骨干企业协同发展,通过一批行业应用示范项目的实施提升北斗导航应用水平,完成对我市北斗导航产业发展生态圈的打造,大幅提升北斗导航及相关产业产值,力争到2020年产值超过100亿元,有力支撑我市蓝色经济区发展和电子信息产业升级,逐步形成具有蓝色经济特色的北斗导航产业集群,成为国家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城市。)

产业目标:建成基础数据完整、服务功能齐备、标准规范健全的区域级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及服务平台,形成天地一体、全国联网的北斗增强服务体系,提供大众领域米级、专业领域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满足环渤海区域高精度导航定位市场应用需求。同时,我市还可借此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民族品牌,努力构建国内一流的卫星导航产业发展主力军。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正式成为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取得面向海事应用的国际合法地位。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对北斗导航系统的社会化、产业化应用开发。《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兼容产品将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大众消费市场逐步推广普及,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贡献率达到60%。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