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以“相约底蕴市北、共享民俗民艺”为主题的2016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圆满落幕。据统计,节会期间累计参会人数达266万人次,销售额5730余万元。2月23日,节会的最后一项民俗活动——民生创业创意手工制作大赛格外出彩,62位手工艺人在海云广场上同台打擂,比赛项目有民间剪纸、糖画、编织、布艺 、皮影制作、十字绣等十大类。一等奖被之前信报采访过的“凤凰奶奶”王凤琴夺得,她用5525块碎布拼成的巨幅照片在比赛现场格外抢眼。
手工艺人同台打擂,“凤凰奶奶”夺冠
皮影、泥塑、麦秆画、金丝画……23日下午的海云广场上,62名手工艺人同时在现场亮出绝活,让围观的市民们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民俗大戏。54岁的杨保顺现场给市民们做泥塑像,神态各异的人物在他手中都能捏制得惟妙惟肖,“不管什么人物,我半小时之内准能给你捏成。”据了解,杨保顺本职工作是机械安装,由于热爱泥塑,周末的时候他都会去海边给人做泥塑像。
比赛现场还有一种麦秆画格外引人关注,表演者于攀作画用的材料全是麦秆,“做这种画要先挑选合适的麦秆,再进行浸泡、蒸煮等,根据作画需要,再对麦秆进行涂色或烘烤等步骤。”于攀介绍,做麦秆画很耗费时间,他曾做过一副两米高的作品整整耗费了两个月的时间。
在诸多五花八门的民俗工艺当中,王凤琴的拼布工艺还是最受瞩目的,她这次带来了自己作为得意的作品——由5525块碎布缝制起来的巨幅照片,这幅作品整整花费了她两个月的时间。近看照片的时候,你并不会发现里面的玄机,但是退后几步,你会发现照片上的头像越来越清晰。上面的王凤琴笑得很灿烂,被柔光笼罩着的卷发丝丝分明。“这是女儿按照我的原照片自己设计版样拼成的,把照片放在电脑上,不断放大像素,就形成了制作草图。”现在的王凤琴不仅自己开拼布工作室,还在岛城的多所学校里兼职布艺老师。王凤琴也希望有更多的人热爱拼布,把这项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今年糖球生意火爆,萝卜经济“惨淡”
2月23日是萝卜元宵糖球会的最后一天,糖球广场上的糖球、美食都开始打起了“降价牌”。在疯狂甩卖和疯狂购物的同时,还有不少摊主们开始依依惜别,大家还互相加了微信,相约明年再来。据统计,最后一天萝卜元宵糖球会接纳市民、游客31万人次,销售额达670万元。节会举办8天期间,共纳客266万人次,销售额达5730万元。
23日,记者采访嘉禾路美食街上的其他摊贩,今年颇有创意的几家小吃店生意都不错。一家名为“英国鱼薯角”的摊主巴特尔告诉记者,这是他今年参会上的新项目,把土豆和鳕鱼放在一起油炸,再配上沙拉酱和番茄酱,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据了解,节会期间这家“英国鱼薯角”每天都有约两万元的收入,除去成本,预计净赚近10万元。
还有糖球“老字号”——高家芝麻糖球,高家糖球第三代传人高士湘告诉记者,今年店里的生意比往年更红火了,每天都能卖一万多支糖球,高士湘表示可能是因为今年“三会合一”人流量比以往更多了所致。不过,也并非所有的摊贩生意都好,今年的萝卜展区就遭遇“滑铁卢”,赶会“老人”董常良告诉记者,近五六年,数今年的萝卜生意最“惨淡”,“‘三会合一’之后,大量的人群被小吃和糖球吸引走了,来我们萝卜这边的太少了,今年的萝卜价格也是一降再降,等结束之后我们回家结算一下,希望今年不赔钱就好。”
新闻链接:细数今年最美盛会
最民俗——奇人绝技引爆全场
真人飞刀飞斧、全身倒立跳绳、上刀山下火海、耳朵拉汽车、徒手捏停电锯、口叼载人自行车……各种惊险绝技引来现场观众惊呼不断,成为2月19日节会现场最火爆的活动,惊险刺激的节目让观众大饱眼福。据了解,今年的萝卜·元宵·糖球会特别注重挖掘民俗,举办了萝卜雕刻大赛、狮王争霸赛、南北元宵大赛、老游戏大赛等,引进河南豫剧、山东吕剧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民间绝活前来展示。海云广场还设置非遗博览区,邀请近30个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
最安全——吃得放心玩得安全
甘脆的萝卜、酸甜的糖球、酥嫩的烤肉……为让游客可以放心品尝各式美食,市北区食药监局严格把控食品安全,进行了100余批次的快速食安检测,并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了130余批次的常规食安检测,重点检测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瘦肉精、甲醛、违法食品添加剂等,所有摊位都设有公示牌,顾客可以直观清楚地看到摊位的食品检验报告、工作人员健康证明等信息,与此同时,主办方还在嘉禾路42号设立了食品安全工作站,顾客如果对买到的食品不放心,可随时携带至此处进行检测。
最洁净——垃圾落地不超1分钟
今年是环卫工人岳彬第三年参加萝卜元宵糖球会,他告诉记者,今年的节会,市民乱扔垃圾的现象减少了一半,这也极大缓解了环卫工人的工作压力。岳彬告诉记者,每位环卫工人要负责三个摊点、20个垃圾桶的卫生清理工作,一位环卫工人每天需要弯腰上千次,倾倒一米高垃圾桶近百桶,擦拭油渍污渍二三百次。据了解,今年的节会上,环卫部门提出了“垃圾落地不超过1分钟”、“垃圾过半即倾倒”、“出现油渍 、污渍及时擦”等严格要求。上万平米的会场,数百万客流,1000个节会专用垃圾桶,近300吨垃圾,600多名橙色的身影,在过去的8天里忙碌付出,换来了一个干净、整洁的萝卜元宵糖球会 。
最温暖——环绕身边的志愿服务
10岁的吕斌今年是第6年跟着妈妈来赶会 ,但她们不是来游玩,而是当节会志愿者,为赶会市民提供帮助。吕斌的妈妈吕寿花告诉记者,女儿4岁时,她就带着女儿报名参加了节会志愿者。因为女儿那时头上戴着一个蝴蝶状的发卡,志愿者们都叫她“小蝴蝶”。转眼6年过去,“小蝴蝶”和妈妈今年已经是第6年来节会当志愿者,每天为赶会市民提供服务。据了解,今年,共青团市北区委面向全社会招募了150余位青年志愿者参与2016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志愿服务,并在嘉禾路中心广场设立便民服务岗,依托便民立体指南地图和二维码向导,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利、新颖、温馨的服务与帮助。 文/图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孙雅琴
[编辑:帛幼]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