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国省道2877套电子眼今年启用 整路段测速

2015-05-07 10:01:02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尺素
\

昨天记者从市交警支队了解到,我市在建设市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同时,也在推进国省道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1500余套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今年年底前,我市2000余公里长的国省道都将纳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监控范围。各区市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也将接入市交警支队统一管理,从而让全市的智能交通系统在整体协作上发挥最大功用。

 2877套电眼紧盯国省道

记者从市交警支队了解到,按照《山东省国省道智能交通安全系统建设规范》的要求,全市共需建设视频监控、闯红灯电子警察等14类设备2877套,截至2014年底,已经建设1120套,建成率为38.9%。其中:崂山区:应建306套,已建149套,建成率为48.7%。城阳区:应建425套,已建120套,建成率为28.2%。开发区:应建63套,已建21套,建成率为33.3%。青西新区:应建260套,已建76套,建成率为29.2%。即墨市:应建445套,已建352套,建成率为79.1%。胶州市:应建317套,已建115套,建成率为36.2%。平度市:应建843套,已建123套,建成率为14.6%。莱西市:应建218套,已建164套,建成率为75.2%。

从各区市建成率看,即墨、莱西工作力度大,系统建成率高,平度、城阳建成率较低。据最新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国省道上的智能交通已经完成一半,年底前,我市2000多公里的国省道,都将被纳入智能交通系统的监管范围。

 抓拍违法超速占了一半

我市管辖的国省道里程为2079.376公里,一直以来,国省道是我市严重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发生地,而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交通违法行为引起的。从已经启用智能交通系统的国省道路段查处的交通违法行为类别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超速、无证驾驶、违法变更车道、违反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不按规定让行、酒后驾驶、驾乘摩托车不戴头盔、货车超载、客车超员、疲劳驾驶。

“在没有设智能交通系统前,国省道上的车辆都是在原有的测速设备下才有所收敛,即一路超速,到测速设备前点刹减速,以躲避抓拍。智能交通设备上岗后,测速点翻倍增加,几乎覆盖了整个路段,且非常灵敏,那些靠‘点刹’躲避测速的行为不起作用了。”市交警支队的相关负责人说,据统计,超速交通违法,在已建国省道智能抓拍的违法记录中占了50%左右,可以说是各类被抓拍违法行为的“老大”。

 事故发生率下降60%左右

记者从即墨、胶州等几个交警大队了解到,今年以来,四个月的时间里,已启用智能抓拍系统的路段交通违法率下降了60%左右,智能交通系统在国省道的事故预防上初显成效。

“原因是一些司机尝到了在智能交通系统下违法的滋味,见识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厉害,司机们在这些路段不再我行我素,而是规规矩矩依法行车,作为事故触发点的交通违法行为收敛了,事故率自然跟着降了下来。 ”即墨交警大队的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我市辖区内的国道省道限速从30公里/小时到80公里/小时不等,其中以70公里/小时的居多。

 与市区智能交通系统联网

为了更好地发挥智能交通系统的作用,今年各区市的智能交通系统都将接入市区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由市交警支队统一管理,这样一来,智能交通系统便会像一张大网,覆盖全市,并能整体协调作战,从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今年,我市智能交通的建设将在信息服务上扩展功能,将围绕交通违法提示、路况信息发布、行车安全警示等方面,充分挖掘智能交通信息资源,拓宽信息发布的载体和渠道,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多信息服务。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杨海涛)

 新闻内存

 抓拍10种违法行为

1.不按导向车道行驶;2.违反信号灯;3.超速;4.违反禁止标线;5.违反禁令标志;6.逆向行驶;8.违法使用非机动车道;9不系安全带;10.黄标车闯限行或禁行区域。

 即墨新增一批高清电子警察

记者从即墨交警大队了解到,近期即墨新建了一批高清电子警察交通安全技术设备,位于204国道等9个路口,现向社会公布,即公布之日起正式启用,启用后将对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进行摄录取证,请广大驾驶员朋友依法行车。这些电子警察设备分别位于:G204大寨路口、G204数控机床路口、G204与辽河一路路口、G204龙泉河七路TCL错位路口、G204与华方路路口、文化路与华山三路路口、鹤山路与华山二路路口、蓝鳌路马山省级地质公园南口、青威路马山省级地质公园北口。(秦媛)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