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开诊所收快递,各出奇招揽客
面对生存压力,选择多元化经营,成为众多药店普遍选择的应对之策。
记者在多家药房走访时看到,除了琳琅满目的日常药品外,有的店里还摆着各种洗化用品,有的还卖起了花生油、饮料等商品。
而开办诊所也成了不少药店应对挑战的新招。大德生药店负责人高先生介绍,这几年,大德生高薪聘请了一批资深医师加盟,已接连开办四家诊所,大大方便了周边居民。他还透露,如果能“挖”到更适合的医师,未来还会继续开办新的诊所。据了解,除了大德生药店外,岛城另外几家连锁药店也开始涉足社区诊所领域,医保城还开办了一家中医医院。
据了解,药房里的处方药需要凭借医生处方才能购买,但处方一般很难流出医院。因此,在各大药店里,卖得最好的基本上都是非处方药。而此前为了生存,个别药房不惜铤而走险暗中请来医生坐堂行医,结果撞上枪口。记者从青岛市卫计委综合监督执法局网站按月公布的检查结果上看到,经常有药店因非法行医被处罚。前不久,岛城发布了鼓励社会办医的新政,一些业内人士预计,受利好政策推动,未来会有更多的药店进入办医行列。
此外,代收快递也成了一些社区药店聚拢人气的“副业”。记者在夏庄路附近的一家大药房看到,门口的一个角落里堆满了各种快递,店主非常热情地招呼着前来取件的顾客。多位居民说,他们已经习惯把这里当成一个收发点了,经常来这里收取快递,感觉非常方便。而在人民一路附近一家药房门口,摇摇车等玩具也成了店家招揽顾客的“利器”。
除了祭出新招,抽奖、积分等活动也是药店惯用的促销方式。“药店搞促销花样百出,买了200元的药抽了一大堆奖品。”在杭州路,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现在药店经常搞活动,例如积分换礼、买药送牙膏等活动。前几天,他参加促销活动,就抽了花生油、牙膏、洗衣粉等生活用品。遇到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药店也会搞促销活动。一位药店负责人表示,促销一方面为了“走量”,另一方面是为了拉住回头客。
专家
未来转型之路不妨围绕“大健康”
在业内人士看来,尽管竞争激烈,但药店行业依然还有很大的生存空间。一位从事药店行业多年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一般药店储备药品在3000种左右,而经营规模较大的连锁药店储备药品可达5000种左右,一般医院的药房根本无法匹敌。此外,药店扎根社区,距离居民最近,感冒发烧等日常小病首选还是上药店买药。他认为,药店行业要想生存下去,应该在提高专业化程度上下功夫。
此外,“互联网+医疗”也在尝试和药店联手,实现互利共赢。据微医集团山东区域总经理孙京猛介绍,他们现在在外地的一些药店尝试远程问诊系统,顾客可以在安装了该系统的门店进行远程问诊,由远程问诊的医生提供治疗方案和电子处方,顾客可以凭处方在购买药品,避免了奔波之苦。他认为,这或许是药店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在青岛市人大代表、市委党校刘文俭教授看来,药店转型升级需要在三方面下功夫。首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需求不仅仅是“看病”,而是追求大健康。国内药店应学习国外的先进做法,围绕药品做大健康的概念,向药品、药妆、健康用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大健康方向入手,打出以专业健康养生、专业药事服务为主要特色的品牌。其次,药店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专业化,光靠零售需求不足,应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大医院、社区医院进行差异化竞争。除了调整营销结构和模式外,更重要的是必须从健康服务、专业化等领域做好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文化,让人一想到买药就想到这家药店,一想到健康养生,还是会选择去药店。最后,未来药店应该和超市相结合,走“超市+药店”相结合的模式和道路。
刘文俭认为,当前,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一些大的连锁药店也面临着极大机遇。他指出,通过并购和优胜劣汰,可以帮助大型连锁药店走上更加多元化发展和品牌化运营的道路,从而更好地服务周边居民。
(半岛记者 刘鑫 李珍)
[编辑:光影]分享
大家爱看